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3.3)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2020春?镇海区期末)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
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
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解答】解:A、“浸在水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是种子的一种膨胀现象;
B、“倒伏韭菜自然挺立起来”是植物茎的一种背地生长的特性;
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是含羞草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的应激性。
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的一侧分布较多”是植物根的向水生长的特性;
所以与植物感应性无关的是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故选:A。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B.该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向左右两边个放一次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解答】解:向地性是植物由于重力作用所做出的生长反应。据图可见: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故选:D。
3.某患者因病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然而有一次注射胰岛素后却出现了休克。经检测,发现其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过低,医生及时为他输液补充。上述“某种物质”应该是( )
A.甲状腺激素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维生素
【解答】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根据症状,可确诊他患有糖尿病。其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以用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某患者因病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然而有一次注射胰岛素后却出现了休克。经检测,发现其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过低,医生及时为他输液补充。上述“某种物质”应该是葡萄糖。
故选:C。
4.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暗箱里的幼苗没有受到单侧光的影响,但是植物的茎具有背向地性,而乙是朝着丁生长的,所以乙是接触地面的一侧,才会导致向着丁生长,所以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乙。
故选:B。
5.(2020?广东模拟)下列疾病与引发病因不对应的是( )
A.侏儒症一﹣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
C.大脖子病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巨人症一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解答】解: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A正确;
B、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患糖尿病。B正确;
C、大脖子病又叫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碘使得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C正确;
D、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巨人症,D错误。
故选:D。
6.(2020?新泰市一模)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神经调节,②是激素调节
B.图中包含的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
C.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会上升
D.进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
【解答】解:图中的①是神经调节,②是激素调节。A正确;
B、图中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该反射类型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
C、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D错误;
D、进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上升是因为小肠吸收了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7.(2020春?雁山区期末)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于2018年3月14日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假如某人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会( )
A.有感觉但不能完成反射
B.无感觉但仍能完成反射
C.既有感觉也能完成反射
D.无感觉也不能完成反射
【解答】解: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反射弧的结构如图所示:
因为感受器无损伤,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再通过脊髓的传导功能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而传出神经遭到损伤,不能传导兴奋到效应器,所以不能完成反射。
故选:A。
8.(2020春?沂水县期末)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缩手反射属于复杂反射,鹦鹉学舌属于简单反射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
D.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在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产生的
【解答】解:A、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A错误;
B、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鹦鹉学舌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C正确;
D、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D错误。
故选:C。
9.逃生演练中,警报声一响起,小天同学立刻撒腿就跑,做出的部分反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耳蜗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时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A、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正确;
B、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B正确;
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C错误;
D、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10.(2020?禅城区)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
B.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
D.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
【解答】解: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球迷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这种反应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
故选:B。
11.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解答】解:A、实验中不存在相关实验验证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因此不能得出该结论,A错误;
B、分析实验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中是否含生长素,从实验结果看出,不含生长素的对照组不生长,而含生长素的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由此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B正确;
C、该实验的胚芽鞘上均不存在尖端,因此不能获得该结论,C错误;
D、由于该胚芽鞘不存在尖端,而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因此该实验不能获得该结论,D错误。
故选:B。
1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葵花朵朵向太阳属于反射
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
C.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
D.使用碘盐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解答】解:A、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为应激性,A错误;
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体液的调节,B错误;
C、佝偻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影响人体对钙、磷的吸收而引起的,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食用加碘的食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正确。
故选:D。
13.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如表: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不做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
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依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B.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
D.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
【解答】解:A、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该实验无法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A错误;
B、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B错误;
C、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为变量,甲乙对比说明甲状腺可以促进蝌蚪的发育,C正确;
D、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为变量,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D错误。
故选:C。
