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5 16: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教材地位分析】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的内容,本堂课主要探索了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学生通过学习能更好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思考并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用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新课改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辅之以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案例材料、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成语导入:草木皆兵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草木皆兵”这个成语吗?是什么意思?答:指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这个成语出自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发生在前秦与东晋两个政权之间的一场战争。那么,淝水之战的背景是什么?交战双方是谁?结果如何?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师板书,学生翻到课本p46)。
二、探索新知
过渡语:首先我们来学习今天这节课的第一个内容“淝水之战”
(一)淝水之战(教师板书)
1.背景:教师:“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前秦是谁建立的?任用谁为丞相,推行了什么改革?”答:前秦是351年建立起来的一个氐族政权,苻坚即位后,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严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等措施的实施(书本88页),使前秦势力很快发展起来,到4世纪后半期,就统一了北方地区。
前秦势力的壮大和北方地区的统一,使苻坚增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不听王猛临死时嘱咐他不要伐晋之言,于382年召集大臣廷议伐晋之事,不顾群臣反对开始大举伐晋,并与晋军在淝水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这就是淝水之战的背景。
过程。“请同学们起齐读课本上关于淝水之战的内容,熟悉淝水之战的过程”
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383年,苻坚不顾一致翻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西晋,统一中国。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案对峙。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撤,以便晋军过河交战。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撤。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讲一下淝水之战的过程,帮助我们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答:(略)
有关的成语和典故:“同学们提前预习了本课,你们知道有哪些成语或典故出自淝水之战吗?”
风声鹤唳: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形容士兵多,军力强大;
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特点:“我们熟悉了淝水之战的过程,显而易见,此次战役又是一场什么特点的战役呀?”
答:以少胜多。
“让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项羽-秦军)、官渡之战(曹操-袁绍)、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曹操)。
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书本94页,教师提醒学生划线标注。
合作探究:为什么前秦拥兵87万、东晋仅8万,前秦为什么还兵败呢?对此你们有什么感悟呢?2分钟讨论时间,2分钟之内讨论出结果、并选出回答的代表,看到老师停止的手势则立即停止讨论。
原因:①前秦:民族矛盾严重、军心不齐;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战线过长,长途跋涉。②东晋;团结一致、坚决抵抗、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以逸待劳。感悟:应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才能一统天下。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师板书)
过渡语:经过淝水之战以后,南方局势相对稳定,而北方则再度陷入困境,后来又由哪个民族统一了北方并建立政权呢?接着,我们来学习本课第二部分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的崛起;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魏孝文帝的介绍:原名拓跋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五岁继皇位,继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开始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改革背景: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
改革的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通知。
改革内容:
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迁都洛阳,既是改革措施,又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2)推行汉化措施:①说汉语(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意思是不能在朝廷上用北方话如鲜卑语讲话,如果有违反者,免去他的官职)、②穿汉服、③改为汉姓(拓跋→元、贺楼→贺、邱穆陵→穆、步六孤→陆、贺兰→贺、独孤→刘)、④与汉联姻(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改革的作用/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书本95页,教师提醒学生做标注。
北魏地区的民族交融(教师板书)
过渡语: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那民族交融具体有哪些方式呢?接着我们来学习本节课第三个部分的内容:北魏地区的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的方式:①生产生活:内迁各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内迁各族学习畜牧经验。②政治制度:实行专制制度。③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④社会习俗:相互借鉴吸收。⑤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思考民族交融的意义: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了什么?(通过师生共同归纳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一个收束式的小结,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补充)。
巩固提高
1、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以下成语的来历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B )
A.投鞭断流
B.退避三舍
C.草木皆兵
D.风声鹤唳
2、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D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C

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作好准备
C.促进民族融合
D.抑制佛教发展
五、作业布置
完成长江练习册对应作业(必做);
【板书设计】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背景、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目的、内容、意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方式、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