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及检测卷
期末复习知识梳理(三)
知识点一:东汉的兴衰
1.东汉在公元25年建立,定都大(
)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南京
2.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3.毛主席曾评价刘秀: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人们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下列荣誉最适合用在刘秀身上的是(
)
A.“人文始祖”
B.“文景之治”
C.“汉武盛世”
D.“光武中兴”
4.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事件是(
)
A.刘邦、项羽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八王之乱
D.黄巾起义
5.如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
①表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④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合称汉朝。其灭亡的标志是(
)
A.刘秀建汉,定都洛阳
B.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
C.官渡之战,曹操取胜
D.曹丕建魏,定都洛阳
7.光武帝统治时期,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以下各项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
)
A.多次下诏释放奴婢
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东汉和帝即位时10岁,后的9位皇帝即位时最大的是桓相帝15岁,最小的是殇帝1岁,东汉最后10位皇帝平均即位年龄为9.5岁。
材料二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三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该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童谣的大意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原因。“京师震动”后,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知识点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人
9.你经常食用的以下几种水果或蔬菜,不是在两汉时期经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
A.石榴
B.葡萄
C.核桃
D.菠萝
10.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功劳最大的人是(
)
A.蔡伦
B.司马迁
C.张骞
D.班超
11.新疆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标志着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
A.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B.清朝在新疆建立行省
C.元朝设置了宣政院
D.清朝设置了伊犁将军
12.“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张籍的这首《州词》描绘的景象是(
)
A.江南小镇的闹市
B.黄河下游的滩涂
C.蒙古草原上的马队
D.丝绸之路上的商贾
13.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被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
②出使大宛、大月氏
③恢复西域与汉朝的联系
④大败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
①印度半岛南端
②中南半岛
③锡兰
④孟加拉湾沿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习近平在“一带一路”论坛中讲道:“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不断书写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下面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不指果术(
)
①古丝绸之路促进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的沟通和发展
②古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③古丝绸之路使世界三大宗教有机融合在一起
④古丝绸之路体现了开放包容、友好合作的丝路精神
A.①②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材料三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乃因使吉(郑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1)材料一中的“天子”指谁?“通史”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张骞是哪一年“始开西域之迹”的?
(3)材料三中的“都护”是什么时候设置的?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知识点三: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7.他的医学著作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理、、方、药较完备的医学经典,对现代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上文中的“他”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祖冲之
D.李时珍
18.我国的“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代擅长针灸并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名医是(
)
A.嫘祖
B.黄帝
C.孙思邈
D.华佗
19.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发明造纸术的是(
)
A.司马迁
B.蔡伦
C.班超
D.卫青
20.“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时留下的墨宝,也成为了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而青城山传说是我国哪一宗教的发祥地之一(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1.我国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是(
)
A.甲骨一青铜器简帛一纸
B.碑刻一青铜器一简帛一纸
C.甲骨一简帛一青铜器一纸
D.甲骨一青铜器一纸一简帛
22.《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材料表明“蔡侯纸”的广泛使用源于(
)
A.政府推动
B.原料易得
C.易于保存
D.节省人力
23.汉赋是汉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学体裁,被誉为“蜀中汉赋三大家”的是(
)
①司马相如
②苏轼
③扬雄
④王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
)
①都创立于东汉末年
②都以治病的方式进行传道
③对贫苦人民有吸引力
④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8年,历史学家郭沫若参观我国西汉一著名史学家故里时,留下这样的诗句:“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1)材料中的“太史公”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太史公”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照太史公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从中可以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参考答案】期末复习知识梳理(三)
1.b
2.d
3.d
4.d
5.a
6.d
7.C
8.(1)问题: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
后果:导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大意: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暴尸街头;而不正直的奸臣,趋炎附势,欺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意思对即可)原因: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导致政治腐败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
(3)原因: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措施: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
9.D
10.c
11.A
12.d
13.B
14.B
15.A
16.(1)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2)公元前138年。
(3)公元前60年。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7.a
18.d
19.b
20.c
21.a
22.b
23.c
24.b
25.(1)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三千年的历史。
(2)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地写出了《史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死也要死的有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