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沂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沂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5 17: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邑县、沂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1:35.5 S:32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明矾和漂白粉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B. 将AlCl3、FeCl3、CuCl2溶液直接蒸干均不能得到原溶质
C. 铵态氮肥和草木灰(含K2CO3)可以混合施用
D. 泡沫灭火器内玻璃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铁筒里盛硫酸铝溶液
2.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工业生产硫酸使用过量的氧气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 、、HI平衡时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 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3.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Na2S水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B. 0.1mol·L-1氨水的pH为11:NH3·H2ONH+OH-
C. Al2S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Al2S3+6H2O=2Al(OH)3↓+3H2S↑
D. 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HCO+H2OH3O++CO
4. 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 转变为H2。其过程如下:
mCeO2(m-x)CeO2·xCe+xO2
(m-x)CeO2·xCe+xH2O+xCO2mCeO2+xH2+x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CeO2是催化剂
B. 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 上图中?H1 = ?H2 + ?H3
D. 从H2O(l)变成H2O(g)是熵增的过程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 对放热反应而言,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少,反应速率减小
C. 活化分子间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 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
B. 将盐酸稀释至1000mL,所得溶液的pH为9
C. 在常温下,当水电离出的为时,此溶液的pH为13
D. 将的盐酸和醋酸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所得醋酸的pH略大
7. H2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如图模型图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是吸热过程
B. 过程Ⅲ一定是放热过程
C. 该反应过程中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
D. 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8. 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是( )
A. 饱和亚硫酸溶液的pH小于饱和碳酸溶液的pH
B. 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相比,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
C. 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逸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亚硫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碳酸不能
9. 某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Ⅰ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X(g)+3Y(g)? 3Z(g)
B. 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度均增大,X 的转化率减小
D.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体积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稀溶液中,;,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
B.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的值增大
C. ,则C的燃烧热
D. NH4NO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 在常温下,有关下列4种溶液叙述中错误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pH 11 11 3 3
A. 在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种溶液的pH均减小
B. 分别取1mL稀释至10mL,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③>④
C. 将溶液①、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D. 将aL溶液④与bL溶液②混合后,若所得溶液的pH=4,则a:b=11:9
12. 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由丁图可知,该反应
B. 乙图中,若,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C. 由丙图可知,,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甲图中,表示反应速率的是点1
13. 常温时,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0.1mol/L的CH3COOH溶液:c(CH3COOH)>c(CH3COO-)>c(H+)>c(OH-)
B. 含等物质的量NaHCO3和Na2CO3的溶液:3c(Na+)=2[c(HCO)+c(CO)+c(H2CO3)]
C. 0.1 mol/L Na2CO3溶液:c(OH-)=c(H+)+c(HCO)+2c(H2CO3)
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pH=5的混合溶液:c(Na+)>c(NO)
14. 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 浓度均为0.1000mol/L 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滴定过程能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HZ是强酸
C. HX消耗NaOH溶液20.00mL时,溶液pH>7
D. M 点处的溶液中c(Na+)>c(Y-)>c(H+)>c(OH-)
15. 常温下,相同pH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b>c
B. 用等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体积VbC. c点溶液中c(H+)=c(OH-)+c(CH3COOH)
D.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三、非选择题
16. 已知:
Ⅰ.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6mol使之发生反应: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和的转化率比是________。
(2)当达到平衡时,将、、同时减小一倍,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3)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Ⅱ.在密闭容器内充入和。反应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试回答问题:
(1)恒容条件下,从开始反应到建立起平衡状态,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只改变反应温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改变条件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
A. B. C. D.
(2)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加入和,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m%。若向容器中继续加入和,在同样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若为恒温恒容容器,则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无法比较
17.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4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为反应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不变
c.
d.
e.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3)起始时按的比例向容器中充入和,保持反应温度为70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
(4)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5mol,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达平衡后,其平衡常数_____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温度时,若投入,,CO,的浓度分别是2mo/L、3mol/L、6mol/L、1mol/L,则此时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不移动”)。
18. 硫酰氯()和亚硫酰氯()均是重要的化工试剂,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常用作脱水剂。
已知 (Ⅰ)
(Ⅱ)
(1)的平衡常数________(用、表示),________。
(2)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Ⅰ),下列示意图能说明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10min后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则平衡时的转化率________。若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的转化率________(填“>”、“<”或“=”)。若要增大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列举一种)。
(4)将与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试解释原因________。
19. 已知25℃时,醋酸、碳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单位省略)
醋酸 碳酸 氢氰酸

(1)写出碳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时,等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aCN溶液、②溶液、③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3)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将浓度为0.02mo/L的HCN与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20. 久置的溶液变黄,一般认为是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的缘故。某研究小组为研究溶液中被氧化的过程,查阅资料发现:溶液中的氧化过程分为先后两步,首先是水解接着水解产物被氧化。于是小组同学决定研究常温下不同pH对被氧化的影响,并测定了氧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要抑制水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若配制的溶液浓度为,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计算图中P点的氧化速率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已知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转化为的趋势很大 b.转化为的速率很大
c.该反应进行得很完全 d.酸性条件下不会被氧化
(4)结合图像分析可知,pH越大氧化率越________(填“大”或“小”)。
(5)研究小组在查阅资料时还得知:氧气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通过以上研究可知,配制溶液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邑县、沂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1:35.5 S:32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明矾和漂白粉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B. 将AlCl3、FeCl3、CuCl2溶液直接蒸干均不能得到原溶质
