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初一
学
科
语文
版
本
部编版
课程标题
专题——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下)
课程解读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
2.
能力目标:能灵活、自如、有效地运用各种描写手法。
3.
情感目标:修辞立其诚。
二、重点、难点:
能灵活、自如、有效地运用各种描写手法。
三、重点解读分析
环境描写
是指对人物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不管是对自然环境还是对社会环境的描写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或借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或借以映衬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的性格,总之,都应该为表现主题服务。
1.
自然环境描写
抓特征;有目的。
描写示例一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了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描写示例二
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描写示例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自然环境描写小结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修辞立其诚】
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例文:
在风雨中
十四号台风还逞着余威,风一个劲儿刮,雨一个劲儿下。我走进学校大门,不觉怔住了:校园里的树木倒的倒,歪的歪,地上、
屋顶上到处躺着树枝。我着急地想,明天就要开学了,同学们怎么来上课呢?
我抬起头,突然发现后勤组的小夏叔叔正攀着竹梯,顶风冒雨锯着树枝。一段粗大的
树枝压倒在办公室的屋角上,如果不及时锯掉搬走,就可能压坏办公室。
【形象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设置了一个令人关心的问题。】
小夏叔叔撩了撩雨衣袖子,曲着身子,费力地锯起来。突然,一阵狂风把他的雨帽吹掉了。我连忙拾起来,高喊:“小夏叔叔,快把雨帽戴上!”他摇了摇头,仍旧一个劲儿地锯着。大风在无情地呼啸,大雨像瓢泼一样往下浇。操场上,那呼呼的风声伴随着哗哗的锯树声,显得那么清晰……
树在继续摇晃,小夏叔叔也跟着晃动起来。我的心也禁不住一阵颤动,焦急地扶着树干,不断地叮嘱:“当心!当心!”他镇定地说:“没关系!”【衬托了小夏叔叔不顾个人安危的人物形象】
终于,那段粗大的树枝被锯掉了。小夏叔叔从树上下来后,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的脸上全是水,分辨不出哪些是雨水,哪些是汗水了。
第二天开学了,台风也过去了,阳光驱散了满天乌云。校园里的树木经过风雨的冲洗显得格外葱绿。小夏叔叔背着工具包,又在校园里巡视起来……【和文章的开头形成鲜明的对照;间接地点出中心思想。】
2.
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社会环境的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描写示例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习作参考题目
雨夜,我一个人在家
雨天,我想起了……
3.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对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画面描写。
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不同,它是“动态”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能为人物展示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描写示例一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子边靠河的乌柏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烟囱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们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们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着矮凳,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柏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
描写示例二
试卷又发下来了。有的试卷的上面写着鲜红的“100”,得着这样卷子的人自然很高兴,其中有的人不免洋洋自得,腿不停地上下摆动,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有的人把头埋在桌子上,不用问就知道:一定没考好,他头下压着的试卷上露出了好几个红红的大叉,其醒目程度不亚于别人的“100”。有的则拿着得分不高不低的卷子叽叽喳喳地谈着:“其实这道题我会做,就是马虎了。”“本来我都做对了,又改错了。”……
描写示例三
一进学校大门,就会感到紧张而忙碌的气氛,同学们有推着自行车找位置的、有一路小跑的、有急匆匆往教室奔的。进了班里更是一番热烈的景象:黑板上写着各种要交的作业,组长大声地吆喝着,同学们简直忙得不亦乐乎!有加紧吃最后一口早饭的;有快速补作业的;有安静地看书的;有小声背英语单词的……
场面描写注意事项
要分辨主次,理清头绪
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修辞立其诚】
要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要层次清楚,不能纷繁杂乱
习作参考题目
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
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
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
难忘的生日
4.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事物、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细节描写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
(1)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什么?”母亲吃了一惊,看着我,手举起来,又沉重的垂下。
终于,第一个“勇士”出场了。
“要向X
X
X学习!”老师很高兴地大声说。我仍旧看着稿子,尽管手已湿了,纸已被汗浸得几乎透明。
等呀等,等呀等,时间在等待中消耗,我的心在惶恐中跳跃。
(2)对事件进行细节描写
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整天寡言少语
有次他数学只考了58分,却是全班第二名,他妈妈不知内情,看到他不及格就唠叨上了,没完没了。他不争辩,也不解释,只是不答理,不作声。从头天晚上到第二天上午,第三天早晨到第四天夜里,整三天,他看电视,看小说,睡觉,吃饭,就是不说话。无论爸妈做什么补救,他只是以笑相对,依然无话。
往日三十分钟的路今天竟走了一个小时,没等车停下来,我就朝村头的小路张望。几个模糊的身影在风雨中伫立着,是父亲、母亲和弟弟,一定是!没等车停稳,我就急步跳下车,奔向村头的小路。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
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细节描写小结
不要刻意编造细节。细节要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修辞立其诚】
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多次反复的描写。
写作构思时,要有意识地强化细节描写的意识。
四、课外拓展。
目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认真读完全文后,请思考文中所有用红线标出的地方,分别属于哪一种描写,这些描写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60分钟)
一、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小语段,运用至少一种细节描写,刻画妈妈(爸爸)关心你时的形象。
二、请判断下面两篇学生习作各自的优劣,并陈述理由。
作文题:美洋溢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以审美的眼光观照世界,以富于美感的笔触描绘世界,高山大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人文景观乃至行为方式都可以作为美的使者,给人带来一份愉悦、一份陶醉。
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忘不了,那一抹嫣红
曾有人说,只有那“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绝代佳人,才当得上这美丽二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外表之美没什么不好,但照此看来,天下之美丽者,岂不只剩下历代帝王后宫中的三千粉黛?
