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练习(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练习(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6 08:50:17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标定位
素养解读
(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
(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通过史料实证,探究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的过程;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其产生的双重影响
(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阐释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工业革命前的近代世界贸易
时期
主要表现
15世纪
之前
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15世纪
之后
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扩展
内容
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的产品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
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影响
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图片说史】你认为教材第55页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的图片,体现了工业革命前近代世界贸易发展的哪一趋势?
提示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兴起时,只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荷兰东印度公司股票的发行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促进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等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工业革命后的近代世界贸易
(1)原因: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
商品市场。
(2)表现
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快速的交通工具将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
(3)影响: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
3.战后的现代世界贸易
(1)背景
①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②战后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③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
(2)表现
①世界贸易的发展: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
328亿美元,增长约100倍。
②生产国际分工的发展: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知识拓展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货物贸易。自2001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商品流动: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2.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1)饮茶风俗的国际化
中国的饮茶风俗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16世纪
以前
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
16世纪
以后
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英国茶会上主人炫耀中国茶和茶具
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专门的“茶室”
茶文化
创新
“日本茶道”
英国“下午茶”
(2)服饰的国际化
①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
②18世纪,法国的服装设计融入中国的面料、款式和龙凤花草纹样等。
③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女装,采用了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④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3)钟表传入中国
①16世纪中期,欧洲的钟表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②到18世纪,中国进口大量钟表。一些清朝高官收藏进口钟表。钟表在社会中下层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
③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4)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探究点
随堂演练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史料实证
材料一 17、18世纪世界贸易中的“三角贸易”
一是欧洲与美洲、亚洲进行的大规模三角贸易。欧洲从美洲获取金银,再用金银换取亚洲的香料、瓷器、纺织品等。从明朝后期至清前期,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的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二是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大西洋三角贸易。欧洲奴隶贩子把枪支、铁器等商品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又将美洲生产的原棉、烟草等商品运抵欧洲。英国是大西洋贸易的主角,巨额的财富和广阔的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摘编自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探究点
随堂演练
材料二 19世纪的世界经济及贸易景象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探究点
随堂演练
材料三 以下是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贸易发展”提出的探究课题。
序号
课题方向
补充两则史实
问题探讨

美苏冷战对峙与世界贸易
?
美苏冷战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
?
世界贸易体系化、制度化的作用

新时期的中国与世界贸易
?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的意义
探究点
随堂演练
读史技巧三则材料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概括了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材料一叙述了新航路开辟后17、18世纪世界贸易中的“三角贸易”格局的形成;材料二叙述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材料三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表中任选一个课题补充两则相应的史实,并完成所选课题的问题探讨。
探究点
随堂演练
提示(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影响: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扩大了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特点: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英国等先进国家居于中心(主导)地位。
条件:欧美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加剧(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等。
探究点
随堂演练
(3)
课题序号
补充两则史实
问题探讨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苏联与东欧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造成两个对立的经济贸易体系,客观上推动了区域内的贸易联系

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繁荣
探究点
随堂演练
历史解释
世界贸易的发展历程
(1)萌芽时期:15世纪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各洲间的贸易扩展,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加,美洲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产品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探究点
随堂演练
(2)初步形成时期:工业革命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快速的交通工具将工业品输送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探究点
随堂演练
(3)停滞时期: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以致停滞不前,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最终形成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两大阵营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探究点
随堂演练
(5)深化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产品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探究点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题从1870年至1913年,世界贸易中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材料说明(  )
A.国际分工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B.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
C.国际贸易中英美等国竞争激烈
D.殖民地国家的贸易出超严重
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依托,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角度,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探究点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分工,故A项错误
B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故B项正确
C
材料没有体现国际贸易中英美等国竞争激烈,故C项错误
D
材料没有殖民地国家的贸易交易额信息,无法体现贸易出超,故D项错误
答案B
探究点
随堂演练
1.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买商品,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现金,支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支票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  )
A.贸易中心的转移
B.契约规则的确立
C.价格革命的影响
D.贸易规模的扩大
答案D
