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烯烃 炔烃 课件(53张ppt)+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烯烃 炔烃 课件(53张ppt)+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5 15:37:35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烯烃 炔烃
课后篇素养形成
【A组】
1.鉴别甲烷、乙烯、乙炔三种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B.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
C.点燃,检验燃烧产物
D.点燃,观察火焰明亮程度及产生黑烟的量
答案D
解析乙烯和乙炔均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B项错;三者均属于烃类物质,因此完全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故无法根据燃烧产物鉴别,C项错;由于三者中碳的百分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别,故燃烧时产生的现象是不同的,甲烷为火焰较明亮;乙烯为火焰明亮,产生黑烟;乙炔为火焰明亮,产生浓烟,D项正确。
2.关于炔烃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
B.炔烃分子里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
C.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
D.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A
解析多碳原子的炔烃分子中,碳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1-丁炔分子中的4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B错误;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炔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3.(2020陕西西安高二检测)下面有关丙烷、丙烯、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丙烷、丙烯、丙炔的球棍模型分别为
B.相同物质的量的3种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为3∶2∶1
C.相同质量的3种物质完全燃烧,丙烷消耗的氧气最多
D.丙烷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答案C
解析由乙炔的结构知,丙炔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A项错误;相同物质的量的3种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则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相等,故体积比应为1∶1∶1,B项错误;丙烷的含氢量最高,故等质量的3种物质充分燃烧,丙烷耗氧量最多,C项正确;丙烷分子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它的一氯代物有2种,D项错误。
4.(2020北京顺义高二检测)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2CH2+Br2CH2Br—CH2Br
B.CH3CH2OH+3O22CO2+3H2O
C.CH2CH2+H2OCH3CH2OH
D.CH4+2Cl2CH2Cl2+2HCl
答案D
解析CH2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1个溴原子生成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A不选;CH3CH2OH和O2燃烧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B不选;CH2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1个H原子和1个羟基生成CH3CH2OH,属于加成反应,C不选;CH4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CH2Cl2和HCl,属于取代反应,D选。
5.(2020山东聊城高二检测)下列化合物分别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甲基戊烷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选项B、C、D中物质催化加氢后都得到2-甲基戊烷,只有A中物质催化加氢后得到3-甲基戊烷。
6.下列有关1-甲基-1-环己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B.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该物质为芳香烃
D.该物质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反应生成的产物有2种
答案A
解析该物质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将甲基置于如图序号处或把碳碳双键放在环外,可形成3种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由于该分子中的六元环不是苯环,根据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和乙烯分子的六原子共面结构可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该物质分子中不含苯环,所以不是芳香烃,故C错误;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是产物只有一种,故D错误。
7.等物质的量的乙烷、乙烯、乙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30∶35∶42
C.5∶4∶3
D.7∶6∶5
答案D
解析由烃类燃烧的通式CxHy+(x+)O2xCO2+H2O知,等物质的量的乙烷、乙烯、乙炔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x+的值的大小,从而得出等物质的量的三种有机化合物耗氧量之比为7∶6∶5。
8.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2H5)2。该烷烃可用不饱和烃与足量氢气反应得到。
(1)若不饱和烃为烯烃A,则烯烃的结构简式可能有   种。?
(2)若不饱和烃为炔烃B,则炔烃的结构简式可能有    种。?
