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
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
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棉织品是一种销售广、需求量大的商品,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由此可判断选C。
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于( )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采矿业 D.冶金业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一种被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正式开始。所以A符合题意。
3.苏联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好奇心是人天生就有的求知欲望。因为好奇心而改进了蒸汽机的人是
(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史蒂芬孙 D.富尔顿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改进了蒸汽机”,可知答案选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富尔顿制造出汽船。
4.(2009·山西中考)洋务运动中,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乘坐一种叫“明轮”的海上交通工具。为这种“明轮”提供动力的应该是( )
A.人力、风力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力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不久,可知“明轮”是由蒸汽机作动力驱动的。
5.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耗资8万英镑修建了钢铁—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厅“水晶宫”,向世界炫耀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当时英国可以展出的“工业技术成果”有( )
①珍妮机 ②改进蒸汽机 ③轮船 ④火车机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①②④分别是由英国人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孙发明或改进的,③轮船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
6.“有一天,许多人围在道路两旁,惊奇地看着一个长长的怪物吐着黑烟,慢慢动起来,并且越来越快。”这段材料描述的景象应该出现在( )
A.1785年 B.1825年 C.1807年 D.1903年
【解析】选B。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长长的”“黑烟”“动起来”说明是1825年火车试车,动力为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符合冒“黑烟”这一条件。
7.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
①蒸汽机已用于交通运输
②工业革命破坏了自然环境
③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的能力。两幅图片反映了工业革命中汽船和火车的出现。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在图片中无法体现。
8.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时注意分析图中的数据,英国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再结合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70~1821年”,联系这一时期英国的发展史: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它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故选C。
9.(2009·赤峰中考)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C.促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识记能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而此时工业革命尚未进行。
10.(2010·湖南模拟)右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立意是(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D.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58年”、“象征死亡的骷髅”,可知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蒸汽机以后,工厂迅速增多,轮船、火车相继出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借此漫画作者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11.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它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哪里?说说它的出现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图二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说说它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3)图二所示机器与图三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根据这些机器发明者的国籍、身份及机器的应用等,分析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及影响。依据图片特点可判断这三幅图片分别是珍妮机、蒸汽机和火车机车。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发明,直接推动了交通运输技术的革新,明确了这一点,前三个问题也就解决了。第(4)题从“国籍、身份及机器的应用”等角度回答两点即可。
答案:(1)哈格里夫斯。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答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可)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和其他生产部门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2)瓦特。人们利用蒸汽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图二所示机器(蒸汽机)给图三所示机器(火车或火车机车)提供动力。
(4)①工业革命开始主要在英国进行。(或答“机器的发明者大都是英国人”)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机械师(技师)。③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④机器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或答“技术与生产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
(2)根据材料二,列举出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3)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证明。
(4)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的?
(5)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可知,生产力获得巨大提高,由材料二中“二百多年前”、“英国”、“完全不同的变革”等信息,可判断出是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的英国工业革命,第(1)、(2)、(3)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轻松作答;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世界意义的识记能力;第(5)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工业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3)出门坐火车或蒸汽动力轮船等。
(4)①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②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形成了。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重视科学技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正在经历一场什么变革?这次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材料二所述表明英国的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解析】通过材料一中英国棉花及生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可知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是工业革命的成果,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通过材料二可知,在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日益恶化;综合分析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不忘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1)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推动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