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练习(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练习(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6 08:56:31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后篇巩固提升
1.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这种局面带来的效果是(  )
A.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
B.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C.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
D.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可知,“文化下移”现象扩大了文化传播的社会层面,促进了“士”阶层的兴起,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人才基础,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仍然处于古代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得以安定”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实行法治是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与材料中的“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不符,故D项错误。
2.《汉官仪》记载:“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汉顺帝使明识礼乐的宋登“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这反映了(  )
A.太学注重培养社会实用人才
B.太学是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场所
C.太学承担了礼仪教化的职能
D.太学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可见太学承担了礼仪教化的基本职能,故C项正确。材料未说明太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故A项错误;太学是教育场所,不是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场所,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太学对民间积极向学风气的影响,故D项错误。
3.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持的共同推动下,创办书院蔚然成风。据此可知,宋代(  )
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
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可知,宋代在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的背景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为朝廷选士服务,即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不能看出理学兴起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故B项错误;教育形成完整体系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C项错误;书院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项错误。
4.下表为1870—1905年德国大学(综合大学和工程技术类大学)概况表。
时间
教师
数量
学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1∶10万)
主要成就
1870年
1
500
约35
1900年,柏林大学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世界一流。1901—1920年,全球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60人,德国有19人,几乎全与大学直接相关
1880年
1
800
约40
1900年
2
700
约60
1905年
3
000
约70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
A.大学教育推动科技进步作用凸显
B.科研已成为德国大学教育的工作重心
C.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D.德国率先开始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01—1920年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60人,德国有19人,几乎全与大学相关”可知,大学教育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故A项正确;材料只说明德国大学教育非常重视科研但不代表科研已成为德国大学教育的工作重心,排除B项;教师数量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并不能说明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排除C项;表格内容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排除D项。
5.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这反映出(  )
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
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
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
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可知,近代教育仍以传统儒学为核心,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故D项正确;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所设10科中包括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不能由此得出其以理学为宗旨,故A项错误;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材料未体现顽固派竭力阻挠教育改革,故C项错误。
6.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和西式教育。1872—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说明(  )
A.所学幼童多为官宦子弟
B.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
C.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
D.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答案D
解析清廷派幼童赴美留学,是当时开展的洋务运动的一项措施,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因此派幼童赴美留学接受西式教育是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的表现,故D项正确。
7.“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 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 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反映了使用竹简和丝帛有一定的弊端;“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等,反映了“蔡侯纸”原料易得且便宜,故①②符合题意,B项正确。汉代虽然发明了纸,但主要的书写材料以竹木质地的简牍为主,故③错误;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故④错误。因此,排除带③④的A、C、D三项。
8.《梦溪笔谈》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其赞颂的是(  )
A.雕版印刷术
B.泥活字印刷术
C.木活字印刷术
D.铜活字印刷术
答案B
解析《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著作,北宋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极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故选B项。
9.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
A.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B.科学技术推动政治新变革
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
D.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
答案D
解析题干主要说明了德国在15世纪中期到1500年印刷厂数量的变化,联系15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可知德国印刷厂数量的增多反映出社会需求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现象,故D项正确。
10.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里面藏有大量的泥版文书。它位于今天的(  )
A.印度
B.中国
C.伊拉克
D.埃及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里面藏有大量的泥版文书”可知,这是两河流域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故C项正确。印度、中国和埃及与材料中的亚述、泥版文书不符,故排除A、B、D三项。
11.清朝修撰《四库全书》后,七座官方藏书楼仿宁波民间藏书楼天一阁规制修建。“故吾于贮《四库》之书首重者经。而以水喻文,愿溯其源,且数典天一之阁,亦庶几不大相径庭也夫!”“四库七阁名字均取水傍,虽镇江文宗,外似独异,而细籀其涵谊,则固寓‘江河朝宗于海’之意。”材料旨在强调(  )
A.修撰《四库全书》是盛世文化大典
B.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赞誉和接纳
C.对江南汉族知识分子的政治收买
D.加强对全国的思想文化控制
答案D
解析清朝在康雍乾三朝对全国的统治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笼络政策,二是高压政策,康熙以笼络为主,雍正以高压为主(主要实行文字狱),乾隆时期二者兼而有之。乾隆在修《四库全书》时,下诏要民间捐书,宁波天一阁范家就是其中之一,而当《四库全书》完成后,乾隆拒绝返还天一阁所捐的书(因为有对清朝统治不利的记载),并且对许多民间书籍进行集中焚毁,其目的就是加强思想控制,故D项正确。
12.下列关于博物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大英博物馆是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②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③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B
