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ⅳ10《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优化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ⅳ10《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优化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6 21:24:12

文档简介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主要观点,筛选文章主要信息。
2、能结合自身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以“生命”统摄三篇文章,并分出三个维度:对待生命的态度,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历程中坚守的信条。
2、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为切入点探讨生命的价值,总结筛选文中有效信息的方法;以《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来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总结解释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方法;以《信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深入解读文中列举的信条,总结阅读思考方法,写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要求学生动口动笔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深入理性地思考人生,感受思想冲击的力量,反思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感受向上的力量,从而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筛选文中有效信息的方法。
2、
对生命的思考。
三、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启发诱导
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在上课之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好,共有九组,每组七位同学)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上课之前我听见有同学小声议论,这老师是教什么的啊?呵呵,同学们,看我这长相嘛也知道我是教什么的了。(借班上课)
众生:哈哈大笑。
师:同学们,近年来,“幸福”这个话题越来越热,人们都在热议自己的“幸福指数”,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感受到了生命的幸福了吗?
众生:有说幸福的,有说不幸福的。
生1:我觉得我生活得很幸福,我的家庭和睦,班级团结,父母老师都很爱我,我正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我在奋斗中体验到了幸福。
师: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奋斗的幸福,好!
生2:我没有感受到生命的幸福,我每天早上七点就开始起床为学习做准备,每天晚上还要加班到十一二点,感觉学习压力很大,哪有幸福可言啊?
师:学习压力剥夺了这位同学幸福的权利,多可恨!
众生:笑。
生3:我觉得我生活得不幸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台湾还没有收回,国家还没有统一!
师:真乃“胸怀祖国,心忧天下”!
生:老师,我觉得您给我们上课就是一种幸福!
师:呵呵,承蒙这位同学的夸奖,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综合同学们的观点我们会发现,其实,生命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什么?
生:态度!
师:对!多比较,会发现原来自己很幸福。我们只有不断的追求幸福,才能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当然,在短短的一生中,为了自己的幸福指数更高,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还应坚守我们的——人生信条
板书:价值————生命————态度

坚守信条
师:那么,帕斯卡尔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呢?我们来看《短文三篇》中的第二篇文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并回答问题:结合全文,看看标题包含几层意思,并用原文的句子来回答。(出示幻灯片)
(学生自己看书,并圈点勾画,然后讨论,有说两层的,有说三层的)
师:刚才听到同学讨论时意见不统一,有说两层,有说三层的,那么到底几层呢?如果我们在这个标题最后加上一个句号,“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板书)那么,就变成了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我们可以从句法成分上来对应文章的层次。
生:结合文章内容,我觉得这个标题应该包含两个层次。
师:哪两个层次呢?
生:首先抓主干:人是苇草,点明了人的脆弱、渺小,这是人的生物性特点。其次看修饰成分:思想,它形成了了人的伟大,追求自己的尊严,能囊括整个宇宙。
生:我觉得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这个“能”字,既然我们能思想,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
师:也就是说这个“能”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主要观点。这两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到位,我们把这两位同学的意见综合一下,(出示幻灯片)
1、
主干:人是苇草(人的生物性:脆弱、渺小)
2、
修饰语:思想(伟大、尊严、囊括宇宙)
3、
修饰语:能(努力、好好地思想,是道德的原则——作者的观点)
师:由此可见,帕斯卡尔告诉了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思想(板书)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幻灯片上这个结构图,这篇文章我们通过分析标题层次就筛选出了文章主要信息,理解了主要词语“苇草”“思想”“能”的含义,也得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还掌握了一个分析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标题结构分析法。真可谓一举几得?
生:四得。
师:由此我们得出筛选文中有效信息的方法之一是?
生:从文章标题入手,分析文章层次,把握作者观点。
师:就是这样一个流程:标题结构分析——对应文章结构层次——得出作者观点态度(出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哀吾生之须臾——
生:羡长江之无穷。”
师: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也说:“况修短随化——
生:终期于尽。”
师:曹孟德还说:“对酒当歌——
生: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师:好,同学们,打住了。
生:哈哈哈!
