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口腔“历险记”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5.2口腔“历险记”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07 10:16:01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练习题
2.口腔“历险记”
第五单元
人体的消化器官
一、填空。
1.(
)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
2.口腔内有(
)、(
)等器官,它们可以(
)食物。
3.受到食物刺激后,唾液腺开始分泌(
)。
牙齿
口腔

切割、磨碎、搅拌
唾液
二、我会选。
1.牙齿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是(

A.咬碎食物
B.搅拌食物
C.消化淀粉
2.口腔中起着消化淀粉作用的是(

A.牙齿
B.舌头
C.唾液
3.(
)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内有牙齿、舌等。
A.口腔
B.鼻腔
C.胃
A
C
A
4.口腔的作用是(

A.吸收一部分水和无机盐
B.咀嚼食物,初步消化淀粉
C.与胃分泌的消化液混合,初步消化蛋白质
B
三、判断对错。
1.牙齿的作用是咀嚼食物,舌头的作用是搅拌食物。
(
)
2.大多数食物都是在口腔中被消化的。
(
)
3.牙齿不好,人的消化就会受到影响。(


×

4.咀嚼食物时,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食物。
(
)
5.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
6.食物在口腔里会初步消化,同时口腔也能吸收一些营养。(

×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5.2《口腔“历险记”》教学设计
课题
5.2口腔“历险记”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教学分析
本课内容承接上节课,先通过嚼馒头谈感受的活动,引发学生对口腔结构的关注,并思考口腔是如何粉碎食物的,再通过阅读学习资料认识人的口腔结构。然后开展口腔消化模拟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口腔中各器官的功能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协同,认识口腔是人体的第一个消化器,知道它在消化食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目标
认识口腔,知道口腔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口腔消化模拟活动,体会口腔内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知道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重、难点
知道口腔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学习手册、瓷碗、馒头块(或其他事物)、擀面杖、木铲、塑料勺、水等,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创设“奇妙旅行”情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消化器官秘密的兴趣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通过“胶囊小导游”了解了人体消化器官的概况。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胶囊小导游”一同进入人体,开始我们的“奇妙旅行”。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学生们表情不一,有的兴奋,有的激动)“胶囊小导游”:我们今天先到口腔中细致了解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但是我刚才在口腔中被弄得头晕目眩难受极了,我要先休息一会儿。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产生好奇,迫不及待的进行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体验活动
师:我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小块馒头,看看它入口前是什么样子。留一小块放在纸巾上,然后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细细感受一下在咀嚼的过程中,哪些器官参与了咀嚼?咀嚼时有怎样的感受。再留一点点咀嚼后的馒头,也放在纸巾上,其余的“咽到肚子里”。比较一下咀嚼前与咀嚼后馒头的变化。最后说说口腔在消化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师:这是口腔的结构图,这里是牙齿,这里是舌头,这是唾液腺。(学生们认真而新奇地参与体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材料的留存、咀嚼时感受的采集、小组内的交流、记录单的填写)师:在咀嚼前后,馒头块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咀嚼时有怎样的感受呢?生1:咀嚼前馒头是块状的,软软的,是个整体。咀嚼后很碎、黏黏的、湿湿的,把纸都弄湿了。咀嚼时一开始比较干,后来就不干了,还有一些甜。我们认为口腔有把食物弄碎的功能。师:他们组在语言上还是比较有条理的。其他组听清他们的观点了吗?你们对他们的表述有什么看法?生2:我觉得他们说的挺好的。观察的比较细致,我也同意他们的观点。师:我还是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一开始有些干的馒头,嚼碎后就湿湿的呢!哪里来的水分呢?为什么“胶囊小导游”说它被舌头反转得晕头转向呢?生3:因为口腔里本来就是湿湿的。上节课我们也学了口腔中的唾液混合到馒头里,所以是湿湿的。生4:书上还说有些淀粉在口腔里被消化掉。我还记得。生5:我听爸爸说过淀粉就是甜的。生6:我没觉得舌头在里面翻搅。生7:舌头翻搅了,我开始用一边的牙齿嚼,后来累了。我就用另外一边嚼,然后舌头就把食物给弄另一边去了,我觉得搅了。师:看来你们还是很有自己想法的。至于淀粉是不是甜的,科学家们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在唾液中含有一种叫做“唾液淀粉酶”的物质,它把一些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所以才觉得甜。师:舌头到底搅没搅呢?老师再发你们一块馒头,你们再慢慢咀嚼一次,感受是不是有唾液分泌出来,舌会不会翻搅。(学生再次咀嚼馒头)生1:我觉得舌在搅拌。生2:我觉得搅拌了。平时我在吃糖的时候明显觉得舌头在动。生3:我不确定舌头搅拌没有,我看见他(指着同组的同学)嚼的时候,下巴除了上下动,还左右动,就像这样(演示),所以我不敢确定。生4:老师我觉得我们是不是放嘴里一个摄像机,看看到底动没动。生5:那嘴还嚼的了东西吗?师:我觉得看一看的想法还是不错的。生6:我们不然张着嘴嚼试试?生7:那还不都漏到嘴外面来了。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而新奇地参与体验活动。
