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5 22: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章在光的世界里
一、选择题
1.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的大理石等都能形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2.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3.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A.
B.
C.
D.
4.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5.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拱桥在湖水中倒影
B.林间的光柱
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钢笔错位
6.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与下列哪一现象的成因相同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坐井观天
D.猴子捞月
7.上课时,我们常看到黑板某处刺眼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直线传播
8.关于凹透镜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把凹透镜对着物体,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缩小的像
C.老花镜是凹透镜制成的?????????????????????
D.通过凹透镜的光不一定是发散光
9.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A.????????
B.??????????
C.????????
D.
10.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物分立透镜两侧
D.像物等大
二、填空题
11.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清晰的
________
(选填“虚”
或“实”)像.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
”或“漫”)反射,
造成光污染.
12.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减小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将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小敏和小华通过同一平面镜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睛,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
13.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在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14.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称为三原色,它们分别是
________.三原色色光混合后为
________
15.如图所示,小芦在梳妆镜前打扮,但是光线有点暗,为了能看得更清晰,小芦应该让更多的光线照向________(填“面部”或“镜子”)。
16.从光源上点S处射来的光经平面镜________后进入眼睛,引起视觉,眼睛感到光好像是从S′点处射来的,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S′,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在反射的反向延长线上,这一点经常用来进行作图。
17.一条带有箭头的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______叫光线,如图所示。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里用到的方法是模型法。
18.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________
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镜.
19.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______移动.(选填“向下”或“向上”)
20.“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境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_____像,“鸟”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_____像.(选填“虚”或“实”)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22.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3.请画出如图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2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小斌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
(2)小斌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调节(选填:“上”或“下”).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若将蜡烛远离透镜,光屏应__(选填:“靠近”、“远离”或“不移动”),屏上才可以出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5)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移动(选填“左”或“右”).
答案
1.B
2.A
3.C
4.D
5.D
6.C
7.A
8.C
9.D
10.A
11.虚
不变
镜面反射
12.增大
可逆
13.可逆
14.红、绿、蓝

15.面部
16.反射
17.直线
18.
凸透
放大
19.向上
20.折射

反射

21.
22.
23.
24.不需要
对称
不能
B
25.上幻灯机靠近漫反射左
试卷第4页,总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