解析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①错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是故宫博物院,②正确;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③正确,故②③正确,故选B项。
13.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舆万国全图》,据专家研究,这是明朝时期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中国的传播
(  )
A.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
B.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
C.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完善
D.成为明末启蒙思想的资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坤舆万国全图》中,中国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在中国的传播必然会冲击传统的华夏中心观,故B项正确。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材料体现不出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排除A项;印刷术的进步完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明末启蒙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查理五世将其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进行公共教育的场所。
1792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
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皇宫。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
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
参考答案(1)主要变化: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大(藏品日益丰富)。
原因: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影响;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
(2)意义:消除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以看出,卢浮宫一开始是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但在路易十四时期被凡尔赛宫取代,之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以及随后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教育场所;根据材料可知,1792年卢浮宫成为公共博物馆,之后在拿破仑时期,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被卢浮宫收藏,卢浮宫的藏品日益丰富。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可知,卢浮宫的变化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关系密切;卢浮宫的藏品日益丰富离不开法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近现代民族观念和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卢浮宫博物馆的发展。第(2)问,根据材料“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可知,成立故宫博物院有利于消除封建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皇宫向平民开放具有象征意义,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故宫博物院清点文物、整理典籍、保护文物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朝
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朝,民间书院传道授业,教化公众,得到朝廷鼓励。唐中期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较著名的有衡阳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
宋朝
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注重探讨义理,注重人格修养。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书院主要分布在南方,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
元朝
官学化是元朝书院的一大特点,将书院山长列为各地儒学提举司下属官员的编制,由行省任免,书院财权也由官方掌管。学生通过考核也可以进入仕途。这样,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
明朝
明初一百年间,书院一直处于沉寂状态。成化年间,书院逐渐恢复,到嘉靖年间兴盛。明朝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的学派讲学,百家争鸣;明中叶后政治日趋腐败,书院品评朝臣,批评时政,政治性倾向加强,朝廷屡次禁毁书院
清朝
清朝初年,统治者推崇科举和官学,对书院加强抑制和控制。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
——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则或两则以上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示例一
论题: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书院发展的影响。
论述:唐宋以来,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政府日益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唐朝时期,民间书院尚能得到朝廷鼓励;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宣扬儒家忠孝节义,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场所;元朝时期,书院负责人由官府任免,财权也受到官府节制,民间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明清时期,厉行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政府屡次禁毁民间书院,大力干预书院建设,书院日渐衰落。
小结: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影响,民间书院发展由盛转衰,日益被官办书院所取代。
示例二
论题:民间书院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
论述:在培养目标上,书院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而不像官学那样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师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在学术氛围上,书院倡导并推行“讲会”制度,注重学术研讨,倡导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
小结:综上所述,书院的教育实践,与汉代以来太学所形成的官办教育风格迥然不同,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信息提取观点,本题可以从表格信息中提取“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书院发展的影响”或“民间书院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书院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传播”“经济发展对教育文化的作用”等观点,然后依据提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例如第一个论点可以从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和思想变化对书院发展的影响方面归纳回答,最后总结观点即可。(共39张PPT)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1.抓住两条线索:(1)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2)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2.明确学校教育、书籍出版,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通过它们,我们得以了解世界各地文明的成长与发展,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3.掌握自然灾害、战争以及工业化、现代化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使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不断遭受破坏;明确世界各国采取种种措施,以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理解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标定位
素养解读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1)通过史料实证,探究学校教育的过程,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明确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2)通过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立足于时空观念,掌握其概况和影响
(3)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
①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是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a.官学的产生和发展: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b.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春秋时期私学产生。唐朝以后私学得到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书院制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②作用:保存与传播了古代文化,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为科举考试的推行提供了教育基础。
