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4 20: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检测题
选择题
1.《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 )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2.“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以上文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3.台儿庄战役后,武汉、长沙、郑州几十万市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集会和游行,中国人民抗战热情普遍高涨。由此可见,台儿庄战役(
)
A.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B.振奋了中国人坚持抗战的民族精神
C.是我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迫使日本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D.?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6.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正面战场溃败。下列战役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南昌起义
B.豫湘桂战役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7.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取得的首场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8.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壮大抗日力量
B.打倒北洋军阀
C.改善农民生活
D.消灭地主阶级
9.下列对第三次长沙会战历史地位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
B.自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C.自全面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D.动摇了日本官兵的必胜信念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七大”???②平型关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日本无条件投降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11.下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战的史实与论述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论述
A
1938年,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仗
B
1938年,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第一次胜仗
C
1941年,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敌后战场的一次胜仗
D
1944年,豫湘桂战役
抗战后期中国正面战场的一次胜仗
?A??????????????????????B.?B?????????????????????????C.?C??????????????????????????D.?D
12.“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
《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
),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
A.1931年
B.1932年
C.1937年
D.1938年
13.武汉会战期间,在一次局部战役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予以重创,歼灭日军3
000余人。这次战役是(
)
A.四行仓库争夺战
B.台儿庄战役
C.万家岭战役
D.豫湘桂战役
1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A.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B.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取得了抗战以来主动抗击日军规模最大的胜利
D.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投入兵力20多个师计12万人,其中台儿庄方面6万人;日军投入2个师8个团约3万人,其中台儿庄方向7个团。中国军队击败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以损失近2万人为代价,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日军损失坦克30余辆,火炮70余门、坦克40余辆、机枪数百挺、步枪万余枝。并缴获了大量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
(1)上述材料描述的是什么战役?
(2)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指挥者是谁?
(3)据材料回答,这次战役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2月24日,日军调集12余万兵力、飞机200余架、各类大炮600多门,开始强渡新墙河,拉开了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序幕。
吸取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薛岳制定了“天炉”战术,在诱攻及伏攻地区纵深配备兵力,从四面八方像巨炉熔铁般围歼日军。为保证战术运用成功,20余万民众将新墙镇经荆州镇至长乐街的公路、桥梁彻底破坏,将田地放水成为一片沼泽,致使日军重炮兵、骑兵部队无法通过。为策应湘北战场,12月25日赣北作战开始,到1942年1月6日结束。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方战报称日军伤亡56
944人,我方损失为28
116人。重庆各报纸连续以大量篇幅报道战况,并发表评论祝贺长沙第三次大捷。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月11日的社论中写道:“敌人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同时进攻湘北,这在政治上是想表示它既可在海上进攻英美,也可在陆上同时进攻中国,以炫耀其兵力……此次长沙大捷,是有着国际意义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目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17、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格“看”战役】
参战双方
时间
地点
国民党军队与日军
1938年
山东台儿庄
(
1
)表格战役中抗击日军的国民党军队隶属哪一战区?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电讯“显”战役】
寇酋松浦中将率一〇六师团全部……犯我……万家岭……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
2
)该电讯中赞扬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该战役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析”战役】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战略反攻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都无法与之相比。
(
3
)材料中“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这次会战的重大意义。
(
4
)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认识。
答案
1-5BDBCB
6-10BAADA
11-14BDCA
(1)台儿庄战役。(2)1938年3月;李宗仁。(3)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16、(1)目的: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灭亡中国。 
(2)原因: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其他战区和军队的大力配合。
影响:在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的形势下,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1)第五战区。意义: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1938年。原因: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
采取了正确战略战术
)。
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意义:这次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方面第一个胜利,也是中国战场战略相持阶段的重大胜利,振奋了世界人民争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取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正面战场的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