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七课 有迹可循——引导线动画 学科 信息技术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姓名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引导线动画的效果
(2)掌握引导线动画的制作方法
(3)理解引导层与被引导层在动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1、学生动手,巩固旧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做一个基本的帧动画(此过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制作过程)
2、设置悬念,引出问题。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帧动画都是使运动对象沿直线运动,我们能否让它们沿某一特定路径(路线)运动呢?
3、展现目标,任务驱动。展示篮球自然下落的运动。提出任务:要使运动对象沿特定路径运动,就必须增加引导图导,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后,调动学生学习Flash的兴趣,把Flash的学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热情,能够用培养学生用平面设计知识为生活增添乐趣。
(3)加强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以及争强学生之间互助精神。
重点 引导线图层的基本操作
难点
引导线与被引导层运动物体的吸附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引
入
新
课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1、学生动手,巩固旧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做一个基本的帧动画(此过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制作过程)
2、设置悬念,引出问题。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帧动画都是使运动对象沿直线运动,我们能否让它们沿某一特定路径(路线)运动呢?
3、展现目标,任务驱动。展示篮球自然下落的运动。提出任务:要使运动对象沿特定路径运动,就必须增加引导图导,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通过欣赏感受动画的,为后续制作增加兴趣。
提升学生欣赏美,发现美。
(二)
讲
授
新
课 二、逐层深入,探索新知
[激发探究热情,自主实践]
1、讲授“引导图层”含义。
引导图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在引导层中画好运动路径,在被引导层(引导层的下一层)中使运动物体与路径相吸附在一起(用鼠标点中运动物体的中心移动)。
作用:引导图层是专门用来制作运动轨迹的,在播放动画的时候,轨迹不会显示出来。
2、从简单的任务入手,学习引导层动画,学做“篮球自然下落”。
[学生自主尝试制作]
(1)在场景中画一个篮球的元件
[教师演示,讲授新知]
(2)创建引导图层
单击时间轴窗口上的添加运动引导图层按钮,或单击“插入—运动引导线”,添加一引导图层。
(3)绘制运动轨迹(钢笔工具或铅笔工具)
如选用铅笔工具,并先择铅笔工具的附属选项“平滑”,并选择笔触颜色为绿色,然后用铅笔工具在场景中画一个平滑轨迹(拖曳鼠标左键)。
[引导探究,自主实践]
(4)使篮球中心点与轨迹端点对齐
[教师问]:若想使篮球沿着画好的路径运动,就必须找到路径的起点和终点,那么起点和终点在哪?如何让篮球听话的沿着这条路径进行移动呢?
条路径进行移动呢?
[学生自主实践回答问题]
选择工具箱中的“贴紧对象”按钮。(或“查看—贴紧对象”)选择第一层(也就是篮球的第1帧)并拖动篮球到轨迹的起始点,然后选择篮球的结束帧并拖动篮球到轨迹的终点。
注意:拖动篮球前一定要保证吸附按钮被选择,就会停在轨迹的左端点,这就是运动的起点。这样在拖动篮球时,中心出现的空心圆会自动吸附在轨迹左端点,松开鼠标,篮球就会停在轨迹的左端点,这就是运动的起点。
(三) 课
堂
练
习 制作小女孩投篮
制作枫叶飘落
制作多线枫叶飘落
制作蝴蝶飞舞
[完成作品,汇报成果,总结学生中存在的易错问题]
(五) 板
书
设
计
第七课 有迹可循——引导线动画
导图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