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830012522200宜春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
A.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按地域分割政治权
D.天子为“天下共主”
2.如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
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墓葬名称
墓主身份
墓道数
墓道长(米)
面积(平方米)
附属设施
金村V号墓
周天子
1
76.2
148.6
车马坑2
固围村M1
魏王
2
125
756
?
胡庄韩王陵
韩王
2
?
954
24座陪葬坑
邯郸二号陵
赵王
2
70*
1600
陪葬坑陪葬墓
A.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B.周王推崇薄葬
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
D.墓葬制度完善
3.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的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宗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宗法制( )
A.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B.具备丰富的社会功能
C.其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
D.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
4.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
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
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王室日益腐败
5.陈苏镇在《汉代政治与春秋)学》说:“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材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是基于( )
A.秦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差异
B.吸取秦朝灭亡的原因
C.为了打败项羽的需要
D.刘邦的中庸思想
6.“面向社会招揽人才,注重德行,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这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根据中国古代以冶制度发展的线索,示意图中的“?”应是( )
3737610186055废除丞相
废除丞相
2537460176530政堂
政堂
1289685157480?制度
?制度
51435147955设立丞相
设立丞相
33756606032521278856032588963541275
秦 西汉 唐 明
A,郡国并行 B.刺史 C.中外朝 D.推恩令
8.“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官僚制度
D.朝议制度
9.唐太宗贞观三年诏令:“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其中,“给事中”“黄门侍郎”应供职于(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10.“隋朝统一以后·…·…把州、郡并做一级,唐朝也沿其制,而于其上再设一个道的区域。一道之中,是没有长官的。中宗复位的这一年,分天下为十道,每道各设巡察使。”由此可见,唐代的道( )
A.是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地万行政机构
B.是中央为控制地方而设立的监察区
C.其设立标志着地方行政转变为三级制
D.其设立标志着君王专制制度的完善
11,清末有学者认为“内阁之制,在前明有严嵩之奸,张居正之专擅”,“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断不至有权臣”。据此可见( )
A.内阁的设立削弱了皇权 B.内阁大学士掌握决策实权
C.军机处空前加强了皇权 D.军机大臣不参与国事决策
12.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快抢修演饮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是下列哪个时期的制度(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
13.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机公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4东汉而书合、 唐朝三省大部明朝内闹、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15. 克利斯提尼时期以后,雅典步入了“全民政治”的时代。这时,每个公民都要担任段时间的政府官吏,主要的政府官吏则由抽签而不是由原来的选举产生。这一做法( )
①扩大了城邦公民的参政权②直接 导致雅典城邦走向衰落
③容易造成政府官吏素质参差不齐④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雅典民主政体把它的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材料体现出作者担忧雅典的民主( )
A.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
B. 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C. 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
D.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
17.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年的考察, 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18.古代希腊公共空间发达,至今尚存的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即是证明,但私人空间却备受限制:如公民不参加“共餐制”,即丧失公民权。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
A.人人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B.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
C.个人生活完全从属于城邦 D.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
19.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离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 .... 一方主张离婚却无任何正当理由,以致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虽准许其离婚,但对主张离婚的方给予制裁。这体现了罗马法
( )
A.反对婚姻自由 B.保护弱势群体 C. 维持公序良俗 D.引导公正理性
20.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 而罗马却能统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在于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即在公民权的问题上克服了希腊将人划分为希腊人和非希腊人的狭隘观念。“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在法律上的体现是( )
A.制定了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
B.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制定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D.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1.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民主政治
B.完善法律体系
C.稳定社会秩序
D. 保障平民利益
22.朱塞佩.格罗索在《罗马法史》中指出:“ 航海家和商人们活动....直伴随着并且最终超越了罗马的扩张,商业繁荣自然而然地导致形成一系列体现着商品经济现实的法律关系。”能够给上述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A. 习惯法 B.成文法 C. 公民法 D.万民法
23. 1689年,(英国)“议会有 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文件一起呈献.议会还修改了国王加冕誓词,新誓词删去了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匀惯’一段话,改为‘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上述举措( )
A. 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B. 维护了政党的政治自由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清除了旧有的法律传统
24.为避免会议过长,沃波尔总是先找几位有实权的大臣预先交换意见。1724年国务大臣卡特赖特违背内阁的温和外交政策,纵容国王进行对外战争,沃波尔将他罢免。由此看出沃波尔( )
A.重视内阁行动的一致性
B.已得到下院议员的大力支持
C.与国王权力之争愈演愈烈
D.打破了内阁集体辞职的惯例
25.伊丽莎白在位时期(1558~1603 年),有一个流行说法:“ 议会下院中的每个议员都比勋爵或主教有着更强的发言权,只需国王与其平民就可以维持议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议会下院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
B.议会上院的立法权明显衰落
C.贵族阶层已无法干预立法创议
D.英国社会的等级意识已淡化
26.英国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0%民众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 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大权在握地位 重要
2.205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演说,解释2006 年庞大的军费开支,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总统对国会负责
B.国会掌握 立法权
C. 军费数量太大,引起整个世界的不满
D. 国会掌握联邦财政
28.2013年10月1日因政府财政预算没有得到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批准,美国政府部分部门只能暂时关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美国总统没有实权, “统而不治”
B.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 美国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
D.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互相牵制监督
29. 从1865年开始,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第13、 14、 15条宪法修正案,在原则上废除了奴隶制度,赋予了黑人成年男子选举权。但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在法律和事实上对黑人选举资格作了各种苛刻的规定,剥夺了多数黑人的选举权。材料反映了美国( )
A.联邦制不利于推动民主建设
B.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民权事业滞后于现代化进程
D.黑奴制度难以废除
30.有学者认为,美国建国后建立的制度,既可以看见英国的影子,又可以看到美国自己的创造。其中英国的“影子”和美国的“创造”分别是( )
A.议会政治、三权分立
B. 责任内阁、联邦制度
C.议会政治、参众两院
D. 责任内阁、三权分立
二、非选择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 (20 分)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臣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基本演进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 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材料二 (雅典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 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三 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 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實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 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
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养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依据材料并结合有关史实分别说明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4分)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和意义。(8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和议会权力的分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8分)
32. (2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般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般殷,...封诸侯,班赐宗彝(宗庙礼器),作分般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 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大行政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于是“省”的含义遂由宫禁、中枢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影响直至今日。从制度层面而言,元朝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统治近百年得益于行省制度的建立。 --《元史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二的两种制度,并说明两种制度的相同点?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 的两种制度又有哪些不同点? (10 分)
(3)材料三中的制度有何基本特征? (4 分)
宜春中学2020- 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C
A
B
C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
C
A
D
B
D
C
题号
21
22
22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A
B
D
D
D
C
A
二、非选择题(20+20=40 分)
31. (1) (4分)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列举一个史实即可) (2分)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回答“中外朝制度”亦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列举一个史实即可) (2分)
(2) (8分)局限性: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民主范围狭小,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等。(4 分)
意义: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4 分)
(3) (8分)地位变化: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权力分配变化: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工业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4 分)
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工人运动的推动。(4分,答对2点即可。)
32. (1) 制度:分封制、郡县制。(4分)
相同点:都是地方行政制度。(2分)
(2)不同点:分封制是贵族政治,用人标准是“血缘关系”,职位世袭:那县制是官查政治,用人标准是“德才”,职位由皇帝任免。(10 分)
(2)基本特征既是朝廷源出机构又是地方机构:地方机构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