(2)古希腊学校教育: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近代大学
(1)近代欧洲大学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2)近代中国大学
①北京大学:戊戌维新运动中创建的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②清华大学: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此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3.现代中国学校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内容
a.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b.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②影响: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3)改革开放时期
①内容
a.“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b.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c.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②影响: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4.学校教育的作用: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印刷书的诞生
1.兴起
(1)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2)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的简策和帛书。
2.发展
(1)造纸术的发明: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植物纤维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印刷术的发展: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这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
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3)作用: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易错提醒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不是发明造纸术
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尚未普及。到东汉时期,蔡伦用树皮、麻头及敝布、旧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因此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三、图书馆的成长
1.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几乎囊括了当时亚述的全部知识。
2.西方图书馆
(1)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私人图书馆兴起,图书馆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3)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3.中国图书馆
(1)古代
①官府藏书: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②私家藏书: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如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
(2)近代: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
(3)现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
②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知识拓展推动近代图书馆产生的两个因素
(1)西方传教士的图书馆。
(2)戊戌维新运动中建立的公共藏书楼,知识分子成为藏书楼的主要读者。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西方
(1)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设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2)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3)18世纪,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博物馆建立。
2.中国
(1)近代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②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③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正式开馆。
④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
(2)现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
②故宫博物院:1925年,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在北京故宫紫禁城内设立的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9年建成,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④中国国家博物馆: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在两馆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⑤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和专业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共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3.博物馆的影响
(1)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2)博物馆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古代教育
史料实证
材料 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太学的创建,采用了公孙弘制订的具体方案。公孙弘拟议,第一,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确定博士为朝廷教授弟子以完善政教的责任;第二,规定博士官置弟子50人;第三,博士弟子得以免除徭役和赋税;第四,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第五,太学管理,一年要进行一次考试;第六,考试成绩中上等的太学生可以任官,成绩劣次,无法深造以及不能勤奋学习者,令其退学。
太学生的数量,汉昭帝时增加到100人,汉宣帝时增加到200人,汉元帝时增加到1
000人,汉成帝末年,增加到3
000人,王莽时代进一步扩建太学,一次就曾经兴造校舍“万区”。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读史技巧材料主要介绍了太学的设立,特别介绍了公孙弘制订的具体方案,第二段强调太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太学的扩建。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所设太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所设太学的影响。
提示(1)太学生的选拔权在官方;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太学生经由考试合格后才可到政府任官;成为太学生后即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
(2)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一般子弟入仕的门径得以拓宽;提高了儒学的地位,逐渐走向独尊;助长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与评价
(1)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政府主导;官学与私学并存;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2)评价: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为政府提供了后备人才,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流;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凸显了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但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政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题1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由此可见当时(  )
A.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
B.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
C.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
D.太学生拥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
题目立意本题以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为依托,从博士弟子选送方式的角度考查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材料没有反映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的信息,故A项错误
B
由材料“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可知,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故B项正确
C
材料只涉及选拔太学生,没有涉及太学生的教育问题,故C项错误
D
材料没有涉及太学生的特权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留学教育
史料实证
材料 1872年,清政府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从上海乘船赴美,拉开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序幕。甲午战争后,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
400余人、1906年的12