答案(1)4 (2)1
解析(1)该烷烃若由烯烃A加氢而成,则凡是相邻碳原子上都有氢原子的位置均可插入双键,这样的位置有4种,,故烯烃A有4种结构。(2)该烷烃若由炔烃B加氢而成,则凡是相邻碳原子上都有2个氢原子的位置均可插入三键,这样的位置有1种,,故炔烃B有1种结构。
【B组】
9.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  )
A.先加Cl2,再加Br2
B.先加Cl2,再加HBr
C.先加HCl,再加HBr
D.先加HCl,再加Br2
答案D
解析CH2Br—CHBrCl与乙炔相比,相当于多了1个HCl和1个Br2,所以选D项。
10.某烃的结构用键线式可表示为,则该烃与Br2加成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得产物有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C
解析如图,给双键碳原子进行编号可得:,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以是1,2-加成、3,4-加成、5,6-加成,还可以是1,4-加成、4,6-加成,所得产物有5种。
11.(双选)豪猪烯形状宛如伏地伸刺的动物,其键线式如图。下列有关豪猪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豪猪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豪猪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豪猪烯的分子式为C14H14
D.1
mol豪猪烯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D
解析豪猪烯与乙烯分子组成通式不同,结构不相似,组成上不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不是同系物,A错误;分子中含有类似甲烷中碳原子的空间构型,碳原子连有四条单键,为空间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错误;碳碳键用线段来体现,单线表示单键,双线表示双键,拐点和端点表示碳原子,每个碳成四键,不足的由氢原子来补充,由题中键线式可知,豪猪烯分子式为C14H14,C正确;1
mol豪猪烯含有6
mol,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12.(2020辽宁锦州高二检测)1
mol某气态烃最多可与2
mol
HCl加成,所得产物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将氢原子全部取代,需要8
mol
Cl2,由此可知该烃结构简式可能为(  )
A.
B.
C.
D.CH3—CHCH—CH3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1
mol该气态烃最多可与2
mol
HCl加成,说明1
mol该烃中有1
mol碳碳三键或2
mol碳碳双键;再根据所得加成产物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消耗8
mol
Cl2可知,1
mol加成产物中含有8
mol氢原子,其中去掉气态烃与HCl加成时由HCl提供的2
mol氢原子,即该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为6,观察即可得出答案为C。
13.(双选)化合物丙属于桥环化合物,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B.乙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CCl4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3∶12
答案BD
解析甲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由于饱和碳原子与其相连原子构成的是四面体结构,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A错误;乙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丙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也可以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C错误;甲的分子式是C5H6,1
mol甲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6.5
mol,乙的分子式为C5H8O2,1
mol乙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6
mol,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3∶12,D正确。
14.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
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8.4
g。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
A.乙烷和乙烯
B.乙烷和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
答案C
解析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所以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2.5×2
g·mol-1=25
g·mol-1,因此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量即为烯烃的质量,所以m烯=8.4
g,即m甲烷=1.6
g,n甲烷=0.1
mol,n烯=-0.1
mol=0.3
mol,M烯==28
g·mol-1,为乙烯。
15.(1)某烃A、B的分子式均为C6H10,它们的分子结构中无支链或侧链。
①A为环状化合物,它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A的名称是    。?
②B为链状烯烃,它与Br2加成后的可能产物只有两种,B的结构简式是            。?
(2)在一定条件下,某些不饱和烃分子可以进行自身加成反应,例如
CH≡C—CHCH2
有机化合物甲的结构简式为,它是由不饱和烃乙的两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自身加成而得到的。在此反应中除生成甲外,同时还得到另一种产量更多的有机化合物丙,其最长碳链仍为5个碳原子,丙是甲的同分异构体。则乙的结构简式是            ,丙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1)①环己烯
②CH2CHCH2CH2CHCH2
(2) 
解析(1)根据分子式,很容易判断出它比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分子少了4个H,分子内可以含有2个双键或1个三键或1个双键、1个碳环,由于A为环状化合物,所以分子中应该有1个双键、1个碳环,且无支链,所以A为环己烯。B为链状烯烃,且无支链,可能为
CH3—CH2—CHCH—CHCH2或
CH3—CHCH—CH2—CHCH2或
CH3—CHCH—CHCH—CH3或
CH2CH—CH2—CH2—CHCH2,但前3种物质与Br2的加成产物均不止两种,所以不符合题意。
(2)有机化合物甲由不饱和烃乙的两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自身加成而得到,由于甲分子中含有且有8个碳原子,则不饱和烃乙的分子中也一定含有碳碳双键,且有4个碳原子,推知其结构简式应为。两分子的乙可按以下方式生成甲:得:,也可按以下方式加成:得:

16.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纯净乙炔并进行有关乙炔性质的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制乙炔时,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慢慢滴下的原因是?
