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最新教学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台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最新教学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台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6 16:3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台阶》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课文复述,进一步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通过故事情节展示人物的写法。 4、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一、导入
含蓄是美德,但内向却不是优点。学课文,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积极发言是你提高语文成绩的不二法门。
本文的题目是“台阶”,而文章的主角是——父亲。联系本文内容,你能说一句话,用上“台阶”和“父亲”这两个词吗?
二、初读
旧台阶有父亲的回忆,新台阶付出了父亲非凡的努力。台阶承载着父亲的所有岁月,为了造新台阶,父亲付出了非凡的努力。父亲和台阶之间曾有过不得不说的故事,文章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呢?(注意格式,先说第几页,再说第几自然段,然后读原文)
父亲 故事 印象 哪些
2 5 9 14
2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多么强壮的父亲啊,背了三趟居然磨破了一双麻筋草鞋,可见山路的漫长和难走,而父亲“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我”的父亲是属牛的吧。)
5 B、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板刷刷脚板,方显父亲脚板本色。吃苦耐劳的父亲啊,是儿子永远的靠山。读到这里,我的心有点疼,我想起我父亲曾走过的人生风霜,想起今天下午他又会开着电动车去接孙子。哦,父亲……)
9 C、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从“漫长”看出父亲做事的执着,也让人知道他造房子的艰难,父亲能坚持下去吗?)
14 D、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终于知道父亲是怎么赚钱的了。为了这一元五角,父亲付出了多少,难怪身体这么强健的他也会“很疲倦”。而文中多次出现的“磨穿了底的草鞋”,让我明白父亲洗脚为什么用板刷来刷了。都说有志者事竟成,这么执着的父亲,这么勤劳的父亲,他的愿望最终也一定会实现的)
批注阅读”就是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勾画在书上或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
三、深入
以“父亲是一个 的人”为话题说几句话。
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要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勇敢的人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父亲是一个朴实的人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四、思考
请以“为了新台阶,父亲付出了 ”为话题说几句话。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为了理想,父亲老了。
29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为什么会失去生机?一方面是身体垮了,更重要的精神垮了,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然后实现愿望的只是把“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而陪父亲休息的“我”,会不会想起当年父亲一口气背三块青石板下山的情形呢。此时我的,心里满怀着对父亲的疼爱与同情。)
歌曲《父亲》
请以“台阶是父亲的 ”来谈谈你的理解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父亲就是这样,由于自家的台阶低,总感到低人一等,这种长期的心理文化压抑,使他“地眉顺眼”地过了一辈子,言语木讷,少言寡语,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谦卑的心理文化。也正因为如此,父亲就把一生的追求目标锁定在要盖一座高台阶的新屋上。由于贫穷,这座九级台阶高的新屋,让父亲一年到头,不得适闲,捡砖拾瓦,抱土背石,用十二月的汗雨和泥,用六月的血霜垒屋。为一草一木而拼搏,为一卵一石而奔命,春夏秋冬,脚不连地,数十年如一日。屋盖成了,台阶垒起来了,而父亲却老了,身体也垮了。从一下子能背起三百多斤重石板的壮年,一下子垮掉为连一挑水都不能但的老人。这座九级台阶高的屋就成了父亲的人生坐标,就是父亲生命的终点。
五、延展
从三级石阶到九级水泥台阶,理想实现的父亲地位提高了吗?
该如何提高父亲的地位呢?
理想实现后的悲剧
人勤春早,干江捕虾 我们父辈的生活 目光不能只盯着台阶
六、质疑 生词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