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贸易的范围随之扩大,传统的金融支付方式逐渐不适合贸易扩大需求,因此支票逐渐流行,故D项正确。A项属于新航路开辟对商业的影响,故排除;契约规则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价格革命,故C项错误。
探究点
随堂演练
2.下表是180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B.早期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
C.开辟新航路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D.商业革命使世界贸易范围扩大
年份
1800年
1840年
1860年
1880年
世界贸易总额
14亿美元
24亿美元
72亿美元
147亿美元
探究点
随堂演练
答案A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1800—1880年间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故A项正确。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5—17世纪,故B项排除;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1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D项排除。
探究点
随堂演练
3.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和工业状况的结论是(  )
1820—1900年世界贸易和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数据表
年份
世界贸易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
1820—1840
2.81
2.9
1840—1860
4.84
3.5
1860—1870
5.53
2.9
1870—1900
3.24
3.7
A.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推动了世界贸易快速增长
C.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形成使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工业的增长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界工业增长的根本原因
探究点
随堂演练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820—1900年世界贸易和世界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均呈现增长态势,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需要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自由贸易成为国际交流基本准则,推动了世界整体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
探究点
随堂演练
4.对下表所示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战后各国间贸易壁垒被彻底消除
B.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D.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时间
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年增长率
1913—1938年
0.7%
1948—1976年
7.7%
探究点
随堂演练
答案D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48—1976年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率比1913—1938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形成,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战后各国间贸易壁垒没有被彻底消除,故A项错误;B项包含在D项之中,不如D项表述全面,故排除;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成立的,故C项排除。
探究点
随堂演练
5.读“186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统计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B.世界贸易的萎缩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
C.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造成世界贸易停止
D.关贸总协定推动了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
探究点
随堂演练
答案D
解析根据图表可知,1948—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迅速,反映了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后,各国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推动了贸易自由化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A项排除;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矛盾,故B项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贸易增长率迅速下滑,但并未造成世界贸易停止,故C项排除。
探究点
随堂演练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材料二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深了。
探究点
随堂演练
材料三 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贸易中心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
探究点
随堂演练
参考答案(1)变化: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2)多中心贸易格局形成,贸易总量持续增长,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国际分工加强。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后篇巩固提升
1.某同学整理的如下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  )
  
            
A.文艺复兴的影响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三角贸易”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使东西两个半球之间建立了联系”“开始了欧洲海外殖民的血与火的历史”可知,这是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评述,故B项正确。
2.《全球文明史》:19世纪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经理人试图指导非洲和亚洲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技术……这些地区都为供给工业化欧洲的经济需求而进行了重组。这表明(  )
A.殖民扩张有助于亚非国家革新技术
B.世界市场在殖民扩张中最终形成
C.亚非地区加深了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
D.技术交流与改进是扩张的主要后果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欧美工业国对殖民地的技术输出,加速了殖民地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故C项正确。
3.针对早期的殖民扩张,《泰晤士报》曾评述某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据此可知,该公司
(  )
A.是国际垄断组织
B.专门负责对外殖民扩张
C.是殖民统治机构
D.垄断贸易并协同殖民统治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早期的殖民扩张”和“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可知,该公司肩负着殖民的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公司是东印度公司。它既从事海外贸易,又拥有军队等军事组织,帮助殖民国家进行殖民统治,故D项正确。
4.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
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A.初级产品占国际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答案C
解析图表反映了1937—1987年初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故A项错误,C项正确;从图表中看不出国际组织的影响,故B项错误;由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变化看不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错误。
5.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等。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
B.世界贸易量的增长
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D.世界贸易使殖民者财富猛增
答案A
解析材料“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等”反映的是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增多,商品贸易范围扩大,故A项正确。
6.某历史课题小组为了研究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搜集了如下两幅图片。出现下图所述变化主要取决于(  )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
A.生产关系的调整力度
B.世界市场的完善状况
C.拥有海外市场的多少
D.高新技术的利用程度
答案D
解析1870—1913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到发展,但由于各国对高新技术的利用程度不同,所以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故D项正确。
7.阅读下表,分析推动世界贸易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
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年
24
45.5
1880年
36
68.8
1890年
49
94.2
1900年
68
118.2
A.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
B.国际分工和世界各地依赖程度提高
C.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提高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在1870—1900年期间不断增长,这一时期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提高,从而推动世界贸易不断增长,故D项正确。A、B两项都是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由主义思潮兴起,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8.1994年4月通过的《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弊端
B.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C.规范世界贸易中的争端
D.减少成员间的不平衡
答案B
解析苏联解体之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故B项正确。解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弊端不是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也有规范世界贸易中的争端的作用,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不可能减少成员国间的不平衡,故D项错误。