 。?
(3)用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常含有H2S、PH3等杂质,除去杂质应选用    (填字母,下同)装置,干燥乙炔最好选用    装置。?
(4)为了探究乙炔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后的有关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纯净乙炔气混合液有机混合物Ⅰ混合液有机混合物Ⅱ。
①操作b的名称是        。?
②有机混合物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写结构简式)。?
答案(1)CaC2+2H2OC2H2↑+Ca(OH)2
(2)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3)C D
(4)①蒸馏或分馏 ②CH2CHBr、
CH3—CHBr2、CH2Br—CH2Br
解析(1)制取乙炔使用电石(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CaC2+2H2OC2H2↑+Ca(OH)2。
(2)由于CaC2与H2O反应剧烈,产生C2H2的速率很快,故应控制H2O的滴速以控制反应速率,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气管。
(3)H2S、PH3等杂质均能被CuSO4溶液吸收。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物,其干燥效率优于CaCl2,故用D装置干燥C2H2。
(4)CH≡CH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时,若
CH≡CH中断裂一个键,则与HBr加成可得
CH2CHBr,CH2CHBr能继续与HBr加成得到CH3—CHBr2、CH2Br—CH2Br,分离有机物一般是根据其沸点差异,采用蒸馏或分馏方法。
【C组】
17.降冰片烯的键线式是。
(1)降冰片烯    (填“能”或“否”)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降冰片烯    (填“能”或“否”)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若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试写出其与HCl加成的化学方程式:          。?
(4)降冰片烯的分子式是    。各写出一种降冰片烯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①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且含有碳碳双键:           。?
②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且含有碳碳三键:          。?
答案(1)能。
(2)能 +Br2
(3)+HCl
(4)C7H10①、、、、(任写一种)
②、(任写一种)
解析(1)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2)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3)根据加成反应的特点,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一端碳原子连氢原子,一端碳原子连氯原子,化学方程式为+HCl。
(4)由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7H10。①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且含有碳碳双键,则可以为、、、、。
②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且含有碳碳三键,则可以为、。(共53张PPT)
第二节 烯烃 炔烃
素养目标
1.通过对乙烯和乙炔的球棍模型的分析,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化学键类型与空间结构,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能分析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逐渐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2.通过采用模型、符号等多种方式对烯烃的顺反异构及其变化进行综合表征,认识烯烃存在顺反异构的结构条件,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3.能通过实验制备乙炔并进行性质探究,能提出有意义的实验探究问题,能运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反应速率并顺利进行实验;能收集和表述实验证据,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逐渐形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1.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2.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现象为溶液褪色,通入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中的现象为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一、烯烃
1.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烯烃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2)最简单烯烃——乙烯的结构
碳原子杂
化类型
空间结构
共价键类型
sp2杂化
6个原子共平面,相邻化学键的键角为120°
C—H单键:σ键,
碳碳双键:1个σ键,1个π键
(3)物理性质
①乙烯:纯净的乙烯为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②烯烃:烯烃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4)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①以丙烯为例,填写现象或化学方程式。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微思考1】丙烯与HCl、水的加成产物是纯净物吗?
