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美术
必修
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理解传统工艺美术实用功能与审美创造相统一、材料与技术相协调的特点以及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课前学习任务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何别具特色。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思考为何彩陶的装饰纹样多位于器物上部?
【学习任务二】
思考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工艺水平与艺术水准是否成正比,工艺越复杂的作品越美吗?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天工开物》
作者:宋应星
整理:邹其昌
2.《考工记
名物汇证》
作者:汪少华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美术
必修
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拓展学习:
请你为“文化遗产日”撰写一份传统工艺专场活动策划,注意展示、分析工艺技法,考察保护现状,挑选合适的作品,体现传统工艺之美及其现代意义。(共26张PPT)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高一年级
美术
彩绘雁鱼青铜釭灯
西汉
彩绘对凤纹漆耳杯
战国
船形彩陶壶
新石器·仰韶文化
除少数仅供赏玩的观赏品外,大部分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是蕴含艺术价值的日用品,具有实用性。
织物
陶瓷
玉石
漆木
金属
竹牙角玻璃
一、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彩陶碗
原始社会
(口径
15.5厘米)
汝窑青瓷碗
宋代
(口径16.8厘米)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清代
(口径14.5厘米)
口径、足径、高的比例约为2:1:1
绿釉皮囊壶(瓷器)辽代
青白瓷注子和温碗
北宋
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会催生出不同的造型
带孔且扁平
稳重且便于陈设
有助于用
不妨于用
长信宫灯(青铜)西汉
长信宫灯
(背面图)
烟气流动示意图
可拆卸清理
黄地珐琅彩梅花纹碗
清代
(植物纹)
菱块十字圆点纹彩陶瓮
新石器时代
(几何纹)
青花瓷云龙纹鼓墩
明代
(动物纹)
汝窑青瓷水仙盆
宋代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宋代
探究与发现
结合图示分析为何彩陶的装饰纹样多位于器物上部?
彩陶罐俯视图
史前与近世观赏器物视线差异
平行带旋纹壶
马家窑文化
二、材料与技术的协调
桐荫仕女玉雕
清代
巧色(俏色)
以玉材本身的皮色为桐树枝叶敷色,妙趣天成。
玉质
玉质白腻,色泽温润柔和,犹若凝脂。
随形
玉碗剩下的废材,被工匠随形巧作,成为玉雕,惜料又颇具匠心。
翠玉白菜
清代
翠玉白菜
(局部)
玉琮
良渚文化
玉琮(局部)
曾侯乙墓青铜尊盘
战国
青铜尊盘(局部)
觚
爵
角
斝(jiǎ)
尊
罍(léi)
瓿(bù)
壶
卣(yǒu)
盉(hé)
鸟兽尊
兕(sì)觥
方彝
觯(zhì)
青铜酒器线描图
剔红牡丹纹盖盒
明代
多层剔红
杏黄地四合如意纹锦
清代
大花楼织机
探究与发现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常以精巧见匠心。但是,工艺水平与艺术水准是成正比的吗?工艺越复杂的作品越美观吗?
三、历史与文化的增色
商周狞厉
秦汉古拙豪迈
盛唐奔放
两宋风雅
明清世俗
青花麒麟纹盘
元代
宝相花绶带耳扁壶
明代
阿拉伯纹碗
明代
装饰
浅浮雕花卉,简洁优美。
材料
优质硬木,纹理美观的木料用在显眼处。
技术
不用钉子,榫卯结构。
造型
尺度合宜,符合现代人体力学,科学舒适。线条洗练优雅,以直为主,辅以曲线,刚柔相济。
紫檀南官帽椅
明代
探究与发现
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礼记》
玛瑙牛首杯
唐代
后母戊鼎
商代
粉彩九桃天球瓶
清代
官窑青釉瓷贯耳瓶
宋代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纳。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老子》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拓展学习
请你为“文化遗产日”撰写一份传统工艺专场活动策划,注意展示、分析工艺技法,考察保护现状,挑选合适的作品,体现传统工艺之美及其现代意义。
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考工记》
评价内容
水平1(一般)
水平2(良好)
水平3(优秀)
核心素养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六大分类。
只知道期中1-2种。
知道其中3-4种。
知道所有种类。
图像识读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
知道一件作品一个方面的特点(如功能与美观)。
知道一件作品两个方面的特点(如功能与美观、材料与技术)
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功能与美观、材料与技术、历史与文化三个特点。
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和作业完成情况。
很少思考和提出问题。
能参与思考,基本理解本课所学内容。
主动思考,能想到并提出很多问题和想法,完成课后作业。
美术表现
创意实践
学业水平评价表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材料与技术的协调
历史与文化的增色
造型遵循适用原则
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装饰追求美观的同时也要遵循适用原则
纯以色彩为饰的装饰
因材施艺:以玉器为例
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艺术水准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时代风貌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风格尚好
同学们
再见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美术
必修
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理解传统工艺美术实用功能与审美创造相统一、材料与技术相协调的特点以及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中传统工艺美术是如何达到功能与美观相统一,如何体现材料与技术的协调;理解工艺美术是不同时代思想潮流、审美理念的体现。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装饰遵循适用原则。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名词解释
问题导入
向学生解释课题中“天工开物”四字的出处及含义,以说明“天工开物”被引用来称赞人民群众在手工艺方面的高超技艺。
以参观博物馆时看到展品,而联想到它们最初居所在人们生活的地方,引入传统工艺美术品大多是实用的日用品。
讲授新课
讲解中国传统工艺品从材质上可以分为六类。
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展示各个时期人们日常所用碗的尺寸,以此说明传统工艺美术品首先要做到不妨于用。
展示《长信宫灯》分析其在造型上有哪些特点,具备哪些功能,说明工艺美术作品在做到不妨于用的同时还可以做到有助于用。
根据图例分析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在装饰上的特点。
归纳: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追求功能与美观的统一,生活方式不同、功能诉求不同,往往催生出不同造型的工艺美术品。
探究与发现:结合图示分析为何彩陶的装饰纹样多位于器物上部?
二、材料与技术的协调
展示玉雕《桐荫仕女》和《翠玉白菜》分析作品运用了怎样的巧思,由此得出工艺美术作品因材施艺的高超技艺。
根据图例介绍我国青铜器、雕漆和云锦。
探究与发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常以精巧见匠心。但是,工艺水平与艺术水准是成正比的吗?工艺越复杂的作品越美观吗?
归纳:《桐荫仕女》和《翠玉白菜》的因材施艺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造与智慧。良渚文化的玉琮和曾侯乙墓的青铜尊盘体现了传统工艺的制造精湛和风格多样。
三、历史与文化的增色
整体分析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商周狞厉、秦汉古拙豪迈、盛唐奔放、两宋风雅、明清世俗,各领风骚。
通过对元青花和明清家具的分析,理解工艺美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审美和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归纳:工艺美术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历朝历代的文化影响着当时工艺的发展,纵观历史,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具备独特的时代风格,体现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特质。
探究与发现:请大家认真品读这些文字,思考一下这些文字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哪种风格的偏爱呢?再认真观察图中的四件作品,结合作品,看看哪件作品最贴近四段文字中所描述的这种风格。
拓展学习:请你为“文化遗产日”撰写一份传统工艺专场活动策划,注意展示、分析工艺技法,考察保护现状,挑选合适的作品,体现传统工艺之美及其现代意义。
学业评价
根据学业水平评价表对本课所学进行自评。
课堂总结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追求材美、技高、艺精相结合。丰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独一无二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