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校园中的测量》2020年同步练习卷
一、单选题
1.若有50名同学需要老师通知,共需打( )个电话。
A.49
B.50
C.51
D.25
2.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按下面的方式摆下去,摆100个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
A.3×1
00
B.3×50+50+1
C.2×99+1
D.3×100﹣100
3.有3张卡片ABC,可以通过下面的指令改变卡片的顺序.
指令①:交换左边两张卡片的位置.
指令②:将最右边一张卡片放到最左边,其余卡片顺此向右退一格.
不能将ABC调整为CBA的指令序列是( )
A.①②
B.②②①
C.②①
二、判断题
4.用1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5刻度对齐另一端,物体长度为4厘米。
(判断对错)
5.厘米的英文单位是cm。
(判断对错)
6.
6厘米。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7.一般来说,用刻度尺时,要把
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物体另一端对着的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
8.铅笔的一端对齐0刻度,另一端对齐9刻度,铅笔的长度是
厘米。
9.如图,四个小动物排座位,一开始,小鼠坐在第1号座位,小猴坐在第2号座位,小兔坐在第3号座位,小猫坐在第4号座位.以后它们不断地交换位子.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第二次在第一次交换后左右两列交换.第3次再上下两排交换,第4次再左右两列交换…这样下去,第十四次交换座位后,小兔在第
号座位上.
10.有一把磨损严重的直尺,上面的大部分刻度已经看不清了,能看清的只有以下四个,那么用这把直尺一次能直接量出
个不同的长度.
四、解答题
11.量体买衣.
量一量胸围、腰围、臀围.
我的尺寸.
胸围
cm
腰围
cm
臀围
cm
身高
cm
衣服号码
cm
提示:
12.六年级三班要制定一个假期联络网,班上共有33名同学,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下:
问:
(1)几种方案所打电话的次数一样吗?如果一样,是多少次?
(2)若联络方式为打电话,且每打一个电话用时1分钟,那么四种方案通知到所有人各用多长时间?
(3)你还有更快捷的方案吗?请设计一下.
五、应用题
13.一副扑克牌52张,最上面红桃A,每次把上面的10张放到下面,顺序不变,问:进行多少次这样的操作,才能使最上面的那张仍然是红桃A?
北师大新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校园中的测量》2020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1.解:因为50名同学都要接到电话,所以打电话的个数就是50。
故选:B。
2.解:由题意得:摆100个共需要:3+(100﹣1)×2=201(根),
相等的只有选项B:3×50+50+1=201(根).
故选:B.
3.解:假设这三张牌的顺序是ABC,
A.先执行指令①,则变为BAC,然后执行指令②,变为CBA,所以A选项可以;
B、先执行指令②,则变为CAB,然后执行指令②,变为BCA,最后执行指令①,变为CBA,所以B选项也可以;
C、先执行指令②,则变为CAB,然后执行指令①,变为ACB,B始终在最右边,所以C选项不可以;
故选:C.
二、判断题
4.解:5﹣1=4(厘米)
所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4厘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解:厘米的英文单位是cm,原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6.解:根据图示可知:图中由于没有把铅笔放平,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三、填空题
7.解:一般来说,用刻度尺时,要把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物体另一端对着的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
故答案为:0。
8.解:铅笔的一端对齐0刻度,另一端对齐9刻度,铅笔的长度是9厘米。
故答案为:9。
9.解;因为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第二次在第一次交换后左右两列交换.第3次再上下两排交换,第4次再左右两列交换…这样下去,所以每四次重复一次,14÷4=3(个)…2(个)
故此第十四次和第二次相同,小兔在2号位置.
故答案为:2
10.解:直尺中的线段可为0﹣3,0﹣4,0﹣10,三条线段,
(1)0﹣3,可量出3个单位长度的线段,
(2)0﹣4,可量出4个单位长度的线段,
(3)0﹣10,可量出10个单位长度的线段,
(4)3﹣4,可量出1个单位长度的线段,
(5)3﹣10,可量出7个单位长度的线段,
(6)4﹣10,可量出6个单位长度的线段,
故答案为:6(3,4,10,1,7,6)
四、解答题
11.解:经测量,胸围是72cm;腰围是63cm;臀围是77cm;身高是145cm,应该买衣服的号码是146cm。
故答案为:72;63;77;145;146。
12.解:(1)33名同学都接到了电话,所以打33次电话,打电话的次数一样。
答:几种方案所打电话次数一样,是33次。
(2)方案一:一个一个打电话,共用33分钟;
方案二:如图,
红色数字表示打电话的时间,共8分钟;
方案三:老师先通知1,在通知2、3、4、5、6时1可以通知到5人,2可以通知到4人,3可以通知到3人,4可以通知到2人,5可以通知到1人,共用6分钟;然后5、6分别再打3个电话,用时3分钟,共:6+3=9(分钟);
方案四:3+3+1=7(分钟).
答:方案一:33分钟,方案二:8分钟,方案三:9分钟;方案四:7分钟
(3)第一分钟:老师通知1人,此时2人知道;
第二分钟:2人通知4人,此时6人知道;
第三分钟:6人通知6人,此时12人知道;
第四分钟:12人通知12人,此时24人知道;
第五分钟:已知的24人中再有9人通知9人,共33人知道。
答:有更快捷的方案,每个得到消息的同学都接着打电话,这样共用时5分钟。
五、应用题
13.解:52=2×2×13;
10=2×5;
所以5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2×13×5=260;
260÷10=26(次);
答:进行26次这样的操作,才能使最上面的那张仍然是红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