提示不是。当不对称烯烃与HX、H2O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时,会有两种加成产物。丙烯与HCl的加成产物为CH3CH2CH2Cl

;丙烯与H2O的加成产物为CH3CH2CH2OH或CH3CHOHCH3。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5)二烯烃及化学性质
①二烯烃: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的烯烃,如1,3-丁二烯。
②1,3-丁二烯与Br2按1∶1加成:
1,2-加成:
CH2=CH—CH=CH2+Br2→
CH2Br—CHBr—CH=CH2。
1,4-加成:
CH2=CH—CH=CH2+Br2→
CH2Br—CH=CH—CH2Br。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二、烯烃的立体异构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三、炔烃
1.炔烃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2.最简单的炔烃——乙炔
(1)乙炔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①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无色
气体
无臭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②乙炔的结构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2)乙炔的制备及性质探究
②实验探究:
实验
装置
?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实验
现象
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B中溶液褪色
C中溶液褪色
实验
结论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乙炔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微思考2】制备乙炔的实验中用到了饱和食盐水和硫酸铜溶液,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提示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是为了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等杂质气体,防止其干扰乙炔性质的检验。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3)乙炔的化学性质
写出现象或化学方程式: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微思考3】请写出戊炔所有属于炔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某炔烃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2-甲基丁烷,请由此推断该炔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微思考4】请写出乙炔与足量氢气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该反应中化学键和官能团的变化。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1)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别烯烃和炔烃。
(  )
提示×。烯烃和炔烃都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分子式为C3H6的烃一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提示×。C3H6若为环丙烷则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任何烯烃均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
提示×。只有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都连有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时才存在顺反异构。
(4)乙炔中乙烯可用溴水除去。(  )
提示×。乙炔、乙烯都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5)等质量的烷烃和烯烃完全燃烧,烷烃比烯烃消耗氧气多。(  )
提示√。
提示×。不一定,也可能是二烯烃。
(7)聚乙烯和聚乙炔都是不饱和烃,都能使溴水褪色。(  )
提示×。聚乙烯不存在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聚乙炔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常见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
问题探究
1.鉴别乙烷和乙烯可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那么能否利用此方法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杂质?
提示不能。因酸性KMnO4溶液氧化乙烯生成CO2,会引入新的杂质。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2.氯乙烷常用作局部麻醉剂,有运动场上的“化学大夫”之称。
提示采取第二种方法好。乙烷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为连续反应,很难控制在某一阶段,副反应多。而CH2=CH2与HCl发生加成反应,无副反应,产物较纯。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深化拓展
1.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的比较
名称
烷烃
烯烃
炔烃
通式
CnH2n+2(n≥1)
CnH2n(n≥2)
CnH2n-2(n≥2)
代表物
CH4
CH2=CH2
CH≡CH
结构
特点
共价单键;饱和烃
含碳碳双键;不饱和烃
含碳碳三键;不饱和烃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名称
烷烃
烯烃
炔烃




取代反应
光照卤代


加成反应

能与H2、X2、HX、H2O、HCN等发生加成反应
氧化
反应
燃烧,火焰较明亮
燃烧,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燃烧,火焰很明亮,伴有浓烈的黑烟
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加聚
反应

能发生
鉴别
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均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2.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比较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反应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键的
变化
一般是C—H、O—H或C—O断裂,结合1个原子或原子团,剩余原子或原子团与替代下来的基团结合成另一种物质
不饱和键中不稳定者断裂,不饱和碳原子直接和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
产物
两种或多种物质
一般是一种物质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素能应用
典例1(1)已知1
mol某烃X能与2
mol
Cl2完全加成得到Y,1
mol
Y能与4
mol
Cl2完全取代得到Z,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2)上题选项中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的是     。?
(3)将“1
mol某烃X能与2
mol
Cl2完全加成得到Y”改为“1
mol有机化合物X能与1
mol
HCl完全加成得到Y”,则选     。?
