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课 题 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了解生活中对于比热容的应用,培养对科学探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比热容概念的理解、热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热源及加热时间的控制
教学准备 水、色拉油、温度计、玻璃棒、秒表、电加热器、小烧杯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归纳总结、控制变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呢?
进行新课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提出问题:
问题1:在烧水时,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问题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
100℃ 50℃
思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交流讨论:发现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结论: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问题3: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2.猜想与假设:
学生猜想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3.实验探究:
学生首先根据问题和猜想以及实验装置,制定实验计划和方案。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完善实验方案。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确定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既然物质吸收热量可能与质量、温度变化、物质种类有关,那么该实验用什么探究方法。)
讨论交流得出:研究多种因素影响使用控制变量法
怎样确定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讨论交流得出: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加热时间。或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各自升高的温度。
学生讨论:为什么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间接反映物质吸热多少?引导学生回顾转换法的思想,并强调电加热器的规格要相同!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器材安装并进行实验。
①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前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②打开电加热器,对烧饼中的水和食用油加热3、4分钟左右,并用玻璃棒搅拌。
③停止加热,同时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后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④算出加热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各升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必须继续给水加热一段时间,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二)比热容
问题1:既然通过实验得出力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思考怎样表示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呢?
引入比热容概念。
问题2:学生阅读课本比热容的相关介绍,得出比热容的定义、符号、单位以及几种常见的比热容值。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单位:J/(kg·℃)
(3)水比热容是 J/(kg·℃)。
其物理意义: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热量是 J。
拓展延伸:
(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升高或降低温度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可用来鉴别物质。
(2)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比热容改变。
(3)比较两种物质吸收热多少时考虑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这三个因素,吸收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与物体升高的度数有关。
(4)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物体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正是由于这一特性,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都是由比热容的大小引起的。
典例分析:
水的比热容是 ,读作 ,把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它的含义是 ,比热容是物质的 之一,2Kg水和1Kg水比较,它们的比热容 大,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 的比热容大。
【答案】 J/(kg·℃) 焦每千克摄氏度 不变 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热量是 J。 特性 一样 一滴水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计吸放热情况无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下列过程中,物质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煤块碾碎成煤屑 B 把铁屑熔化后烧铸成铁块
C 把铜块投入热水中再取出 D 冰熔化成水
【答案】D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计吸放热情况无关
巩固小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学生已经对比热容有了初步认识,师生共同回顾。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J/(kg·℃)
水比热容是 J/(kg·℃)。其物理意义: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热量是 J。
四、布置作业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2T,并预习比热容的计算。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比热容(第1课时)
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二、比热容
1、定义
2、单位
3、水的比热容
教学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