000多名,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日热潮。民国时期,封建的教育宗旨被否定,留学政策有较多改进,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留学的自由度较大,规模空前,成就显著,培养了一大批近代化人才,如留美学生茅以升、留法学生邓小平、留苏学生刘少奇、留日学生郭沫若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定的国际环境和“一边倒”政策的影响,出国留学大多局限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直到1965年,才批准50名人员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自然科学。改革开放后,留学潮出现了开放和谐的新格局,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即有30万余人出国留学。
——摘编自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
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读史技巧材料主要介绍了近现代留学生群体,特别是不同阶段留学生的概况,并且强调留学生群体的影响。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归纳近现代留学生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留学生群体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提示(1)特点:留学生数量由少到多;留学地区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产生众多杰出人才;受政治因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较大。
(2)影响:传播了西方文化,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政治栋梁和经济建设人才,推动了近现代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中国认识世界的桥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历史解释
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1)留学人数由少变多。起初留学风气未开、招生规模不大,每年赴外留学人数较少;后因清政府政策支持,留学风气渐盛,赴外留学人数逐渐增多。
(2)留学生所前往的留学目的国由少变多。起初留学的国家仅有美国,后续增加了日本、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家。
(3)留学生所学习科目由少变多。初期的留学生所学科目限于船政、军事,后期所学内容涉及文学、哲学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4)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通过学生赴外留学的途径主动引进西学。随后,在戊戌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留学生学习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在民国初期至五四运动时期,留学生学习了西方的启蒙思想与文化精神。1915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插在了人们的心中。随着法国与苏联留学生的学习与回国传播,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也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题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下表是清朝留学生会馆于1904年对留日学生人数的统计,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政府鼓励留学政策呈现地区差别化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存在差异
D.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更有爱国精神
题目立意本题以留学为依托,从不同省份留日学生人数差异的角度考查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江苏
浙江
广东
直隶
山西
陕西
河南
广西
贵州
云南
280
191
175
172
56
3
12
26
38
126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表格体现不出鼓励留学信息,故A项错误
B
材料中涉及的是留学,不是革命运动,故B项错误
C
表格显示东部沿海和直隶地区留学人数明显较多,中西部地区的留学生较少,说明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关,故C项正确
D
表格没有体现爱国精神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1.据学者研究,古代书院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历代各类书院建设情况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  )
A.与科举制度的兴废相始终
B.反映了专制制度强化趋势
C.总体规模一直在发展壮大
D.成为古代教育的主体力量
时期
官办书院
民办书院
性质不明
其他性质
合计
宋代
110
509
101
0
720
元代
51
181
63
1
296
明代
972
507
216
4
1
699
清代
2
200
935
721
22
3
878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答案B
解析官办书院是政府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主要阵地,官办书院数量增多、占比加重体现专制制度逐渐强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材料不能相证,故A项错误;元代书院发展曾短暂受挫,故C项错误;书院是古代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材料无从体现“主体力量”之说,故D项错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2.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厂达1
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人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受印刷术影响而产生
C.印刷术成为推动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
D.印刷工厂里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解析材料“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厂达1
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出版印刷业的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3.到2022年,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历程,其中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确定是在(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答案D
解析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形成了新中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57年处于1956—1966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D项正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4.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已在城市中普遍出现。这种现象(  )
A.得益于国家力量的大力扶持
B.顺应了民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C.表明经济发展决定文化需求
D.是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已在城市中普遍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进行,对公民文化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各国城市普遍出现了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顺应了民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故B项正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盟府。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取缔私人藏书。汉代朝廷设的图书馆称“秘阁”“秘府”,设专职官员管理。唐代,像魏征这样的大臣都出任过“图书馆长”之类的职务,专门负责搜集收买天下之书,并组织人抄写备份,民间私人图书馆也开始出现。宋代,太宗建立崇文院,专作藏书之地,后来又另设书库,叫秘书阁。明清之际,印刷术的发展使得国家藏书得到空前发展。除官方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也广泛存在。汉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容。从唐代开始,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中国古代图书馆无论公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处于名副其实的“藏书楼”阶段。
——摘编自谢灼华主编《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材料二 我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图书馆是广雅书院(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创办)的藏书楼——冠冕楼。它的藏书除传统的经史子集丛书外,还有当时流行的西政丛书、西学大成、各国交涉公法等汉译西书。冠冕楼设掌书生二人,专门管理藏书,同时又有便利读者的阅览规则及措施;还编印藏书目录,以便检目借阅。为方便院生夜间阅览,在住宿的斋院附近另设小书楼。藏书有复本的也供院外士人借阅。近代性质的图书馆在戊戌前后组创的各种学会中首先普及开来。它们大多是由会员捐款,购买中外经世有用之书,藏于公所,供会内同仁借阅。会外有志读书者,可以出资租书阅读,也可以由保人介绍在会内阅览。
——摘编自张晓《辛亥革命前的近代图书馆事业》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图书馆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图书馆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特点:出现较早;官府主导;曲折发展;受统治政策和技术条件影响较大;重收藏,少开放;藏书种类丰富。
影响:保存传统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主要变化:开始大量收藏西方书籍;藏书更加注重实用性;管理制度更加科学规范;管理方法更加人性化;借阅范围扩大,开放程度提高。
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有志之士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