9.下图为1965—1995年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此图反映了
(  )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处境恶化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的发展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冲突加剧
答案C
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1965—1995年期间,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大,说明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的发展,故C项正确。从图片可知,1965—1995年期间,世界贸易以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为主,世界贸易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处境恶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冲突,故D项错误。
10.17世纪下半期,因为茶叶价格的昂贵以及输入英国的茶叶数量少等因素,饮茶在英国并不流行,茶只是英国上层社会追逐的时尚品。到18世纪上半期,饮茶在英国仍不甚流行。但到18世纪中后期,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饮茶风俗遍及城乡各个阶层。突出表现为茶叶进口量的大增,茶叶走私的活跃和当地茶具制造业的兴起等。这些变化表明(  )
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确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上半期,茶叶在英国并不流行。到了18世纪中后期,饮茶在英国开始盛行。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因此英国茶叶进口量大增,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材料未涉及中国自然经济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饮茶盛行,并未涉及茶叶价格如何,无法得出价格革命来势汹汹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商品流动,不涉及国际劳动分工,故D项错误。
11.“中山装没有采用开放式的敞领,而是采用关合式的立领,这种形式的设计一方面是源于中山装所借鉴的西式军装,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到了服装领型的选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山装的这种设计(  )
A.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决裂
B.带有反专制的意义
C.没有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D.具有中西合璧风格
答案D
解析中山装的这种设计既保留了中国的传统风格,又借鉴了西式军装,属于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故D项正确。中山装的这种设计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没有与中国传统文化决裂,故A项错误;带有反专制的意义只能体现其中一个方面的设计,故B项错误;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故C项错误。
12.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从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趋向及特点。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  )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
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
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融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从战国时期到宋朝,服饰体现等级身份,受到政治因素、观念以及相关文化的影响,民国时期“中山装”的出现是受到平等观念的影响,因此服饰的变化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故B项正确。A、C两项表述不全面,排除;民族交融不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D项排除。
13.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收藏了18世纪200多件中外各式钟表,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铜镀金写字人钟”(见下图)。当启动开关时,一个欧洲绅士模样的机械人就会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8个汉字。这件藏品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②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 ③西方完成工业革命 ④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材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体现的是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②正确;材料“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铜镀金写字人钟’”体现的是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④正确,故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西学东渐进程开始是在明朝,故①错误,A、D两项排除;西方完成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40年代,故③错误,C项排除。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在汉代,日常饮茶不仅成为民间的生活习俗,更逐渐进入上层生活,就连贵族也将饮茶作为一种享受。成书于东汉的《神农食经》,对茶的功能和作用则转向精神层面,“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因契合当时儒家、道教、佛教的精神追求而进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时尚。
——摘编自赵建建《茶文化起源初探》
材料二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艾伦·麦克法兰、
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文化在世界传播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功能多样;影响阶层广泛;同主流文化相互渗透;茶饮日益时尚化、大众化。
作用: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推动了中国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茶是一种优良的饮品,符合大众需求;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殖民掠夺和制茶技艺的传播。
(3)意义: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可由材料中的“有关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得出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由“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得出功能多样;由“逐渐进入上层生活,就连贵族也将饮茶作为一种享受”得出影响阶层广泛;由“饮茶因契合当时儒家、道教、佛教的精神追求而进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时尚”得出同主流文化相互渗透。第二小问我国古代茶文化的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饮茶因契合当时儒家、道教、佛教的精神追求而进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时尚”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第(2)问,由材料信息“1658年”得出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由“饮茶可以改善体质”得出茶是一种优良的饮品,符合大众需求;由“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得出英国的殖民掠夺和制茶技艺的传播。第(3)问,由材料中的“有关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等信息,得出促进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丰富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等。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20—1948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20—1840
2.81
2.9
1840—1860
4.84
3.5
1860—1870
5.53
2.9
1870—1900
3.24
3.7
1900—1913
3.75
4.2
1913—1929
0.72
2.7
1929—1938
-1.15
2.0
1938—1948
0.00
4.1
——摘编自姚曾荫主编《国际贸易概论》
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项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并选取表格中任一时段用史实进行说明。(注意:必须用同一时段的史实对三因素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示例一
时段:1860—1870年世界贸易增长迅速。
因素:科技的进步(世界工业生产状况);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说明:工业革命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世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大力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示例二
时段:1913—192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迅速下降。
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政策。
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扩军备战,导致地区动乱和世界局势的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交战双方深受战争的破坏,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倒退;由于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长期的心灵创伤,各国之间特别是交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难以立刻消除,严重影响世界贸易。
示例三
时段:1929—1938年世界贸易出现负增长。
因素:世界工业生产状况;国际贸易政策和世界市场;国际局势。
说明:经济大危机使得世界工业生产大幅下降;为应对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世界经济体系遭到破坏;法西斯上台,国际局势紧张动荡,世界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解析第一小问因素,依据表格中“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信息,从工业生产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局势等方面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同一时段的史实对三因素进行分析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