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一、单选题
1.下图是探究植物有关生理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 )
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C.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
A.变形虫逃避高浓度盐溶液 B.生石花开出黄色的花朵
C.秋天植物落叶 D.人吃饭
3.下列对光合作用实质或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地球上生命所需要水的主要来源 B.是地球上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C.把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 D.把光能转变成储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5.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放进透明密闭的容器内,满足植株所需要的所有自然条件。然后测定夏季一昼夜间容器内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当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曲线上对应这一生理状况的点有( )
A.a点和d点 B.b点和c点 C.a点、b点和c点 D.b点、c点和d点
6.下图表示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枝条上两个果实A、B的长势会是( )
A.A长B不长 B.B长A不长 C.AB一样长 D.AB均不长
7.发豆芽时要经常淋水,否则豆芽就会发热。这是由于( )
A.豆芽能够吸收水分 B.豆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豆芽能够吸收无机盐 D.豆芽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8.现有四套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 B.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C.原料是水和无机盐 D.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0.通过屏蔽蓝光可降低电子屏幕辐射对眼球成像部位的影响,该部位是( )
A.视网膜 B.角膜 C.视神经 D.晶状体
11.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试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澄清石灰水
检验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酒精
溶解叶绿素
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保持细胞形状
D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12.如图表示某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表示发生了光合作用 B.②过程表示发生了呼吸作用
C.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D.晚上①和②生理活动均停止
13.下列选项中不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萌发的种子 B.煮熟的种子
C.刚收获未晒干的种子 D.未萌发的有活力的种子
14.将萌发的种子放在暖水瓶中几个小时后,暖水瓶内的温度变化是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不能确定
15.人体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A.能量 B.二氧化碳 C.糖类 D.葡萄糖
16.五谷丰登时,贮藏粮食,抑制种子萌发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低温贮藏 B.高温贮藏 C.真空贮藏 D.干燥贮藏
17.某菜农为扩大种植番茄的面积,将番茄幼苗进行了移植。移栽番茄幼苗的时候,菜农的操作与降低蒸腾作用相关的是( )
A.根部带土坨 B.移栽后遮阴处理 C.移栽后浇水 D.移栽时要合理密植
18.同学们一定知道,冬天若教室里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都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 )
A.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缺氧 B.温度太高
C.氧气浓度太高 D.病毒、细菌太多
二、资料分析题
19.图甲是植物叶片形态及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表示气体,箭头表示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及气体进出叶片的方向,图乙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结构名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①] ______和叶脉三部分。
(2)绿色植物利用光能以[a] ______和水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b] ______,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植物吸收[a],释放[b]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3)植物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_____,释放能量。这一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的_____内进行。
(4)植物体从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状态通过叶片上的[②] ______散失到大气 中,这一过程叫作______作用。在该过程中,水分和______通过______(填“导管”或“筛 管”)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0.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的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別较大,见下表: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晚上
12℃
22℃
根据以上科分析,甲乙两地白天温度相同,而甲地晚上要低一些,两地白天甜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基本一样多,而甲地瓜晚上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______(填“较多”或“较少”),积累的有机物就______(填“较多”或“较少”),所以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由此可以推测,晚上适当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可能会提高农作物产量。种植大棚蔬菜时,有些菜农在白天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这是利用了植物的_______作用的原理。
21.根据下面的资料,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85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100克.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_________被柳树吸收.
(2)柳树吸收的水中,一部分进行_________合成有机物,而绝大部分则通过_________作用散失到空气中.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对植物本身的意义之一是: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的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D3.A4.B5.B6.A7.D8.C9.B10.A11.C12.D13.B14.C15.A16.D17.B18.A
19.叶肉 二氧化碳 氧气 碳---氧 有机物 线粒体 气孔 蒸腾 无机盐 导管
20.较少 较多 降低 光合
21.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柳树吸收 光合作用 蒸腾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