14.(2020?万州区)5月12日,某中学进行了疏散逃生演习,当同学们一听到警报声就迅速有序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解答】解:A、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A正确;
B、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需要大脑皮层上语言中枢等的参与,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C正确;
D、该逃生演练过程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D正确。
故选:B。
15.如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不生长、丙不弯曲
B.甲不弯曲、乙不生长、丙不弯曲
C.甲向右弯、乙向左弯、丙不弯曲
D.甲不弯曲、乙不生长、丙向右弯
【解答】解:甲图中,云母片阻断了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浓度相同,甲直立生长不弯曲;乙图中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向下运输,所以乙不生长不弯曲;丙图中,云母片阻断了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丙图胚芽鞘向右弯曲。
故选:D。
16.(2020秋?拱墅区校级月考)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解答】解:由图可知,生长素无论对哪一种器官,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三种器官促进生长作用最大,是最适宜的浓度。D点对应的浓度促进芽、茎生长,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浓度对幼嫩和成熟细胞的影响,图中没有体现,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7.(2020?呼和浩特)糖尿病是一种能够导致全身各种组织损伤的疾病,从发现胰岛素,到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探索,为糖尿病患者减轻了痛苦,带来了希望。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最初的治疗由于胰岛素纯度低,因此疗效差,而且,由于人体对动物胰岛素的排斥反应,使患者具有不良反应。直到生产出人工结晶牛胰岛素,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B.一种特殊的口服型“胰岛素”,胰岛素被设计成“胶囊”形状,使其落入胃中后,最终总能保持针头正对胃壁,从而保证成功递送人体毛细血管中
C.将自身干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是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会使通过胰岛B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成为可能
D.以上探索过程体现了科学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解答】解:A、最初的治疗由于胰岛素纯度低,因此疗效差,而且,由于人体对动物胰岛素的排斥反应,使患者具有不良反应。直到生产出人工结晶牛胰岛素,才解决了这一问题,A正确;
B、治疗糖尿病可以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不能直接吸收,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B错误;
C、哈佛大学某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将自身干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是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会使通过胰岛B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成为可能,C正确;
D、以上探索过程体现了科学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18.(2020秋?徐州期中)神经元与人体其他细胞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 )
A.没有细胞核
B.有细胞体
C.有突起
D.没有细胞壁
【解答】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神经元与其他种类的细胞相比较,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突起.
故选:C。
19.(2020秋?如皋市期中)如图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图中甲是大脑,乙是小脑,丙是脑干,丁是脊髓。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颜色灰暗是灰质,又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故选:A。
20.(2020?韩城市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会患呆小症
B.人激动时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是胰岛素调节的结果
C.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两部分构成
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解答】解:A、如果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会患侏儒症,A错误;
B、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当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时,这是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B错误;
C、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而不是由脑、脊髓两部分构成,C错误;
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为主,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6.0分)
21.(2020春?稷山县期中)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系统和
系统.
【解答】解:人体能够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分泌腺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所以,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例如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会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
故答案为:神经;内分泌.
22.(2020?杭州一模)甲乙两人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相同质量200毫升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水,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将测量结果绘成该图。请回答: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
理由是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之一是:
。
(3)造成甲血糖浓度的原因可能是
。
(4)两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
【解答】解:(1)图示中,甲的血糖浓度总是超过正常值,乙在口服200g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先是升高,继而下降到正常值水平,说明糖代谢处于正常水平。所以两人中血糖浓度正常的是乙;患病的是甲。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bc段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氧化分解)、血糖转化成脂肪,使得血糖浓度下降,因而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3)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出现糖尿,即糖尿病。
(4)由于甲患有糖尿病,其体内的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1)乙;乙的血糖浓度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
(2)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氧化分解)、血糖转化成脂肪;
(3)胰岛素分泌不足;
(4)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
2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
、
和
等。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
的能力就会减弱,导致人患
病,可以通过注射
进行治疗。
【解答】解: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故答案为:吸收;利用;转化;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糖尿;胰岛素。
24.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一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解答】解:(1)A、B二盆蚕豆幼苗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否有单侧光,因此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在背光侧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激素含量减少,细胞生长较慢。从而使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
(3)虽然暗箱和光源都不转,但是由于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蚕豆幼苗受到光的均匀照射,生长激素分布均匀,细胞生长速度相同,因此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直立生长,而不会弯曲。
(4)生长素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侧运输。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蚕豆幼茎下侧生长素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快;向上一侧生长激素含量减少,细胞生长较慢。导致蚕豆幼茎向上弯曲生长(或背地生长),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感应。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故答案为:
(1)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而向光侧少);
(3)直立生长;
(4)向上弯曲(或背地生长);感应性
25.(2020秋?拱墅区校级月考)请写出以下植物出现的感应性:猪笼草捕捉小虫属于
运动;倒放在地面的种子会把根长到土里去,这是植物根的
性。平时没有指南针时,我们可利用周边的物体确定南北方向,开阔地上的树冠向
(填“南”或“北”)的方向较茂盛,其原因是:单侧光照使植物体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从而产生弯曲现象。
【解答】解:猪笼草捕捉小虫属于感触运动;倒放在地面的种子会把根长到土里去,这是植物根的向地性。平时没有指南针时,我们可利用周边的物体确定南北方向,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较茂盛,其原因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因此摆放在窗台上的盆栽植物会向窗外弯曲生长,这是植物的向光性.
