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 布局谋篇习题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 布局谋篇习题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5 18:3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作文指导(八)
布局谋篇
学习导航
  1. 能根据表达中心的要求,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出整体谋划。
2. 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并能根据实际所需修改提纲。
3. 学习运用布局谋篇的方法、技巧,合理谋划文章的结构,完成一篇优秀作文。
4. 养成在写作前布局谋篇的意识和习惯。
方法导航
布局谋篇是对文章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包括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也包括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规划。如果将上述内容简要地写下来,加以标注,就是列提纲。列提纲有助于理清思路,把握全局,避免写作时信马由缰,偏离文章的主题。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布局谋篇呢?
1. 梳理材料。材料合适,文章才会有具体内容,即所谓“言之有物”。梳理材料,首先要围绕中心表达的需要,理清材料的具体内容。事件性材料要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事物性材料要从不同角度解析材料的构成;数据性材料要确定具体数值,评估其可信度。材料有多个部分或文章涉及多个材料的,还要注意分析材料的各个部分或多个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总分关系等。接着,在此基础上依据主题取舍材料,明确主次详略。
2. 拟定全文框架。框架合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才会清晰,材料的使用也才能各得其所,即所谓“言之有序”。梳理材料后,可借助思维导图拟出全文的框架,明确材料、内容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3. 列出写作提纲。列提纲是在写作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全貌。写作提纲应清晰地列出文章的线索,内容的先后、详略,以及层次与段落、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各方面的设计安排。完善的提纲有助于我们一气呵成地写完全文,避免出现边写边改以至于文气不畅的情况。
(一)在路上
  走在上学的路上,中午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懒洋洋的。踩着铺满地的梧桐叶,唰唰的声响好似一曲轻音乐让人沉浸其中,慢慢陷入沉思:在路上,我一路走过——
(文章开篇点题,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很唯美的意境,令人陶醉。)
  回望,看到阳台上那瘦瘦的身影,虽不真切,但依然感受到那束目光的柔和,是奶奶在看着我。
范文评点
(写奶奶的目光,很真实。)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天我都会在那目光的拥簇中走向学校,也会在那目光中踏上归途。那目光成了我的盔甲和伞盖,为我摒去了酷暑和严寒;让我在跌倒时迅速爬起,拍打掉衣服上的尘埃,坚强地走下去。抬头望望前面的路,一边享受着阳光的抚摸,一边沉醉于奶奶的眼神,向前慢慢滑动着脚步,行走在路上。
(此段写亲情的陪伴。)
  清脆的童声传进耳朵,一对八九岁的女孩儿在我身边飞跑而过,辫梢儿的蝴蝶结在空中飞舞着,红红的鼻尖儿是那样的相似。(对女孩儿的描写形
象生动。)哎哟,矮一点儿的“蝴蝶结”摔倒了,胖胖的“童花头”赶紧使劲儿将她拉起来,“蝴蝶结”的脸上很快浮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此段写友情的陪伴。)
  一直在这个路口,涵涵会准时出现,雨天我们共撑一把伞,虽然身子湿了半截儿;一块烤白薯我们会一起分享,吃在嘴里甜在心里的是那份陪伴。望望前面,她那熟悉的身影已在,一边深嗅着冬的味道,一边聆听着春的声响,我加快了脚步,行走在路上。拉着涵涵,我们踱到广场,趁着正午阳光,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有的在剪藤萝,有的在锯
枝杈,有的在为树干包裹稻草,很是热闹的样子。一股股热气在他们头上蒸腾起来,在这寒冬里,脸上挂满了汗水。(此处观察很细致,抓住了工人们冬天劳作的特点。)望着他们,我忽地想起了另一类的他们,他们在暮色时分才匆匆回家,他们在人们晨练时刻已经登上讲台,他们给我订正知识上错误,他们为我纠改行为上的问题……其实我一直忽略了他们劳动过程中的喜悦,他们流出的可不仅仅是汗水。抬头看看,前面就是我的校园,一边看着劳作的场景,一边思念着我的老师们,迈开脚步,行走在路上。
(此段写老师的陪伴。)
身后奶奶的目光,身边涵涵的相伴,身前老师的体贴,让我觉得这正午的阳光如此温暖。
  (这里对前面内容进行小结:亲情、友情、师生情,再次点题,升华感情。)
  行走在路上,我从不孤单。正如刘欢所唱的《在路上》: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以刘欢的《在路上》作结,寓意深刻。)
教师评点:
此文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动人的故事、细致生动的描写,但是它能深深打动读者,为什么?因为美丽的题目——《在路上》,因为独特的视角——陪伴,因为巧妙的选材——爱,因为精致的结构——亲情、友情、师生情的层层铺设。小作者以“在路上”为题描写了生活中的一些点滴,看似在轻描淡写,实则是在感恩这些美好情感的陪伴(“陪伴”是主题);这些琐碎的小事每天都在上演和发生,但是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却读出了爱的滋味,更兼感激之意。
(二)橘子的启示
我从文题给出的材料中发现,其实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小事物中也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真理。
一个孩子手里拿着橘子,问了妈妈两个问题:
“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
“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儿一瓣儿的呢?”(简要叙述孩子的两个问题,引出议论。)
这仅是两个平淡无奇的小问题,但在孩子和妈妈的一问一答里却蕴藏了做人的大道理。(提出自
己的观点:平淡无奇的小问题里蕴藏着做人的大道理。)
吃橘子要剥皮,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劳动的。世界上没有可以白吃的午餐,任何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因为用自己的汗水换取的果实才是最有意义的。即使那果实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甜的,但它却是最美味的。在这美味里面不仅有你流下的汗水,还有你的毅力和努力。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和自豪的。不会劳动的人,也就是不会生活的人,也
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因此我们绝对不可以成为一个不劳而获的人,除非你愿意就此堕落。(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想要得到东西,就要付出劳动”这一观点。)
橘子里的果肉是一瓣儿一瓣儿的,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更不是用来浪费的。懂得珍惜,才能懂得生活,一个只会享受的人,他的未来是没有光明的。幸福和甘甜不会自己跑来,它们是我们用努力赚来的,它们不是什么钱财之类的腐朽之物,也不是名誉之类的世俗之物,它们是生活的
结晶,是不能让你这么“潇洒”地挥霍的。不要为了一时的享受而忘记了将来的道路还很长,不是一时可以走完的。(论述“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更不是用来浪费的”这一观点。)
其实橘子的果实是一瓣儿一瓣儿的,还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为了让你懂得与别人分享。不管你有了多好的东西,绝不可以让贪婪蒙住双眼。“独占”是一个很令人歧视的词语,钱则是一种太多就要不得的东西,因为它们会“吃人”,会令本来和睦相处的家人反目成仇,会令善良的人变得冷酷。
一旦你的心里、眼里都只有钱财,这一辈子就毁了。懂得与人分享,你就会发现原来和他人分享是这样一种自由快乐的事。(论证“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懂得劳动,懂得珍惜,懂得分享。(提出论点,总结全文。)现在就去买一筐橘子回来吧!它会教会你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教师评点:
这是一篇读后感,文章紧扣材料中孩子提出的两个问题及妈妈对孩子的回答,写出了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悟和认识,强调了“劳动”“享用”“分享”的关系,提出了要懂得劳动、懂得珍惜、懂得分享的观点。文章结构严谨,观点明确,论述条理清晰。
“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
请将“从 到 ”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作文训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