师:人生何其短暂,那么蒙田告诉了我们怎样对待生命?
生齐:热爱生命!
师:好!同学们,生命是由日常生活构成的,那么作者告诉了我们怎样度过日常生活了吗?再说白一点,就是作者告诉了我们怎样过日子了吗?
生:告诉了。
师:好,同学先看文章,注意圈点勾画,作者怎样“度日”。
(学生看课文,老师注意强调圈点勾画出答案要点)
师:首先,作者把日子分为什么?
生齐:“好日子”和“坏日子”
师:“好日子”和“坏日子”各指什么?
生:瞻前可知“坏日子”是指“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顾后可知“好日子”是指“风和日丽的、美好的时光。”
师:针对好坏不同的日子,作者觉得应该怎么度过呢?
生:“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疑问,这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这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怎么样飞快的度呢?难道我们人类可以让时间慢下来或者快起来吗?
生:客观上的时间是没有变化的,这只是作者主观上的一种感受而已。
师:也就是说主观上让这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日子飞快的度过,那么这样有什么样的效果?
生:主观上飞快的度过坏日子,就是作者主动的压缩、淡化令人不快的时光,这样一来,好日子就相对延长了,放大了。这正是文中所说的“慢慢赏玩,领略,细细品尝”。
师:好!这位同学把我们平时强调的瞻前顾后、抓关键词的方法运用得非常娴熟。那么,作者这种度日的方式,体现了什么?
生齐:对生命的热爱!
师:(出示幻灯片,并再一次强调瞻前顾后、抓关键词的方法)同学们,既然作者如此热爱生命,他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生:有。
师:往前看还是往后看?
生:顾后!
师:那一句话?
一部分生齐:“享受生活还要讲究方法。”
师:什么方法?
生齐:“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师:太长了,概括一下。
生:珍惜时间。
师:再简洁一点,两个字!
生:惜时!
师:非常好!(板书:方法——惜时)这是顾后,那么瞻前是什么呢?回顾一下我们先前概括的第一段内容。
生:(考虑片刻)热爱生命!
师:好!(板书:热爱——生命——惜时)由此可见,瞻前顾后和抓关键词是我们读懂文章的不二法门。
有人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能否充实的度过。因而,我们就必须在生命历程中坚守某些原则——人生的信条。同学们,作者在第三篇文章中列出了十六条人生信条,有打动你的地方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感受。(出示幻灯片)
(学生先阅读文中的信条,然后组内讨论,每组至少推选一位同学来谈)
生:我喜欢这一条:“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儿,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师:说说这条为什么打动了你?
生:因为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这种平衡的生活,你看我们现在成天就知道学习,在学校是看书学习,回家后父母还是要求你看书学习,这是一种单调乏味枯燥的生活。生活本来是充满情趣的,学习之余应该要玩玩游戏,比如什么魔兽啊,传奇啊,这些都是同学们喜欢的,首先要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这样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提高。我们这么努力地学习不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吗?
生:齐呼好!(掌声不断)
师:好!这位同学的力量终于爆发了。哈哈,我也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我们要追求的就是一种平衡的生活。这位同学抓住了关键词“平衡、玩游戏”,是为关键词引申法。(板书阅读思考方法)
生:我喜欢这条:“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的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来往的车辆”它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危险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手拉手,紧挨一起”,就是说我们应该团结互助,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师:这位同学进一步实践了关键词引申法,学以致用,好!
生:“要承认奇迹。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的种子:它的跟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这句话是说我们的生活也和种子一样充满活力、希望以及妙不可言的奥秘,生活中必然存在着奇迹,因此,对于未知的东西我们不能轻易忽视。生活中必然存在奇迹,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师:由生活的奇迹点出我们要热爱生命,突出了我们这三篇文章的主题:生命。这位同学紧扣文章主题,是为主题紧扣法。(板书)
生:我喜欢“每天睡个午觉”这条。有人说“睡眠是一门艺术”,所以我们每天中午都要追求艺术的生活。
师:好,艺术的生活着。现在不是流行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嘛”。
生:众笑。
师:不知刚才这位同学你今天中午睡了没有?
