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6 16: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八课
失败的孙中山
1895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
1900年6月,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失败。
1907年5月,同盟会领导的黄冈起义失败。
1907年9月,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失败。
1907年,孙中山领导的钦州防城起义失败。
1911年,孙中山及同盟会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
成功的孙中山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900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12年8月,国民党理事长 。
1914年,中华革命党总理 。
1917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
1919年,中国国民党总理。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
创办兴中会
时间:
1894年
性质:
檀香山
地点: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奋斗目标: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
兴中会
会员秘
密宣誓
的地点
兴中会成立宣言
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
时间 地点
组成团体
革命纲领
刊物
性质
意义
1905年
日本东京
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华兴会、光复会、兴中会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民报》
使中国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1911.10.10.)浮雕
二、武昌起义
不用掐,不用算,
宣统不过二年半,
今年猪吃羊,
明年种田不纳粮。
--武昌起义前流行的歌谣
二、武昌起义
1、时间:
3、经过:
4、影响:
1911年10月10日
各地响应起义,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
2、发动者:
蒋翊武 孙武 
建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熊秉坤
5.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第二天,武汉三镇光复。
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做都督。
革命党人缺乏经验,埋下了隐患
6.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时间:
2、地点:
1912年1月1日(元旦)
南京
3、领导者: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4、纪元: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5、机构:
临时参议院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6、措施:
⑴发布一些法令与措施,废除了封建主义对人民的压迫和束缚。
⑵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五色旗
 由临时参政院通过,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
临时参议院举行成立大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体现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民主性
清宣统帝退位诏书
清宣统帝
爱新觉罗·溥仪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革命的功绩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有什么关系呢?
从狭义上讲,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
从广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指孙中山的早期革命及在其影响下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一直到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发。
辛亥革命局限性
3、局限性:
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小 结
个革命团体
个人
场起义
个民国
2
1
1
1
请根据三句描述,说出这是
什么革命团体?
它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
明确提出三民主义
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整党。
同盟会
请根据三句描述,说出这是
什么派?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
他们口号为“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
洋务派
请根据三句描述,说出这是
哪个起义?
它又称双十起义
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
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请根据三句描述,说出这是
哪个历史人物?
他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他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
他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孙中山
孙中山,不仅是一位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主共和的革命先驱,也是一位倡新风、除陋习,移风易俗的践行者,一度举国崇尚的中山装,就是他亲自设计、倡导的。中山装就是因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
孙中山的易服行动,是他反封建、倡民主的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服饰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中华民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穿着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山装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了那个时代的“国服”。
为毛主席缝制的中山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