故答案为:感触;向地;南;高
26.(2020?宁波模拟)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活动。军人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从反射类型分析,这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解答】解:军人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条件
27.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
,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
(选填“升高”成“降低”),恢复正常水平。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
协调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给神经中枢,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将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胰岛,胰岛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人体才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故答案为:
胰岛;降低;神经和激素。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4分)
28.(2020?博兴县模拟)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长时间的虚弱、疲劳甚至抑郁。早在12年前,医学专家就已经发现慢性疲劳症候群的存在,但发病原因一直未被找到,直至最近,科学家们才有了新的突破。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表现,甲减会引起疲劳、乏力、发胖、食欲不振等诸多问题。
研究人员对200名受试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0人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100人健康状况良好。后一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他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100名慢性疲劳症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另100名对照组却没有此种现象。
(1)根据以上资料,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假设?
。
(2)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
。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
。患甲减的成年人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需多吃点蔬菜和水果,适当食用紫菜、海带等富含
的食物。
(3)科学家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还进行了下述实验:首先将蝌蚪的甲状腺破坏,发现蝌蚪停止了发育,不能发育成蛙。然后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请你分析科学家通过这一实验得出的结论:
。
【解答】解:(1)据资料作出假设: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2)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呆小症。
(3)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发育成成蛙,说明蝌蚪发育成成蛙与甲状腺有关;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成成蛙,综合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故答案为:(1)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2)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呆小症;
碘
(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29.(2020春?宁化县期末)糖尿病为常见的内分泌异常疾病,患者经常出现消瘦疲乏、血糖升高等症状,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0只,随机分成Ⅰ、Ⅱ、Ⅲ三组。每组实验用10只而不用1只小鼠的原因是
。
(2)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如图1),其目的是为了形成
,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3)向Ⅲ组注射适量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处应注射
。
(4)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Ⅲ组血糖含量
(高于/低于)Ⅰ组,
(高于/低于)Ⅱ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解答】解:(1)实验中,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0只,随机分成Ⅰ、Ⅱ、Ⅲ三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如图1,向I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③向Ⅲ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水煮液;
④实验结果如图2:
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I组的血糖含量是9、II组的血糖含量是13、III组的血糖含量是10;所以Ⅲ组血糖含量高于Ⅰ组,低于Ⅱ组。由此得出的结论: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故答案为:(1)减少数据的误差,避免偶然性;(2)形成对照实验;
(3)等量生理盐水;(4)高于;低于;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30.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
(1)写出如图中的其中一条反射弧
。
(2)图中的效应器有
。
(3)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若某人在逃生时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反应,但无法实现逃生行为,请分析发生的病因
。
【解答】解:(1)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
(2)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3)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协调配合完成的。
故答案为:(1)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或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2)肌肉或腺体(3)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0分)
31.图甲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脊髓。
(2)某同学不小心被仙人掌的刺扎了一下,产生了缩手反射。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写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若反射弧中的③已损伤,当听到语言提醒“小心刺”时,人体能不能产生缩手反射?