答案(1)C (2)ABD (3)D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解析(1)“1
mol
某烃X能与2
mol
Cl2完全加成”说明X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或2个碳碳双键,“1
mol
Y能与4
mol
Cl2完全取代”说明Y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而X与Cl2加成时没有增加氢原子。则X中也只含有4个氢原子,故选C。
(2)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CH2=CHCl可看作乙烯分子中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故所有原子共平面;
乙炔分子中4个原子共线;分子中含有—CH3,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3)“1
mol有机化合物X能与1
mol
HCl完全加成得到Y”说明X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1
mol
Y能与4
mol
Cl2完全取代”说明Y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而X与HCl加成时增加了1个氢原子,则X分子中只含有3个氢原子,故选D。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变式训练11-MCP广泛应用于果蔬的保鲜,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1-MC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4H6
B.与1,3-丁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氯化氢加成后生成的烃的衍生物只有一种结构
答案D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规律总结部分有机反应中的数量关系
(1)取代反应:烷烃的取代反应中,取代1
mol
H需要1
mol
X2(卤素)。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烃完全燃烧的规律及应用
问题探究
1.生活中使用的燃气有三种:天然气、水煤气和液化石油气。
三种燃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由液化石油气改用天然气,应该如何调整空气进气阀?
提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H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C3H8。单位体积的天然气燃烧比液化石油气燃烧消耗氧气少,所以应该减少空气进入量。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2.常温下的气态烃,在120
℃与足量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至120
℃,此时容器内压强不变,该烃的分子式可能有哪些?
提示CH4、C2H4、C3H4、C4H4。由烃燃烧的通式及题意可知,反应的烃(CxHy)和O2的物质的量之和与生成的CO2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和相等,即
,解得y=4,即该气态烃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深化拓展
1.烃的燃烧通式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2.烃的燃烧规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素能应用
典例225
℃某气态烃与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至25
℃,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一半,再经NaOH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成为真空。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  )
A.C2H4         B.C2H6
C.C3H6
D.C4H8
答案A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变式训练2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无论它们以何种物质的量的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为一定值的是(  )
A.C2H6和C3H8
B.C4H10和C6H6
C.C2H6O和C2H4O2
D.C3H6和C3H8O
答案D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烯烃、炔烃的同分异构体
问题探究
1.存在顺反异构现象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提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且每个双键碳原子上分别连接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2.顺-2-丁烯与反-2-丁烯分别与Br2加成,产物是否相同(不考虑产物立体异构)?
提示相同。产物均为2,3-二溴丁烷。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深化拓展
含有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一般规律(不考虑立体异构)
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
(2)实例
①分子式为C6H12的烯烃:
a.主链有6个碳原子,双键位置如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b.主链有5个碳原子,碳链有两种结构,双键位置如下:
c.主链有4个碳原子,碳链有两种结构,双键位置如下:
故分子式为C6H12的烯烃共13种。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②分子式为C6H10的炔烃:
a.主链有6个碳原子,三键位置如下:
b.主链有5个碳原子,碳链有两种结构,三键位置如下:
c.主链有4个碳原子,碳链有两种结构,三键位置如下:
故分子式为C6H10的炔烃共7种。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素能应用
典例3(双选)某烃和溴水反应后的产物为2,2,3,3-四溴丁烷,则该烃的同分异构体为(  )
答案AD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变式训练3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
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中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双键两端某一个碳原子上存在相同的基团,不可能形成顺反异构。D项可以形成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规律总结常见的官能团异构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对比中正确的是(  )
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
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nH2n+2,而烯烃的通式则一定是CnH2n
D.烷烃与烯烃相比,能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
答案D
解析丙烯CH2=CHCH3中含饱和键,A错;烯烃中烷基上的氢原子也可以被取代,也能发生取代反应,B错;单烯烃的通式是CnH2n,C错。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2.下列有关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  )
A.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D.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
答案D
解析乙烷、乙烯、乙炔都能燃烧生成CO2和H2O;乙炔、乙烯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乙炔都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只有乙炔可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3.(双选)下列现象中,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乙炔通入溴水中,最后液体分层且褪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答案BC
解析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4.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D
解析丙烯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共面不共线;结构中有—CH3,所有原子不共面;丙烯与HCl加成可生成CH2ClCH2CH3、CH3CHClCH3两种产物。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5.环己烯的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环己烯      (填“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将环己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充分振荡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
(3)已知环己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