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因“譬喻”而动人——群文教学设计
【群文篇目】
《北冥有鱼》《庄子送葬》《秋水》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勾画关键词句、写批注、交流”等方法阅读文章。
2、通过多文本的阅读和分享,提升学生的整体感知、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3、通过文本间的连接,使学生理解和运用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庄子譬喻说理的技巧,并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庄子的“无为”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文本间的连接,使学生理解和运用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庄子譬喻说理的表达效果,并学习庄子的处世智慧。
三、教学准备
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莫言曾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曾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实小故事中往往寄寓大道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几篇文章来体会庄子譬喻说理的表达效果,学习庄子的处世智慧。
(二)回顾旧知,初识譬喻
1.用勾画关键词、写批注的方法阅读《北冥有鱼》《庄子送葬》《秋水》。
教师提问:文章讲了哪些故事?这个故事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读出来的?你有跟故事中主人公一样的想法或经历吗?
2.交流分享你类似文中主人公的想法和经历。
(三)延伸阅读,理解道理
1.阅读《庄子送葬》和《秋水》。
2.前后桌分享交流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明白了生活中的哪些道理,你是从文中哪里体会到的,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
(四)比较文本,思考庄子作品中譬喻说理的作用。
篇??目
譬喻举例
说理出现的位置
表达效果
《北冥有鱼》
《庄子送葬》
《秋水》
(五)写作实践活动
请大家学习譬喻说理的写法,给“适时清理和保持疏通有助于处理消极情绪”这个道理补充浅显易懂的小故事。
(六)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试从浅显易懂的故事中挖掘出一些深刻的道理,用譬喻说理的手法写一篇短文。
2.推荐阅读庄子《逍遥游》,进一步体会庄子作品中譬喻说理的作用。
板书设计:
???????譬喻? ? ? ? ? ? ?说理
《北冥有鱼》??????鲲鹏以六月息徙南冥????????万物有所待
《庄子送葬》??????匠石斫垩? ? ? ? ? ? ? ? ? ? ? ??知音难觅
《秋水》节选??????河伯游北海? ? ? ? ? ? ? ? ? ??目光短浅会贻笑大方
具象、浅显? ? ? ? ? ? ? ? ? ??抽象、深刻
?
群文材料
文本1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文本2
庄子送葬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 ,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节选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文本3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外篇·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