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同时了解了口腔里哪些器官参与了咀嚼。
第三环节:口腔消化模拟实验
师:看来闭着嘴巴咀嚼不是偶然的,是为了防止食物漏出来。舌头究竟搅拌了没有,它在咀嚼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我们一时无法准确辨别。你们看咱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把咀嚼食物的过程模拟出来,看看舌在咀嚼的过程中是否有作用,然后再推理真正的咀嚼过程中舌的作用,你们看怎么样?(如果学生们产生疑问,不知如何模拟,教师可以讲解模拟实验的设计方法)师:简单地说,模拟实验就是利用一些材料,模拟口腔中各个器官的功能,用它们尽量模拟咀嚼的过程,观察出现的现象,然后进行推理,最终得出结论。师:我为大家准备了这样一些材料。口腔的结构是这样的,它包括这些器官(出示课件,材料超市中的材料)。大家思考一下:口腔中牙齿、舌、唾液有什么特征?这些材料和口腔中的器官有哪些相似的特征?怎样模拟咀嚼过程呢?要观察什么现象呢?师:你有什么想法吗?生1:我觉得水可以模拟唾液,它们都是液体;咀嚼的食物是馒头;铲子可以模拟舌头;擀面杖可以模拟牙齿。师:挺好!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一些相似特征,这说明你们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还是很强的。师:我有一份实验记录单(课件),上面罗列了口腔中各个器官的特征。小组讨论一下哪些材料与它们有相似的特征,可以模拟它进行咀嚼,把它们用线连接起来。师:哪一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生1:我们用碗来模拟口腔,这样食物不会漏出去。用铲子模拟舌,它是扁扁平平的。用勺子用模拟牙齿,把馒头切碎。水模拟唾液。我们组一个人负责放食物,一个人加水,一个人负责当牙齿,一个人当舌头。反复地嚼,先看看舌头没搅拌嚼出的效果,再看看舌头搅拌后嚼的效果。看看哪个更接近我们嚼的样子就能知道舌头搅拌没有。生2:我们不同意他们的想法,不能用勺子模拟牙齿。嚼馒头时我们是用磨牙来嚼的,磨牙是宽的,不是像勺子那么薄。我们是用擀面杖来模拟的牙齿。其他的都差不多。生3:我们是用勺子模拟的舌,没用铲子。生4:我们想用勺子和擀面杖一块模拟牙齿。师:那咀嚼完了怎么把食物“咽”下去呢?师:你们的思考还是比较完善的,看来你们抓住了模拟对象的特征,只需要在你们的想法上稍作修改就可以使模拟对象更完善。就这套材料来说,用铲子模拟舌,用勺子模拟吞咽。这样可以防止吞咽时食物滑落,你们觉得这样安排可以吗?如果有更多的材料也可像他们组那样用铲子和擀面杖模拟不同形状的牙齿。师: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生1:注意卫生,不要弄到外面去。生2:水不要加太多,要一点一点地加。师:模拟实验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口腔中各器官之间配合得非常默契,你们的配合也要像它们那样默契。(学生开始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获取实验现象,分析处理信息)师:通过模拟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生1:我们先进行的是舌头没搅拌的情况。把食物放进去嘴里嚼了一下没有嚼碎,又加入了一些水又嚼。就嚼动了一小块,一大块跑到边上去了。舌头要是不搅拌,食物根本回不来。舌头要是搅拌了,食物就能回到牙齿那,而且几乎每次都要搅拌。所以我们最终认为舌在咀嚼过程中是一直在搅拌的。生2:我们也同意他们说的。我们觉得牙齿、舌头配合得太默契了。舌头在搅拌的时候,几乎没有咬到舌头。师:看来这个模拟实验帮了你们的大忙了。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口腔消化模拟活动,得出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牙齿,舌头以及唾液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第四环节:概括出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胶囊小导游”:我的头终于不晕了。同学们,我带你们一起到口腔里看看在那发生了什么吧!了解一下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师:同学们快跟它说说,在它头晕休息的时候我们都做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又有哪些收获?小导游为什么会头晕呢!生1:通过模拟实验,我推理出口腔很重要,有磨碎食物的作用,而且唾液还可以消化一些淀粉,使嚼碎的食物湿润,容易咽下去。要是嚼不碎胃就会很不舒服。口腔在咀嚼时,牙齿、舌和其他器官要密切配合嚼碎食物,舌还有搅拌的作用等。生2:我还知道做模拟实验时,要找它们的相似特征,不是胡乱选择的。“胶囊小导游”:你们真是太棒啦!这段旅程没能陪你们,但是下一段旅程一定带给你们更多的惊喜,同学们我们下次再见吧!
总结概括得出的结论: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
,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总结出结论。
教学反思
本课延续了“胶囊小导游”的情境。设计了在没有小导游帮助下,学生自己探究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们进行多次咀嚼馒头,比较咀嚼前后馒头的变化,发现口腔各器官的作用。对舌是否有搅拌作用进行讨论,并确定研究问题“舌在咀嚼中是否有搅拌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模拟实验,进行模拟实验,为《胃中奇遇记》一课中模拟胃的运动的实验做准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2张PPT)
第五单元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2.口腔“历险记”
人体的消化器官

)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
口腔
人体的消化器官有?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新知导入
将一小块馒头放进口腔里,慢慢咀嚼,你发现了什么?
新知讲解
视频:认识口腔
新知讲解
认识口腔
口腔内有(
)、(
)等器官,它们可以切割、磨碎
、搅拌食物。
牙齿

新知讲解
认识口腔
口腔内还有唾液腺。受到食物刺激后,唾液腺开始分泌唾液。嚼碎的食物与唾液混合后,借助唾液的润滑作用进入咽、食管和胃。
新知讲解
口腔消化模拟活动
一人扮演牙齿:用擀面杖捣碎食物;
一人扮演舌头:用木铲搅拌食物;
一人负责往“口腔”里添加食物和“唾液”;
一人用塑料勺负责“吞咽”搅拌好的食物。
体会口腔内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新知讲解
口腔消化模拟活动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