《26.忆读书》课件(35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忆读书》课件(35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5 19:33:28

文档简介

《忆读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难读易错字“葛、浒、传、鲁”等。
2.
整体感知作品,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与坚持。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猜读、跳读、用心读、群文阅读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
整体感知作品,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与坚持。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猜读、跳读、用心读、群文阅读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作者资料,完成预习单。
多媒体课件;章回体小说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交流阅读收获
生谈阅读书籍及读后收获。
教师点评总结。
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师生介绍作者
2、检查生词
A.出示:鲁智深...
(1)自由读词,读后交谈收获。
(2)交流古典四大名著,鼓励阅读积累。
B.出示:精彩
烦琐
(1)指名读,读后谈发现。(描写文章著作、具有对比色彩)
(1)指明对比读,男女生对比读。
(2)这些词语都集中出现在第九段,带入段中读一读,体会它们不同的感彩。
C.出示:宴桃园三结义
引导:(1)宴桃园...
(注意读出停顿和节奏。)
(2)话说天下大势...
(读出气势)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读出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4)总结:这些可都是经典名著当中的经典话语,课下将它们积累下来吧。
三、交流“忆读书”经历
1、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快速的默读课文,借助表格进行梳理——(1)生自由读,师巡视。
A.师生交流
B.汇报出示完整的表格。
(2)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呢?——省略了读书年龄和其他阅读作品。
(3)通过读书发现了作者关注的不仅仅是名著。出示,读
小结:正是因她能大量阅读,坚持阅读,才成就了那么多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
四、交流印象深刻的读书经历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6自然段,圈画深刻的印象深刻的语句,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2、师巡视指导,同位交流全班汇报。(巡视的时候找好段落)
预设:
A
(津津有味、无限期盼、含泪上床)体会?
B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体会?
(1)体现了对读书坚持
(2)看,这就是作者那个时代所读的版本(出示课件)每一页都是像这样的文字,密密麻麻,没有拼音,一共747页,约64万字。
(3)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觉?(有很多不理解的词
不认识的字)正是因为这么多不理解不认识,所以读起来才会“一知半解”?(指生读)
(4)总结读法:咱们最近也在读《三国演义》,当你遇到一知半解时,是怎么做的?那作者又是怎么做的?(出示下半句,读)
引出1:不认识的根据自己经验想着读、猜着读。这种方法就是猜读。板书
引出2:你们在读整本书时,有没有相似的经历?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我们可以猜读,那如果一大段或者这一页的内容都不明白呢?——翻过去。
阅读整本书确实有难度,有些可能真的读不懂,但并不影响我们理解故事情节。不明白的就翻过去,读能看懂的,这种方法就是跳读
板书。
C
继续交流,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什么?
(1)为什么对读哭印象深刻?作者为什么会哭?你思考的也很深入。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引出3:入情入境的去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这就是用心读。板书
总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读书感受和体会是不一样的。
(2)出示小练笔:
你在读《三国演义》时有哪些感受呢?研学单,将你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写一写。生写,师巡视。
汇报
小组交流
(4)
作者童年时的读书经历,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受到了许多启发。请你带着收获和体会把2——6段再认真读一读。(自由读)
3了解“章回小说”
(1)虽然作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读了哭,哭了读,却由此引发了作者对章回小说的兴趣。谁知道什么是章回小说?
(2)看来这个问题还是有点难度,没关系,课下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
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每回常用两句相对仗的句子标出,来揭示本回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因为对三国演义感兴趣,作者又关注了哪些书籍?——水浒传...
引出4:像这样由一本书关注一类书,这就叫群文阅读。(板书)
五、推荐阅读
1.这节课,我们跟随冰心老人的回忆,不仅梳理了她一生的读书经历,了解了她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精神,还学到了不少的读书方法。——猜读
跳读
用心读
群文阅读。
最后把冰心奶奶的这句读书名言送给(男生、女生、所有同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共勉
2.推荐阅读:《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
板书设计:
26.忆读书
猜读
跳读
用心读
群文阅读(共35张PPT)
26
忆读书
冰心,出生于1900年,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主要作品: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橘灯》
散文集《梦》《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诸葛亮
鲁智深
贾宝玉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荡寇志
诸葛亮
鲁智深
贾宝玉
张叔夜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荡寇志
诸葛亮
鲁智深
贾宝玉
张叔夜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荡寇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
诸葛亮
鲁智深
贾宝玉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荡寇志
精彩
栩栩如生
华丽词句
真情实感
烦琐
索然无味
质朴浅显
无病而呻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快速默读课文,借助表格进行梳理。
年龄
阅读
年龄
阅读
四岁
国文教科书
七岁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荡寇志》
少年时
《红楼梦》……
中年以后
《红楼梦》《封神榜》
《西游记》
……
……
……
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6自然段,圈画深刻的印象深刻的语句,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绍知瓒兵至,亦领军出。二军会与磐河之上:绍军于磐河桥东,瓒军于桥西。瓒立马桥上,大呼曰:“背义之徒,何敢卖我!”绍亦策马至桥边,指瓒曰:“韩馥无才,愿让冀州于吾,与尔何干?”瓒曰:“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袁绍大怒曰:“谁可擒之?”言未毕,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
绍知瓒兵至,亦领军出。二军会与磐河之上:绍军于磐河桥东,瓒军于桥西。瓒立马桥上,大呼曰:“背义之徒,何敢卖我!”绍亦策马至桥边,指瓒曰:“韩馥无才,愿让冀州于吾,与尔何干?”瓒曰:“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袁绍大怒曰:“谁可擒之?”言未毕,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
共计747页
约64万字
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不认识的根据自己经验想着读、猜着读。这种方法就是
——猜读
阅读整本书确实有难度,有些可能真的读不懂,但并不影响我们理解故事情节。不明白的就翻过去,读能看懂的,这种方法就是——
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我们可以猜读,在阅读整本书时如果一大段或者这一页的内容都不明白呢?
跳读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入情入境的去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这就是
——用心读
练一练:
当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
)时,(
);当我读到(
)时,(
)。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由一本书关注一类书,这就叫
——群文阅读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拓展阅读:
《窃读记》
《走遍天下书为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