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课题 《艳丽的大公鸡》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的
任务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暖色与冷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产生的特殊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教师示范
师生互动
欣赏范画
实践总结
教学重点
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
教学难点
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颜色: 暖色:橙、红、黄
艳丽
冷色:蓝、绿、紫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1、导入
2、教学过程。 1、展示谜语导入新课
红冠头上戴,彩衣不用裁。
清晨歌一曲,千门万户开。
谜底(大公鸡)
1、学生分析大公鸡的各部分特征(1分钟)
师:同学们见过大公鸡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头顶上有锯齿状的红鸡冠,眼睛圆圆的,嘴巴尖尖的;身体两侧长着短短小小的翅膀,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两只脚粗壮有力,脚上还长着尖尖的指甲。)
师:同学们真棒!说出了大公鸡这么多的特征!我们今天就来走进大公鸡,了解大公鸡。
2、讲授新课,出示图片(3分钟)
师:书上图片《金鸡展翅》。学生找一找,作者用什么颜色、如何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公鸡
生:好多颜色,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白色、绿色….
大面积用了红色,以三原色为主,鲜艳的色彩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复习冷暖色知识(4分钟)
师问:什么是冷色?什么是暖色?是绝对的吗?
生A:冷色是给人的视觉感受冷的颜色
生B:暖色是给人的视觉感受暖的颜色
师问:为何绿色与蓝色相比偏暖,而与红色相比绿色偏冷。
用谜语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分析大公鸡,了解大公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思维,由无意识到由意识的分析
复习学过的知识,使色彩的学习连贯、循序渐进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生总结: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是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棒,看来课下都记得很牢固了,再来看这些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4、欣赏冷暖色的图片,小组讨论冷暖颜色给人的感受
生总结: (欣赏图片)暖色给人以温暖,明亮,欢喜,热烈,奔放.收获的感觉;如红色的太阳,黄色的向日葵
生总结:(欣赏图片)冷色给人以凉爽,安静,寒冷,宁静,清爽的感觉。如蓝色的大海,白色的雪花
5、讨论色彩搭配的美感
师问:看见画面中的大公鸡艳丽吗?有哪些冷色,哪些暖色?作者即用了冷色又用了暖色,他为什么要这样用色?
生A:鲜艳、夺目、绚丽多彩、使人眼前一亮
生B: 醒目、色彩丰富
6、对比色知识
师:作者的大公鸡用了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表现的,对比色
通俗的说就是两种性质相反、明暗差别大的颜色。如尾巴分成若干份,挨着红色的绿色特别的醒目,挨着黄色的紫色也特别明显……典型的冷暖对比如红绿、黄紫、蓝橙三组色彩。
7、争当小小设计师:
请你为小公鸡设计一套艳丽的服装,让他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宴会吧(学生动手创作,参加选美比赛)
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在理解了艳丽的大公鸡绘画方法的基础后,开拓创新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美感,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用对比色可以把物体表现的更加的绚丽,而且多姿所彩。
体验色彩冷暖对比的表现方法,感受对比色的美感
(5分钟)
(4分钟)
(2分钟)
3、学生实践、教师巡回辅导
4、展示、讲评
5、知识拓展
6、作业
对于后进生教师要耐心鼓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激励表扬有点为主。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涂色方法渐变、点彩、勾边…
利用学会的冷暖色知识,利用渐变或点彩的方式画画你喜欢的大公鸡。 激发学生对学习色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色彩知识
体验色彩多种表现方法,感受对比色的美感。
激发学生对学习色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色彩知识 (12分钟)
(3分钟)
(2分钟)
(2分钟)
7、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艳丽的大公鸡,了解大公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画面,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在理解了艳丽的大公鸡绘画方法的基础后,开拓创新,我感到很欣慰,我会在以后的美术课堂上继续保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更加丰富美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