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三首——出塞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古诗三首——出塞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5 22: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教材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21 《出塞》
教学目标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重点字词,创设情境,想象意境,将抽象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难点分析
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他们很难想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情境教学法,借助插图。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氛围和场景,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介绍古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作品有《王昌龄集》)
3、理解题目意思“出塞”即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正值盛唐当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主读、让他们了解诗的大意。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关】关塞,在边境险要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长征】长途跋涉。
【人】指戍守边疆的士兵。
【还】回家。
3、说说诗句的意思。(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容许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出塞》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美好心愿。
2.《出塞》中表现诗人对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的感叹的句子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小结
《出塞》通过描写边关将士慨叹 边战不断 ,国无良将,反映出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