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在光的世界里
一、选择题
1.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4.5
cm
B.7.5
cm
C.10
cm
D.12.5
cm
2.如下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的方向是
A.ON
B.OB
C.OC
D.OD
3.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射击时,常提到的“三点一线”
B.黑板上笔直的粉笔线
C.夏天树阴下的圆光斑
D.月食的形成
5.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人的眼睛发出的
D.平面镜反射的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日环食???????????????????????????????????????
B.倒影
C.海市蜃楼????????????????????????????????
D.手影
7.一场大雨过后,临沂上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奇观.下列光现象中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①放大镜把字放大
②海市蜃楼现象
③站在岸边的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④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8.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沿光具座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0cm,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放大的虚像
10.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二、填空题
1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
12.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14.下列是与光学知识有关的诗句或成语:①立竿见影②潭清疑水浅③一叶障目.其中_____(填序号)与另外两个所描述的光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同,它可以用光的_____解释.
15.一束平行光线由空气射向水面,如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90°,则该光束与水面之间的夹角是______.
16.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其中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放大镜是根据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17.郊游时,同学们看到:①中午树荫下的亮斑;②岸边树木花草在水中的“倒影”;③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④池水映月明。上述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
18.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19.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M′N′为平面镜,ON是______,AO是_____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_,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
20.陶瓷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碗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的原因是
________,“又看见了”的原因是
________。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22.在透镜L左侧有一光源AB,在透镜的右侧的光屏S上可得到光源清晰的像,在如图中画出由A点发出的光线AP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23.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A为发光点,B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试画出从光源A发出的光线经过B的光路图.
24.小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
(1)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____蜡烛的高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5.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7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D.倒立等大.
答案
1.B
2.D
3.C
4.B
5.D
6.B
7.C
8.B
9.A
10.B
11.53°
44°
12.凸
实
13.15
缩小
14.②
折射
15.45°
16.a
c
d
17.①③
②④
18.光沿直线传播
19.法线
入射光线
OB
∠AON
30°
20.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21.略
22.
23.
24.相等
不变
25.CDD
试卷第4页,总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