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清照词作的特点,能有感情地诵读、背诵。
2、方法与过程:赏析词中运用的叠词、意象,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理解她的国破家亡之愁,漂泊零落之苦,感受她词作化愁为美的独特境界。
【教学重点】
1、 品味叠词的作用;2、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体味词作体现的“愁”之内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有这么一位乱世中的美神,她描绘过“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闲情逸致,也抒发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她就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有一支点石成金的妙笔,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点滴愁绪,都化成了横亘千年的美的词句。
介绍生平经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声声慢》,去体悟她的情感,去品味独属于她的那份美。
二、 诵读
1、自由读。学习诗词歌赋,离不开诵读这把金钥匙。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初步感受词人的思想感情。
2、选一生诵读。让另一生点评。
3、师范读,全班齐读。
诵读注意:a、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还要注意停顿和轻重音。b、突出一个愁字,停顿 怎一个愁字 了得
三、 赏析
(一)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教师引导:“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生:愁。 师板书:愁。
(二)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的呢?
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师:请你选择一种意象,结合词句具体地说一说。(可让生背诵有关意象的诗句)
1、淡酒: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借酒销愁愁更愁啊。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 雁:
在《一剪梅》中的雁,会让词人产生“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会勾起对丈夫的甜蜜思念,而此刻,丈夫已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再者,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引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3、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诗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非指菊花枯萎凋谢。孤苦、飘零的自己,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4、 梧桐、细雨:
那点点滴滴,敲打梧桐的凄凉声响,不正像滴在易安心头的不尽泪水吗?借以渲染凄凉的气氛。
(三)
如今的李清照,唯有日日独坐窗前,她叹道: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师问:你能具体描绘一下吗?
一个人,独自守着窗儿发呆,从早晨,到晚上,到黎明。她无事可做,她的灵魂找不到寄托,失魂落魄。
(四)
1、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除了意象,一个动作,词人还用了一个形式特别的句子来抒写愁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运用叠词,增强音韵美。
逐句分析:
A、 寻寻觅觅
我不禁要问,她想要找寻什么呢?
⑴找回昔日的快乐生活;⑵找回那个年少时在藕花深处迷路的日暮,那里面藏着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忧无虑的笑声;⑶找回那些与丈夫鸿雁传书的日日夜夜;⑷找回一个家,有人能理解她,支持她的家;⑸找回国家的前途;⑹找到作为女子的尊严、人格,自身的价值。
(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B、 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应是轻读、降调。)
C、 凄凄惨惨戚戚
(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所以,怀着清冷、凄惨、悲戚的心境,在乍暖还寒的天气,难将息。
(五)
在词的最后,她从心底迸发出了一句凄楚的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综观全词,你觉得这愁是怎样的愁?
生回答: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欲说还休”的愁,这种愁沉甸甸的,是一种“深沉的愁”。
2、此词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始终不说破,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你能说说这首词突出的艺术手法吗?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四、 练笔
(一)请以《声声慢》为情感基调,代李清照写一封《寄往天国的信》,致其亡夫赵明诚。
要求:1、情感真实,想象合理;
2、语言:现代白话文、文言文皆可;
3、字数:300—500字。
(二)鉴赏婉约派词人秦观的代表作,写一则3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板书】
声声慢
愁
意象、动作、叠词(共23张PPT)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婉约派”代表词人
易安居士
易安体
一代词宗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南渡前
南渡后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用词中的句子来回答。
(2)请找出词中的意象。
?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多
愁深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动作
冷冷清清—环境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
词中还有直接抒情的句子吗?
—寻而不得
—毫无生气
—凄凉悲苦
愁
一、 找词眼,明词情
意 象
淡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1、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
——国破家亡之苦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
——《南楼令》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
黄花喻女子容颜的憔悴
“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二、找意象,悟词意
偏安一隅,不思收复
——亡国之恨。
夫死再嫁,遇人不淑
——丧家之痛。
学无传人,不被理解
——学艺之悲。
为何而愁
三、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四、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二、找意象,悟词意
一、找词眼,明词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文章素材运用
本词可以运用到哪些作文话题上?
二、以本词为素材写短文,不少于400字。
一、背诵并默写全词。
谢谢
恳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