生:(笑而后答)当然睡了!
师: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恭喜这位同学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
生:我喜欢“有东西大家分享”这一条。我记得我们小学课本上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好的东西我们要分享,有了利益我们要平等分配,相互礼让,这样整个人类就和平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师:这位同学深入浅出的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和谐社会。我们总节一下这位同学刚才抓住了关键词“分享”,然后进行引申,同时还从分东西看出了本质:平等礼让的和谐社会。所以这位同学运又运用了两个方法:联想法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生:我喜欢这两条:“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冲洗。”
生:笑。
生:“吃东西之前要洗手”是告诉我们病从口入,只有讲究个人卫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这不正是热爱生命吗?
师:说得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生:大笑。
师:继续。
生:“便后冲洗”是告诉我们要遵守公共卫生规则,不能自己方便了就不管别人,给别人留下烂摊子。我们在厕所里不是经常看见这句话吗?还有什么“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之类的,这些都是公共道德。
生:大笑。
师:好,这位同学也是紧扣文章主题来谈,很好!厕所也成了文化圣地了。我们再请最后一位同学来谈谈。
生:我喜欢这条:“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偏食,有营养的东西我们应该大胆吸收。
师:也就是说热甜饼和冷牛奶值得我们拥有。套用一句广告词,我就是你的——
生:优乐美。
师:呵呵,巴黎欧莱雅,值得你拥有!
生:哈哈哈。
师:同学们发现这些人生信条有什么共同点没有?
生:语言很浅显,通俗易懂,但道理深刻。
师:很好,文中有哪些句子直接暗示了这样的意思?
生:文章开头:“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中。”
师:请同学们把它勾画出来。这句话告诉我们:真理都是朴素的!
同学们刚才谈了很多对信条的感想,你有自己的人生信条吗?请同学们写出几条来并谈谈感想。
(学生拿纸笔,开始写自己的人生信条)
生:我的人生信条:“珍惜生活——上帝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珍惜生命时光,享受生活,才能做一个懂得过日子的人。我希望我能做这样一个会享受生命的人!
师:好!再一次点明了我们这堂课的主题:生命。
生:我喜欢这句话:“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在生活中有的放矢,活得丰富多彩!
师:人们常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看清自己,就能战胜敌人。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人生信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展示了,课后由课代表和各小组长收集好每位同学的人生信条,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做一期黑板报来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这堂课通过生命这个话题,谈了很多人生信条,谈了自己的生活感悟,老师非常感动,在此,我想朗诵一首诗送给大家,并且作为这节课的结尾。同学们可以和老师一起朗诵。
生:好!(鼓掌)
师生:配乐朗诵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有删节)。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师:同学们,谢谢合作!
生:(鼓掌)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共14张PPT)
爱情是什么颜色的
如果忧郁是蓝色的
快乐是什么颜色的
如果寂寞是灰色的
天空是什么颜色的
如果汪洋是蓝色的
我说天空也是蓝色的
蒙田(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但是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人情风俗。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2卷,于1580年出版。
 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我与地坛》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后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说:“我已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
  
帕帕奥安诺
人啊,认识你自己
??
1、身体不好,病痛始终折磨着他???????
2、母亲在他三岁时离开了他
3、妹妹受他影响进了修道院,一生内疚???
4、39岁英年早逝?
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定理,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并写成了这部能陪你走到“阅尽沧桑和人情”的《思想录》。??
有人评价:帕斯卡尔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脆弱:
伟大: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1988年,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冰心《谈生命》
以“生命像……”为题,写一段话,来阐发你的生命感悟。
生命像_________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