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3
圆柱与圆锥
1 圆 柱
第3课时 圆柱表面积公式的运用
一、复习引入
说一说。
回顾一下怎么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底面积=πr2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积×2
二、学习新课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30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
想一想:这个帽子是什么样的,它由哪几面组成?
“没有底”的帽子的展开图,它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2r
×高
r2
=
+
圆柱形厨师帽的表面积
二、学习新课
帽子的侧面积:3.14×20×30=1884(cm2)
帽顶的面积:3.14×(20÷2)2 =314(cm2)
答: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2200 cm2的材料。
实际用料要比计算结果多一些,所以这类问题往往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30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
2r
×高
r2
=
+
圆柱形厨师帽的表面积
需要用的面料:1884+314=2198≈2200(cm2)
二、学习新课
求近似值时,常用的方法:
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去尾法
二、学习新课
四舍五入法: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1)四舍五入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计算金额时经常用“四舍五入法”。
例如:西瓜每千克4.5元,妈妈买了4.87千克,应付多少元?
4.5×4.87=21.915≈21.9(元)
答:买4.87千克西瓜应付大约21.9元。
二、学习新课
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近似值比准确值大。
(2)进一法
例如:一辆载货质量为6吨的货车,运送70吨的货物。至少要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
70÷6=11(次)……4(吨)
答:至少要12次才能全部运完。
因为运送11次(满载)后还剩4吨,需要再运1次,所以必须采用“进一法”,即至少要12次才能运完。
在实际生活中,油桶装油、铺地砖、货车送货、游客租船等情况都要用到进一法。
11+1=12(次)
二、学习新课
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取值方法,其取的近似值比准确值小。
(3)去尾法
例如:一件衬衣有6个衣扣,35个衣扣可以够几件衬衣使用?
35÷6=5(件)……5(个)
答:35个衣扣可以够5件衬衣使用。
在实际生活中,制衣、做零件、做家具等都要用到去尾法。
这里每达到6个衣扣才能够1件衬衣使用,所以采用“去尾法”,只够5件衬衣使用。
5<6 所以只够5件衬衣
三、巩固反馈
1. 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6×0.7=1.12(m2)
(1)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
(2)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侧面积=2r×高
2×3.14×3.2×5=100.48(dm2)
三、巩固反馈
2、 小亚做了一个笔筒,她想给笔筒的侧面和底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用多少彩纸?
3.14×(8÷2)2+3.14×8×13
= 50.24+326.56
= 376.8(cm2)
答:至少需要用376.8 cm2的彩纸。
求需要多少彩纸就是求笔筒的表面积,因为笔筒没有上底面,所以在计算时只需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即可。
三、巩固反馈
2、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2m,直径1.2m。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前轮的侧面积:
3.14×1.2×2=7.536(m2)
答:压路的面积是7.536 m2。
2m
1.2m
也就是求前轮的侧面积。
练
习
四
三、巩固反馈
8、王阿姨做了一个圆柱形的抱枕,长80cm,底面直径18cm。如果侧面用花布,底面用黄色的布,两种布各需要多少?
花布:3.14×18×80=4521.6(cm2)
黄布:3.14×(18÷2)2×2=508.68(cm2)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花布需要多少即求圆柱的侧面积;黄布需要多少即求圆柱的两个底面积之和。
圆柱底面积=πr2
答:花布需要4521.6 cm2,黄布需要508.68 cm2。
练
习
四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