C. 铵态氮肥和草木灰(含K2CO3)可以混合施用
D. 泡沫灭火器内玻璃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铁筒里盛硫酸铝溶液
【答案】B
2.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工业生产硫酸使用过量的氧气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 、、HI平衡时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 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答案】B
3.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Na2S水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B. 0.1mol·L-1氨水的pH为11:NH3·H2ONH+OH-
C. Al2S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Al2S3+6H2O=2Al(OH)3↓+3H2S↑
D. 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HCO+H2OH3O++CO
【答案】A
4. 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 转变为H2。其过程如下:
mCeO2(m-x)CeO2·xCe+xO2
(m-x)CeO2·xCe+xH2O+xCO2mCeO2+xH2+x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CeO2是催化剂
B. 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 上图中?H1 = ?H2 + ?H3
D. 从H2O(l)变成H2O(g)是熵增的过程
【答案】C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 对放热反应而言,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少,反应速率减小
C. 活化分子间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 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D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
B. 将盐酸稀释至1000mL,所得溶液的pH为9
C. 在常温下,当水电离出的为时,此溶液的pH为13
D. 将的盐酸和醋酸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所得醋酸的pH略大
【答案】A
7. H2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如图模型图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是吸热过程
B. 过程Ⅲ一定是放热过程
C. 该反应过程中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
D. 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答案】D
8. 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是( )
A. 饱和亚硫酸溶液的pH小于饱和碳酸溶液的pH
B. 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相比,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
C. 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逸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亚硫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碳酸不能
【答案】B
9. 某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Ⅰ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X(g)+3Y(g)? 3Z(g)
B. 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度均增大,X 的转化率减小
D.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体积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稀溶液中,;,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
B.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的值增大
C. ,则C的燃烧热
D. NH4NO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过程
【答案】A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 在常温下,有关下列4种溶液叙述中错误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pH 11 11 3 3
A. 在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种溶液的pH均减小
B. 分别取1mL稀释至10mL,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③>④
C. 将溶液①、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D. 将aL溶液④与bL溶液②混合后,若所得溶液的pH=4,则a:b=11:9
【答案】BC
12. 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由丁图可知,该反应
B. 乙图中,若,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C. 由丙图可知,,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甲图中,表示反应速率的是点1
【答案】BD
13. 常温时,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0.1mol/L的CH3COOH溶液:c(CH3COOH)>c(CH3COO-)>c(H+)>c(OH-)
B. 含等物质的量NaHCO3和Na2CO3的溶液:3c(Na+)=2[c(HCO)+c(CO)+c(H2CO3)]
C. 0.1 mol/L Na2CO3溶液:c(OH-)=c(H+)+c(HCO)+2c(H2CO3)
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pH=5的混合溶液:c(Na+)>c(NO)
【答案】C
14. 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 浓度均为0.1000mol/L 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滴定过程能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HZ是强酸
C. HX消耗NaOH溶液20.00mL时,溶液pH>7
D. M 点处的溶液中c(Na+)>c(Y-)>c(H+)>c(OH-)
【答案】D
15. 常温下,相同pH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b>c
B. 用等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体积VbC. c点溶液中c(H+)=c(OH-)+c(CH3COOH)
D.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答案】BD
三、非选择题
16. 已知:
Ⅰ.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6mol使之发生反应: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和的转化率比是________。
(2)当达到平衡时,将、、同时减小一倍,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3)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Ⅱ.在密闭容器内充入和。反应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试回答问题:
(1)恒容条件下,从开始反应到建立起平衡状态,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只改变反应温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改变条件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
A. B. C. D.
(2)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加入和,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m%。若向容器中继续加入和,在同样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若为恒温恒容容器,则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无法比较
【答案】 (1). (2). 向左 (3). 向左 (4). 小于 (5). (6). AC (7). C (8). B
17.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4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为反应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不变
c.
d.
e.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3)起始时按的比例向容器中充入和,保持反应温度为70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
(4)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5mol,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达平衡后,其平衡常数_____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温度时,若投入,,CO,的浓度分别是2mo/L、3mol/L、6mol/L、1mol/L,则此时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不移动”)。
【答案】 (1). (2). 吸热 (3). bc (4). (5). 等于 (6). 不移动
18. 硫酰氯()和亚硫酰氯()均是重要的化工试剂,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常用作脱水剂。
已知 (Ⅰ)
(Ⅱ)
(1)的平衡常数________(用、表示),________。
(2)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Ⅰ),下列示意图能说明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10min后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则平衡时的转化率________。若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的转化率________(填“>”、“<”或“=”)。若要增大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列举一种)。
(4)将与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试解释原因________。
【答案】 (1). (2). -477.3 (3). bd (4). 75% (5). > (6). 增大容器体积、减小压强或升高温度 (7). 与中的结晶水反应生成的HC1抑制了的水解
19. 已知25℃时,醋酸、碳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单位省略)
醋酸 碳酸 氢氰酸

(1)写出碳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时,等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aCN溶液、②溶液、③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3)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将浓度为0.02mo/L的HCN与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 (1). (2). ②①③ (3). (4). ac
20. 久置的溶液变黄,一般认为是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的缘故。某研究小组为研究溶液中被氧化的过程,查阅资料发现:溶液中的氧化过程分为先后两步,首先是水解接着水解产物被氧化。于是小组同学决定研究常温下不同pH对被氧化的影响,并测定了氧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要抑制水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若配制的溶液浓度为,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计算图中P点的氧化速率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已知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转化为的趋势很大 b.转化为的速率很大
c.该反应进行得很完全 d.酸性条件下不会被氧化
(4)结合图像分析可知,pH越大氧化率越________(填“大”或“小”)。
(5)研究小组在查阅资料时还得知:氧气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通过以上研究可知,配制溶液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3). (4). ac (5). 大 (6). 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和铁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