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教案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授课年级】:三年级
【学生分析】: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我校三年级孩子活泼、好动,通过两年半的音乐学习,他们对音乐知识与处理歌曲的技能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在课上安排了学生自学的环节,目的是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掌握音乐知识,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家》。本单元以家庭为中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启发学生珍惜幸福家庭,用自己的爱回报父母的爱,同时关心那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最终达到珍爱家庭、关爱他人、热爱父母的单元总目标。本课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技能目标: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教育学生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能关爱父母和身边的人。
【教学重点】: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并能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的温馨与和谐。
【教学难点】:1、换气位置的节奏准确;
?????2、相似乐句末尾音的音高走向。
【教、学具准备】:
学生:音乐课本、文具盒、与家人的合影照片、表演用道具若干;
教师:音乐课本、电子琴、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家常”:
1、师导语:同学们,在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首歌曲曾经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把它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点击课件右下方小喇叭: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2、师: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幸福、温馨……)师:嗯,像这么幸福温馨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你瞧!(播放课件:“温馨家庭”照片组合,钢琴独奏《可爱的家》作伴奏)
3、师: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可以请同学们拿着自己的全家福向大家介绍)(播放课件:图片,并用歌曲《可爱的家》作陪衬)
二、学唱《可爱的家》:
1、师过渡语: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请把音乐书翻到14页。(教师出示《可爱的家》曲谱课件)
2、师: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问题1: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问题2: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
(学生分别回答)
3、曲谱教学:
1)、自学指南:
ü 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
ü 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2)、师单手弹曲谱,生轻唱。
3)、师设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学生自己发现困难,教师进行困难句教学。)
4)、加入左手伴奏,齐唱曲谱。
4、填词唱:
1)、师: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
2)、 师生接力唱,师先生后,再交换;
3)、 生齐唱。
三、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1、师过渡语:学到这儿,我突然有个疑问,我觉得我们这首歌有一个重大的“错误”。师生互动对话:
△ 师: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
△ 师: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 师:这不就得了,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
2、师: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怪现象呢?
(学习知识点:弱起小节)
3、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出示课件)
?
△结论:(1)、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
(2)、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 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3)、师: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唱唱第一句。弱起带给你什么感受?(亲自感受:生演唱弱起小节)
四、歌曲处理:
1、师过渡语: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出示课件)
2、mf——f——p——mf
△ f处:“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 p处:“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 师:把这两句来试试。
3、跟着琴,完整体验。
4、抽生表演唱。
五、歌曲表演:
请同学们自己扮演家庭中的成员,或用日常生活的情景表演,或用舞蹈动作表演。(学生随歌曲表演)
六、小结:
1、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虽然还不委婉,但里面饱含你们的深情和对家庭的热爱。今天,我们渡过了非常愉快的一节课,知道家是我们居住的地方,给我们幸福和温暖的地方。那么在家里你该做些什么呢?在这儿,你想给你的家人怎样的祝福呢?(学生分别祝福)
2、生:我们也要学会关心家人,爱护自己的家。这样才会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3、师:同学们,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别忘了对你的家人道一声“谢谢”。
4、在《感恩的心》的歌声中走出教室。(出示课件:随音乐结束本课)
?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新《课标》指导下设计的富有创意的一次教学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效果明显。有以下几点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1、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教学内容美化,利用孩子喜爱的形式及东西(教学媒体),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使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
2、科学性: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本次活动中教师确定教学的内容,学什么,怎样学,并非单一的规定孩子“一二三,齐步走。”这样让孩子在实践中探索生活环境的人事景物。在侧重情感渗透的同时,兼顾到了对说、唱、表演的影响,相互依附,科学共进。
3、教育性:本次活动中,对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艺术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另外,在本次教学中,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等特征。
二、不足:
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本次活动在学生个体发展教育方面关注不够,有华而不实的感觉。如:教歌曲不够细致,活动组织有点儿凌乱,准备不充分等,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对于教师自身来说,降低语调和语言组织是对我最大的挑战,相信通过自身调整,教学效果会有大幅度的改善。
??? 总之,新《课标》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学科综合促进学科协调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只要我们善动脑筋,勇于创新,就一定能用成功的教学收获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