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6课《夏商周的社会与国家》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6课《夏商周的社会与国家》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6 16: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第 6 课
统治者打下了江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紧接着就要做什么?
总结:统治者当务之急就是考虑如何管理广大的地区,统治人民,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想一想?
假如你是周王,面对如此广阔的土地,你怎样来治理国家?
1.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受封者的义务是什么?
4. 西周分封制的依据是什么?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
5. 分封制有何意义?
一、分封制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卿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 告子》
周天子
周天子
嫡长子
诸 侯
嫡长子
诸 侯
卿大夫
嫡长子
卿大夫

嫡长子

庶 人
其 余
各 子
分封制示意图
--周初有哪些分封国?
--这些分封国集中在什么地方?
--说明了什么?
占据富庶地区、战略重地和交通要冲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
1.夏商西周社会是依据什么来
确定不同的等级的?
2.当时社会有哪些阶级?
各阶级是做什么的?
他们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请同学们画出西周社会的网络示意图。
周天子
诸侯
卿 大 夫


平民 平民 平民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统 治 阶 级
被统治
阶级
材料解析: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
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夏商时期,奴隶常被用来殉葬和祭祀祖先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1. 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哪些?
2. 什么是礼?礼的实质是什么?礼仪教化有何作用?
贵 族
统 治 阶 级
平 民
奴 隶
被 统 治 阶 级
军 队
刑 法
礼仪教化
  统治阶级
如何统治人民?
想一想:下面文字各代表什么刑罚?
铐手
关监狱
活埋
割鼻
分 封 制
目的:
内容:
义务:
依据:
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授民授疆土
服从周王,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
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人员:
血缘亲疏
分封制的意义:
A、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B、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