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3.7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人教实验版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3.7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人教实验版九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6 16:3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2010年3月17日,《丝绸之路——中国丝
绸艺术展》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卡斯捷
耶夫国家艺术馆举行。此次展出的80件中国古代丝绸文物,浓缩了古老的中华丝绸文化的发展史。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古代连接欧亚的著名商路
B.是当时东西方惟一的要道
C.是连接非亚两洲的商路
D.运送的仅仅是丝和丝织品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一条著名商路,这条商路上,东方的珠宝、丝绸、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等传到欧洲,故B、C、D叙述错误。
2.(2009·海南中考)右图是经阿拉伯人传播成为世界上共同使用的数字。它的发明者是( )
A.古巴比伦人 B.阿拉伯人
C.埃及人 D.印度人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右图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并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3.(2009·烟台学业水平考试)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
A.马其顿人 B.阿拉伯人 C.中国人 D.法兰克人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谚语可理解为中国和法兰克人动脑动手,进行发明创造,而双方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离不开阿拉伯人的“口”,由此可知,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4.假如你与旅行家马可·波罗结伴同行,当你们来华时,中国正处于( )
A.唐朝时期 B.元朝时期
C.明朝时期 D.清朝时期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马可·波罗一行于1271年从意大利出发,1275年到达中国,而元朝建立于1271年。
5.“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远行中国的史实,告诉我们应该具有( )
A.开放与交流意识 B.爱国意识
C.民主与法制意识 D.历史是非观念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以公元6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法连缀成书。
——《世界史·古代史》
(1)从上述材料可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
(2)阿拉伯人是什么时候到中国来的?他们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可回答第(1)题,第(2)、(3)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再现。
答案:(1)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文化,并把它们发扬光大。
(2)唐朝。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3)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1)材料一中人物是谁?他是哪国人?来到中国时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
(2)材料二出自什么书?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3)你认为材料二中记述的场景是真实的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阅读分析能力。解答问题的关键是认真审读图片,明确图中人物是谁。结合教材可知,材料二是《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日本的描述。由以上分析可轻松解答第(1)、(2)题,第(3)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答案不惟一,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1)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世祖(忽必烈)。
(2)《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3)答案一:真实。当时东方十分富庶,皇宫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
答案二:不真实。马可·波罗到过东方,可当时是否到过日本并没有记载;另外即使到过日本,看其描述也有失实之处,房屋的地面以金砖代替石板是不可能的。
8.从人类文明的出现到现代社会,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从未中断过,某班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着重探寻世界古代史上人类文明交流的形式与过程,以更好地推动当今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工作。
(1)活动准备
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2)活动过程
学生通过学习和交流得出古代世界人类文明的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并各自举出两种方式的代表性事件。
方式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事件: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方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事件: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3)探寻交流途径
古代东西方之间物品和文化交流的最著名商路是______,而长期活跃在此商路上的______商人被称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4)活动总结
在共同发展和谐世界的今天,我们要坚持走______交往之路,积极吸收他国优秀______成果,促进自身发展,推动世界进步。
【解析】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在了解此知识基础之上,结合所学知识此题可迎刃而解。
答案:(1)查阅资料、上网查找、实地考察等(任答两条即可)。
(2)方式一:战争与征服(暴力冲突)
典型事件:①希波战争;②亚历山大大帝东征;③罗马帝国的扩张
方式二:和平交往(交流)
典型事件:①丝绸之路的交流;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③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④马可·波罗来华(任答3个即可)
(3)丝绸之路 阿拉伯
(4)和平(交流) 文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