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学习目标
知道黄河为我国的第二长河;
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运用地图资料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后果,以及产生的危害。
黄河源流概况
中国主要河流的长度、流量比较
河流 长度(千米)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流量(亿立方米)
长江 6 300 180.9 9 513
黄河 5 464 75.2 658
黑龙江 3 420 86 3465
淮河 1 000 26.9 622
珠江 2 214 44.4 3 338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3、黄河从源头到 为上游, 到 为 中游, 到入海口为下游
1、黄河发源于 ,注入
2、主要支流:
巴颜喀拉山
渤海
渭河、汾河
内蒙古河口镇
内蒙古河口镇
河南旧孟津
河南旧孟津
巴颜喀拉山
渤海
河口
旧孟津
汾河
渭河
探究二:1、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2、黄河干流流经地形区。
黄河概况
黄河的源地及去向。
黄河流经的省区。
黄河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海巴颜喀拉山、山东渤海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河南、山东,成巨大的“几”字形
渭河、汾河
上中游的分界线为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为旧孟津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探究三: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看了以上三位同学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
水文站 兰州 河口 陕县 利津
含沙量(千克/米3) 1.19 6.67 37.7 24.7
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
兰州
河口
陕县
利津
黄河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含沙量大
地上河
上游:
中游:
下游:
探究四:为什么黄河中游段含沙量大?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
→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河床
→
地上河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地上河”动画演示
母亲河的贡献
泥沙沉积形成我国最年轻的土地 黄河三角洲
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华北平原),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了“塞上江南”
爱我中华,爱我黄河!
1.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藏 B.青、甘
C.川、藏 D.青、川
2.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
3.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中游地势低,下游地势高形成“地上河”;
B.下游水土流失,植被遭到破坏;
C.下游河道宽,河水浅,流速慢形成“地上河”;
D.下游坡度缓,流速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
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共26张PPT)
学习目标
知道黄河为我国的第二长河;
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运用地图资料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后果,以及产生的危害。
黄河源流概况
中国主要河流的长度、流量比较
河流 长度(千米)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流量(亿立方米)
长江 6 300 180.9 9 513
黄河 5 464 75.2 658
黑龙江 3 420 86 3465
淮河 1 000 26.9 622
珠江 2 214 44.4 3 338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3、黄河从源头到 为上游, 到 为 中游, 到入海口为下游
1、黄河发源于 ,注入
2、主要支流:
巴颜喀拉山
渤海
渭河、汾河
内蒙古河口镇
内蒙古河口镇
河南旧孟津
河南旧孟津
巴颜喀拉山
渤海
河口
旧孟津
汾河
渭河
探究二:1、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2、黄河干流流经地形区。
黄河概况
黄河的源地及去向。
黄河流经的省区。
黄河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海巴颜喀拉山、山东渤海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河南、山东,成巨大的“几”字形
渭河、汾河
上中游的分界线为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为旧孟津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探究三: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看了以上三位同学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
水文站 兰州 河口 陕县 利津
含沙量(千克/米3) 1.19 6.67 37.7 24.7
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
兰州
河口
陕县
利津
黄河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含沙量大
地上河
上游:
中游:
下游:
探究四:为什么黄河中游段含沙量大?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
→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河床
→
地上河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地上河”动画演示
母亲河的贡献
泥沙沉积形成我国最年轻的土地 黄河三角洲
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华北平原),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了“塞上江南”
爱我中华,爱我黄河!
1.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藏 B.青、甘
C.川、藏 D.青、川
2.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
3.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中游地势低,下游地势高形成“地上河”;
B.下游水土流失,植被遭到破坏;
C.下游河道宽,河水浅,流速慢形成“地上河”;
D.下游坡度缓,流速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
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