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第一课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及转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
凝华
融化
升华
气化
液化
(放热)
(放热)
(放热)
(吸热)
(吸热)
(吸热)
物质的聚集状态及转化
氯化钠
金刚石
自然铜
等离子体是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气态物质。
离子液体是熔点不高的仅由离子组成的液态物质。
物质的聚集状态
组成粒子:分子、原子、
阳离子、阴离子、
电子
粒子间的距离和作用力
气态
液态
固态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晶态
非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液晶态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冰
雪
二、晶体与非晶体
硫黄
二、晶体与非晶体
二、晶体与非晶体
碘
二、晶体与非晶体
碳酸钙
硫酸铜
高锰酸钾
玻璃
二、晶体与非晶体
二、晶体与非晶体
如何判断固体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本质差异呢?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差异
晶体
非晶体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非晶体无各向异性,而是各向同性。
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差异
云母晶体
玻璃
实验
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投影示意图
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某同学在网站上找到一张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这张图说明玻璃是不是晶体?为什么?
活动
资料
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
凝华
融化
升华
气化
液化
(放热)
(放热)
(放热)
(吸热)
(吸热)
(吸热)
资料
自然界中的硫晶体
硫矿
甲苯中析出的硫晶体
从熔融态结晶的硫晶体
硫黄
硫酸铜晶体
明矾晶体
(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结晶)
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浓盐酸。
试一试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浓盐酸。
试一试
我们发现,常见的晶体大多是具有光泽的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那么粉末状的还是晶体吗?
想一想
碳酸钙晶体粉末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碳酸钙晶体
如何鉴别水晶的和玻璃的镜片?
组成
结构
性质
鉴别
方法
(1)本质差异: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是否具有
三维空间的周期性有序排列。
(2)物理性质的差异:强度、熔点、导热性、
光学性质等。
(3)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的科学方法:
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晶体和非晶体(共40张PPT)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第二课时)
石膏
雌黄
(与方解石共生)
灰锑矿
人造金刚石
X射线衍射仪
三、晶体结构的测定
单晶衍射图
非晶态和晶态二氧化硅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的对比
三、晶体结构的测定
三、晶体结构的测定
通过晶体的X射线衍射实验获得衍射图后,经过计算可以从衍射图形获得晶体结构的有关信息。
乙酸晶体
乙酸晶胞
三、晶体结构的测定
三、晶体结构的测定
乙酸分子的空间结构
四、晶胞
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
铜晶体
铜晶胞
无隙并置
铜晶体
铜晶胞
四、晶胞
晶胞是8个顶角相同、三套各4根平行棱分别相同、三套各两个平行面分别相同的最小平行六面体。
四、晶胞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判断下列4个图中结构,属于晶胞的是
想一想
判断下列4个图中结构,属于晶胞的是
想一想
我们能计算出这个铜晶胞平均含有的铜原子数目吗?
顶角位置:8×
=1
8
1
面上位置:6×
=3
2
1
金属铜的一个晶胞的原子数=8×
+6×
=4
2
1
8
1
下图所示是NaCl的晶胞,它含有几个钠离子和氯离子?晶胞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是多少?
棱上位置:12×
=3
4
1
晶胞内位置:1×1=1
氯化钠的一个晶胞的钠离子数=12×
+1×1=4
4
1
氯化钠的一个晶胞的氯离子数=8×
+6×
=4
2
1
8
1
晶胞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是
1∶1
计算晶胞中含有微粒数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微粒在晶胞中的位置关系。
②按照位置关系的平均占有数及同一位置的
微粒数目进行计算。
下图依次是金属钠(Na)、金属锌(Zn)、碘(I2)、金刚石(C)晶胞的示意图,数一数它们分别平均含有几个原子?
I2
金刚石
Na
Zn
练一练
Na
Zn
金属钠:8×
+1×1=2
8
1
金属锌:8×
+1×1=2
8
1
I2
金刚石
碘:2×(8×
+6×
)=8
8
1
2
1
I2
金刚石
碘:2×(8×
+6×
)=8
8
1
2
1
金刚石:8×
+6×
+4×1=8
8
1
2
1
小结
1.晶体结构的测定——X射线衍射法
2.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