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7单元《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7单元《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5 17: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7单元《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2.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3.野外烧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A.可以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使散热的速度加快
C.使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
D.便于提高温度
4.天然气、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CH4+2022CO2+H2O、C3H8+50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
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
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5.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
②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
⑥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
6.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方法之一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D.降低着火点
7.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8.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
9.将下列气体和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二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氮气
10.2010年12月发生的义煤集团兼并重组的巨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26人遇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我国目前安全工作的重点.为避免煤矿中瓦斯爆炸灾难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矿井中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除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和   .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钠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钠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2.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是某同学在万一发生火灾时设计的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
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③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关闭天然气,再灭火.
请根据该同学的应急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应急方案方案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
   ;
(2)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   填序号)
理由是   ;
(3)方案补充: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
(4)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   .
13.2011年10月16日、17日,相继发生陕西田玉煤矿“10?16”矿难事故和重庆奉节”10?17”矿难事故,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A.进矿井钱先做灯火实验 B.放置灭火器 C.通风并严禁烟火 D.戴防毒面具
(2)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明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利用的灭火原理是:①   ;②   .
(3)为了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己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的科技攻关.具体方法是通过特制的鼓风机给地下煤层输送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化学方程式是   .
14.2011年1月17日,某市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   性,所以泄漏后与   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
(2)爆炸引发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
15.(1)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的.是一种理想的燃料.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在厨房安装了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2)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伤亡事故.请回答:
①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空气中的   (填名称)进入人体.
②你认为,在烧木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等时,要注意的是(写一点):   
③CO虽然有毒,但有很多重要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例: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最迫切要求。如图是某学生的创新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分析图回答问题:
(1)实验过程中,甲装置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而将甲装置倒转(如乙装置所示),并   ,即可观察到白磷在“沸腾”的水中燃烧。
(2)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和与氧气接触两个条件。
(3)在其它条件和操作不变的情况下,只将甲装置中导管C的一端改为插入锥形瓶B的底部进行同样的实验。你认为这一改进后的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成功。
17.为了使煤炉燃烧得更旺,小明的爸爸向炉子里填加了一锹煤块,小明却提醒爸爸说,应该填煤粉,理由是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可事实上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2月13日,某市一酒吧发生特大火灾.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其这一性质,将其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是   ;
(2)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据灭火原理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是:   .
19.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抚宁淀粉厂发生燃爆事故,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经查明事故系车间粉尘燃爆所致.
材料2: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最常见的粉尘爆炸有煤粉、面粉、铝粉等.
(1)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则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   .
(2)淀粉厂常在输送淀粉的管道中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
(3)为保证安全,面粉加工厂内应张贴下列哪种标志    (填字母序号).
(4)铝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但铝粉在空气中遇明火却易发生爆炸,由此可以看出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20.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医院里,盛氧气的钢瓶要远离火源,其理由是   .
(2)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它的灭火原理是   .
(3)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常因燃气不完全燃烧而产生   气体造成中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10ADCCA CABB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减少污染,擦干;(3)氧气;(4)放热.
12.(1)打报警电话119;(2)②;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火势加大;(3)切断电源;
(4)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13.(1)C
(2)液氮汽化可以吸收大量的热,起到了降低温度的作用;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C+H2OCO+H2.
14.(1)可燃;氧气.(2)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15.(1)a、b. (2)①氧气②通风(或空气充足);③CO+CuOCu+CO2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1)打开开关K。(2)着火点。(3)能。
17.尽管煤粉的表面积大,但煤粉的透气性不好,如果炉内的煤粉填得过多,炉内的通风变差,炉子可能 就会被压灭,而煤块之间的空隙大,使炉内的通风性很好,所以,煤炉会越烧越旺的.
18.(1)聚氨酯有可燃性; (2)Mg(OH)2MgO+H2O;
(3)氢氧化镁分解需要吸热,且生成的氧化镁耐高温.
19.(1)(12×6+1×10+16×5)×n.(2)排除管道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3)A.
(4)反应物接触面积的大小.
20.(1)氧气能支持燃烧,能够使可燃物燃烧的更旺;
(2)水可以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目的;
(3)一氧化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