。
(3)饭后人体的血糖浓度会发生变化,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
,恢复正常水平。
(4)由图乙中的调节机制可知,在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
调节。
【解答】解:(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③→⑤→④→②.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③传入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3)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是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
(4)据图可见:血糖平衡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
故答案为:(1)神经元(神经细胞);
脑;(2)①→③→⑤→④→②;不能(3)降低;(4)体液(激素)
32.最近,来自荷兰的大学医学中心和欧洲营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来自西班牙马德里健康研究所的同事合作,推出了一项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对200名受试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0人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100人健康状况良好。后一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他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100名慢性疲劳症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另100名对照组却没有此种现象。
(1)甲状腺是一种
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
。
(2)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它的特点是分泌量极微,其调节作用
。除了甲状腺能分泌激素外,还有一些腺体也在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比如
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浓度。
(3)人体生命活动除了受激素调节之外,最主要的是受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4)你认为研究人员做的以上文中的实验
(足或不足)以说明甲状腺激素偏低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原因。
【解答】解:(1)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呆小症。
(2)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它的特点是分泌量极微,其调节作用大。除了甲状腺能分泌激素外,还有一些腺体也在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比如胰岛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浓度。
(3)人体生命活动除了受激素调节之外,最主要的是受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4)上述实验只研究了甲状腺激素,过于片面,因此研究人员做的以上文中的实验不足以说明甲状腺激素偏低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原因。
故答案为:(1)内;呆小症(2)大;胰岛(3)反射(4)不足
33.(2020?浙江模拟)某人自从患上了糖尿病后就一直依靠肌肉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此患者在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会出现不自主地战栗,而后感觉到疼痛。“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图甲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完成此反射活动的途径:
;此患者后来感觉到疼痛,这一现象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2)图乙为此患者(未注射胰岛素)和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果在此患者摄入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给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在图中绘出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用虚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解答】解:(1)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会出现不自主地颤栗,而后感觉到疼痛。“颤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图甲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完成此反射活动的途径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此患者后来感觉到疼痛,这一现象说明脊髓具有
传导功能。
(2)B曲线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A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未注射胰岛素时的表示曲线。如果在此患者摄入葡萄糖溶液1h后,给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其血糖浓度会下降到正常状态,因此在图中绘出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⑤→④→③→②→①;传导;
(2)
34.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注:云母片能阻隔生长素的运输)
在A、B、C、D四个实验中,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生长素(IAA)。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生长素(IAA)的含量,其结果如表所示,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问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注:“某些物质”为非生长素(IAA)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两个事实可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可能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
抑制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
有关。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解答】解:(1)在A、B、C、D四个实验中,由于实验A与B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相差不多,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C与D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有部分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光侧,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说明“某些物质”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向光侧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侧(或生长抑制物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有关。
故答案为:(1)A与B;
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
(2)抑制生长;向光侧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侧(或生长抑制物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
第20页(共22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3.3)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2020春?镇海区期末)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
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
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B.该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向左右两边个放一次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3.某患者因病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然而有一次注射胰岛素后却出现了休克。经检测,发现其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过低,医生及时为他输液补充。上述“某种物质”应该是( )
A.甲状腺激素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维生素
4.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2020?广东模拟)下列疾病与引发病因不对应的是( )
A.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
C.大脖子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巨人症——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6.(2020?新泰市一模)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神经调节,②是激素调节
B.图中包含的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
C.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会上升
D.进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
7.(2020春?雁山区期末)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于2018年3月14日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假如某人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会( )
A.有感觉但不能完成反射
B.无感觉但仍能完成反射
C.既有感觉也能完成反射
D.无感觉也不能完成反射
8.(2020春?沂水县期末)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缩手反射属于复杂反射,鹦鹉学舌属于简单反射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
D.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在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产生的
9.逃生演练中,警报声一响起,小天同学立刻撒腿就跑,做出的部分反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耳蜗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时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0.(2020?禅城区)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
B.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
D.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
11.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葵花朵朵向太阳属于反射
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
C.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
D.使用碘盐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13.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如表: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不做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
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依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B.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
D.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
14.(2020?万州区)5月12日,某中学进行了疏散逃生演习,当同学们一听到警报声就迅速有序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15.如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不生长、丙不弯曲
B.甲不弯曲、乙不生长、丙不弯曲
C.甲向右弯、乙向左弯、丙不弯曲
D.甲不弯曲、乙不生长、丙向右弯
16.(2020秋?拱墅区校级月考)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17.(2020?呼和浩特)糖尿病是一种能够导致全身各种组织损伤的疾病,从发现胰岛素,到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探索,为糖尿病患者减轻了痛苦,带来了希望。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最初的治疗由于胰岛素纯度低,因此疗效差,而且,由于人体对动物胰岛素的排斥反应,使患者具有不良反应。直到生产出人工结晶牛胰岛素,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B.一种特殊的口服型“胰岛素”,胰岛素被设计成“胶囊”形状,使其落入胃中后,最终总能保持针头正对胃壁,从而保证成功递送人体毛细血管中
C.将自身干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是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会使通过胰岛B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成为可能
D.以上探索过程体现了科学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8.(2020秋?徐州期中)神经元与人体其他细胞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 )
A.没有细胞核
B.有细胞体
C.有突起
D.没有细胞壁
19.(2020秋?如皋市期中)如图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20?韩城市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会患呆小症
B.人激动时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是胰岛素调节的结果
C.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两部分构成
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6.0分)
21.(2020春?稷山县期中)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系统和
系统.
