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山》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1. 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新,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动感。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采山的愉快心情。
【教学用具】
电琴、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节奏
1、师生随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律动
2、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把我们带到了野外,山坡上长满了大大的野果,大家想不想去采一采?
3、出示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等节奏练习,拍对的同学老师送给他一个果子。
4、师:大山物产丰富,一到收获的时候,山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采摘他们看上的宝贝,他们称这一活动为采山(板书课题)。
今天有一位小朋友真的要去采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采山》中小朋友的喜悦吧!听完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是什么?他们采到了些什么?(节奏欢快、活泼,让人心情愉悦)(采到蘑菇、木耳、山菜、花、野果)
5、加上歌词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十六分音符。
二、师生互动、新歌教学
1、学生复听歌曲。(打拍子,小声跟唱)老师有表情地唱跳歌曲,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并按照节奏读歌词。(教师用铃鼓伴奏)
2、指导学生用“la”随音乐教唱曲调 。
3、引导学生轻声随音乐填歌词演唱。
4、歌曲处理: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表情来表现歌曲?让我们就这样来练习唱一唱吧。 (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分唱分排演唱等)
5、师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三、实践体验、合作交流
1、大山上的宝物真是数不胜数,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组小朋友带来的图画展吧!(出示小学生绘画)
2、看了这些,你们想不想也来为歌曲增添一些色彩呢?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绘画、舞蹈、器乐、创编歌词。。。)(教师提示:绘画要色彩鲜艳,着色饱满;舞蹈要联系歌词更好创编;打击乐器要注意突出强弱规律;歌词可以想想大山上还能采到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采山》。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采山的小朋友在劳动中的喜悦心情和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学完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在劳动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你们有信心吗?下课!(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