花容月貌纵是美丽极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在雨后林中为鲜艳欲滴的花朵陶醉,于幽谷中体味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站在荒漠之上为历史遗迹苍雄之劲美震撼不已,为海面迸出的一轮红日而对自然的伟大心生敬畏……
纵览世界大千万物,谁的心里不会涌起美的涟漪?
站在巷对口的清静角落,观察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表情:事业不得志的苦闷,终日奔波劳累的沧桑,多日努力终得成功的欣喜若狂,工作一天渴望与爱人团聚的小小幸福,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悠然自在……
将城市的动作放慢,你会得到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真实,这也是美。
还记得公交站上张贴的募捐海报吗?报上女童那双不谙世事却充满渴望的眼睛配上身后低矮破旧的教室,足以让人的心底产生无限的悲凉。感动于此情此景而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带着对那些失学女孩的美好祝福,被我们所铭记。
唐代诗人崔护春游郊外,在一户桃花盛开,春意正浓的人家门口叩门求饮。屋中走出的少女热情地端水出来,崔护喝完水,抬头相看,见到少女朴素面容上那一抹嫣红,甚为感动,写下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动人诗句。
我们不知道这些生活中为了别人的幸福而伸出自己双手的人们是否容颜姣好,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否认他们心灵的美丽!
高尔基说,美是人类自己从他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没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美丽等着我们去发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那一朵花,一片叶,就是引领我们成为德人的钥匙。
让自己永葆美丽很容易,你只需要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创造美的心。
作文题:请以“对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对手
休闲一般的美术课,也渐渐转变为一种竞赛了。“到四点半为止,至少画4个。”老师布置下的要求,让我觉出了一种时间的紧迫。
“对于色彩,考试时3个小时就要完成……我能行吗?”面对一张空空的白纸,我犹豫着不知如何下笔。这仅仅是一次练习,但滴滴答答的计时器竟让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对手是时间。
慌乱和紧张之间忙乱的下笔,调开一片潮湿的水蓝。水渍从笔尖染开,不听使唤地游动开……不行,形儿不准。画笔起出了毛糙,我又焦急起来,挑起一块已经发干的熟褐甩在板子上。里面夹杂的陈色胶着在一起,之前抹开的水蓝纵横成一条条失望的河……颜色已经失去了控制,几笔落在纸上,已是浑沌的一片。
对手是心态。
我无法再继续,提着同我一般倦怠的笔在画室里走动。此时的画室早没有往日小声交谈的声音,每个人都在追赶着什么。耳边时时响起身边同学的涮笔声——她正准备投入到下一个目标中。我有些失神,坐回位子,抚着渐渐皱起的纸面。忽的想起老师从前示范的画:一笔笔颜色干净润泽,淋漓尽致,每一次落笔都谨慎而不犹豫。……我似乎明白了,我的对手是什么。
对手是自己。
是的。犹豫不前的,不就是我自己?阳光从身后弥漫开来,颜料盒里的一点明黄安静地闪烁着,光芒如金粉般洒进我的瞳孔,使我心底的一股力量开始复苏……那是对艺术的热爱,对胜利的执着。
静下心来,重新开始。洗去调色板上的污浊,洗去心里残留的失落;抹平笔尖上的毛糙,抹平心头起伏的焦虑;挤出崭新的颜色,化开心中的灰暗;展开皱褶的纸张,展开许久不见的信心……认真调匀每一笔色彩,仔细看清每一个块面。起笔落笔间,我不再犹豫,而是清醒地操控着每个细节,构建一篇力求完美的习作。
纸上渐渐勾勒出准确的形状和干净的色调,而我已不在意这小小的成功。我的画笔云游着,自然而有序;我投入地画着,早已忘却了时间。这是我的胜利。也许不是多么气势磅礴,多么足智多谋,但这是用心的一战,关键的一战。对手是自己,既然已经能战胜自己,还有什么可畏惧?
欣然之间,我再次握起笔。定了定神,与我的“对手”再次交锋。
答案
一、略。【强调:一定要写真情实感。如果突然想不起写什么,可以先花时间观察一下,然后再动笔】
二、两篇都是佳作。
第一篇:由第3、5、7、9段可以发现,该同学观察生活很细致,想象力也很丰富,所以描写的景象细腻真实,充满美感。
第二篇:由第2、4、6、8、9、10段可以发现,该同学对于心理、动作的描绘是力透纸背的,使一切仿佛都栩栩如生呈现在我们面前。
两篇文章的共同优点是:
选材独特;层次结构清晰;语言老练。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