22.(2020?杭州一模)甲乙两人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相同质量200毫升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水,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将测量结果绘成该图。请回答: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
理由是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之一是:
。
(3)造成甲血糖浓度的原因可能是
。
(4)两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
2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
、
和
等。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
的能力就会减弱,导致人患
病,可以通过注射
进行治疗。
24.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一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25.(2020秋?拱墅区校级月考)请写出以下植物出现的感应性:猪笼草捕捉小虫属于
运动;倒放在地面的种子会把根长到土里去,这是植物根的
性。平时没有指南针时,我们可利用周边的物体确定南北方向,开阔地上的树冠向
(填“南”或“北”)的方向较茂盛,其原因是:单侧光照使植物体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从而产生弯曲现象。
26.(2020?宁波模拟)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活动。军人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从反射类型分析,这属于
_____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7.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
,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
(选填“升高”成“降低”),恢复正常水平。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
协调作用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4分)
28.(2020?博兴县模拟)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长时间的虚弱、疲劳甚至抑郁。早在12年前,医学专家就已经发现慢性疲劳症候群的存在,但发病原因一直未被找到,直至最近,科学家们才有了新的突破。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表现,甲减会引起疲劳、乏力、发胖、食欲不振等诸多问题。
研究人员对200名受试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0人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100人健康状况良好。后一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他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100名慢性疲劳症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另100名对照组却没有此种现象。
(1)根据以上资料,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假设?
。
(2)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
。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
。患甲减的成年人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需多吃点蔬菜和水果,适当食用紫菜、海带等富含
的食物。
(3)科学家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还进行了下述实验:首先将蝌蚪的甲状腺破坏,发现蝌蚪停止了发育,不能发育成蛙。然后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请你分析科学家通过这一实验得出的结论:
。
29.(2020春?宁化县期末)糖尿病为常见的内分泌异常疾病,患者经常出现消瘦疲乏、血糖升高等症状,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0只,随机分成Ⅰ、Ⅱ、Ⅲ三组。每组实验用10只而不用1只小鼠的原因是
。
(2)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如图1),其目的是为了形成
,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3)向Ⅲ组注射适量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处应注射
。
(4)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Ⅲ组血糖含量
(高于/低于)Ⅰ组,
(高于/低于)Ⅱ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0.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
(1)写出如图中的其中一条反射弧
。
(2)图中的效应器有
。
(3)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若某人在逃生时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反应,但无法实现逃生行为,请分析发生的病因
。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0分)
31.图甲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脊髓。
(2)某同学不小心被仙人掌的刺扎了一下,产生了缩手反射。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写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若反射弧中的③已损伤,当听到语言提醒“小心刺”时,人体能不能产生缩手反射?
。
(3)饭后人体的血糖浓度会发生变化,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
,恢复正常水平。
(4)由图乙中的调节机制可知,在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
调节。
32.最近,来自荷兰的大学医学中心和欧洲营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来自西班牙马德里健康研究所的同事合作,推出了一项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对200名受试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0人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100人健康状况良好。后一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他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100名慢性疲劳症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另100名对照组却没有此种现象。
(1)甲状腺是一种
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
。
(2)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它的特点是分泌量极微,其调节作用
。除了甲状腺能分泌激素外,还有一些腺体也在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比如
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浓度。
(3)人体生命活动除了受激素调节之外,最主要的是受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4)你认为研究人员做的以上文中的实验
(足或不足)以说明甲状腺激素偏低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原因。
33.(2020?浙江模拟)某人自从患上了糖尿病后就一直依靠肌肉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此患者在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会出现不自主地战栗,而后感觉到疼痛。“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图甲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完成此反射活动的途径:
;此患者后来感觉到疼痛,这一现象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2)图乙为此患者(未注射胰岛素)和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果在此患者摄入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给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在图中绘出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用虚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34.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注:云母片能阻隔生长素的运输)
在A、B、C、D四个实验中,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生长素(IAA)。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生长素(IAA)的含量,其结果如表所示,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问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注:“某些物质”为非生长素(IAA)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两个事实可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可能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
抑制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
有关。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第10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