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静
夜
思
课文导读
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资料链接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自然,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字词学习
我
会
认
黑夜夜晚
疑问
答疑
疑
夜
yè
yí
字词学习
举手
举起
眺望
盼望
望
举
wàng
我
会
认
jǔ
字词学习
召唤小马
夜
望
举
疑
字词学习
我
会
写
思
读音:sī
笔顺:
思考
思索
相思
结构:
上下
书写指导:上收下放,书写时主要以“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
我
会
写
造句:他正在思考这道题。
组词:
字词学习
我
会
写
床
读音:chuáng
笔顺:
床铺
床垫
结构:
半包围
书写指导: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字头的横不宜过长。
我
会
写
造句:妈妈给我换了新床单。
组词:
字词学习
前
读音:qián
笔顺:
组词:
前方
前面
结构:
上下
书写指导: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我
会
写
造句:敌人就在前方。
字词学习
光
读音:guāng
笔顺:
组词:
光明
月光
光亮
结构:
上下
书写指导:上半部分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横在横中线起笔。
我
会
写
造句:我们在阳光下享受温暖。
字词学习
低
读音:dī
笔顺:
组词:
低劣
低头
结构:
左右
书写指导: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我
会
写
造句:走路时不能低头看手机。
字词学习
故
读音:gù
笔顺:
组词:
故乡
故里
故事
结构:
左右
书写指导: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
造句:我喜欢听爷爷讲故事。
我
会
写
字词学习
乡
读音:
xiāng
笔顺:
书写指导: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第一个撇折在竖中线上起笔。
造句:我的家乡很美丽。
我
会
写
结构:
独体
组词:
乡村
乡亲
故乡
字词学习
多音字
地
dì(土地)
de(悄悄地)
字词学义词
近义词:
思——
反义词:
前——
后
举头——
低头
想
举——
抬
字词学习
词语解释
【举头】
【思】
【故乡】
【疑】
【霜】
抬头。
气温很低时凝结在地面上的白色冰晶。
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思念。
不能确定是否真实;不能有肯定的意见;不信;因不信而猜度;怀疑。
课文感知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初读本诗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文解读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课文解读
译文: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思念家乡
身在他乡
孤独、惆怅
课文结构
静夜思
明月光
地上霜
月夜思乡浓
望明月
思故乡
疑是
不由
课文主题
这首诗借明月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课堂小结
这首古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
随堂小练
一、重点段落品析。
明月
,疑是
霜,
举头望
,低头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床前
光
地上
明月
思故乡
唐
李白
随堂小练
二、课文整体梳理。
这首古诗成功地反映了外出
的静夜思乡之情。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
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游子
思乡
课后习题解析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古诗时,首先读正确,读得一字不差,而且读出古诗的韵律。如朗读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其次,读出诗歌的节奏。朗读时还可以配乐朗诵、或配上简单的动作。最后,要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受诗的画面和韵律之美。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默写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