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升华与凝华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跑掉了
B.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冰花”“汗”都出在窗户内表面
C.戴眼镜的人冬天走到温暖的室内镜片会变模糊是由于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附着在镜片上
D.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热气”,夏天打开冰箱门会冒出的“冷气”,“热气”“冷气”都是水蒸气
2.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
)
A.熔化、凝华
B.汽化、升华
C.液化、凝华
D.凝固、蒸发
3.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4.寒冷的冬天,将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一会儿,衣服就会冻得硬邦邦的.几天后,冰冻的衣服依然能晾干,此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凝华;吸热
B.凝华;放热
C.升华;吸热
D.升华;放热
5.今年夏天,我县遭遇严重干旱,为尽量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保证人畜饮水,县委、政府组织了相关部门适时进行人工降雨,大大地缓解了旱情。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体。云中的小水滴就会被冻结成许多小冰晶,促使更多的水蒸气凝结在上面,小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化为雨滴,降落到地面。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
A.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B.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C.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D.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D.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厨房蒸笼旁的“白气”
B.冬天清晨树
叶上的霜
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
D.蜡烛燃烧流出的
“烛泪"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
B.江面上形成雾
C.水正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9.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凝华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白粉”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10.严寒的冬天,冰花结在窗玻璃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B.冰花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
C.室外水蒸气温度很低,它能在玻璃上放热而凝华
D.室内的水蒸气温度较高,碰到很冷的玻璃迅速放热而凝华
二、填空题
11.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水、冰和水蒸气.给图中填字,说明它们三者之间的转化过程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关系.
12.寒冷的冬天,同学们在巢湖岸边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____现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_____现象。冰雕是用雪雕刻而成的,那么,雪是_____来的。
13.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这是________热的物态变化.(选填“吸”或“放”)
14.为了缓解旱情,进行人工降雨工作业,用飞机大炮向空中喷撒干冰,干冰在高空中迅速_______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冰晶,冰晶逐渐变大即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降落就形成了雨.
15.寒冷的冬天,东北有的人家窗户玻璃上出现了美丽奇幻的冰窗花,这些窗花会出现在________的玻璃表面上。(选填“室内”、“室外”或“室内外”)
16.常言道“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下雪天是一个_______过程,要______大量的________;而化雪天是一个____________过程,要______大量的________。
17.如图是南方雪灾中汽车被积雪覆盖的现象;右图是南方雪灾中见到的电线结起的冰柱现象。雪和冰柱分别是由________而成的。(选填“水蒸气液化”“水蒸气凝华”“水凝固”或“水汽化”)
18.白炽灯用久了灯泡内壁会发黑,是灯泡内钨丝中的钨先________后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3410
℃,则它的凝固点为________℃。
19.如图所示,在一些大型演出中,人们会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出云雾缭绕的场景。由于干冰____________,大量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而变成了液态的白雾。(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0.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
(1)湖面结冰:________;
(2)烧水时看到“白气”:________;
(3)自来水管“出汗”:________;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________;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________.
(6)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_现象.
(7)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
(8)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________现象.
(9)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现象.
(10)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_______现象.
(11)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会干了,这是________现象.
三、解答题
2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煮,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炸,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
(2)光滑细嫩的整夜经冷冻再解冻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后________形成的.
(3)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双手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__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4)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
以下,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22.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时
(1)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会看到碘颗粒______,同时玻璃泡内弥漫了紫色的______,碘的这个物态变化叫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
(2)将碘锤从开水中取出,在冷却过程中仔细观察,看到玻璃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碘的这个物态变化叫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
23.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形成的
答案
1.C
2.C
3.B
4.C
5.A
6.D
7.B
8.D
9.CD
10.BD
11.
12.液化升华凝华
13.升华吸
14.升华凝华
15.室内
16.放热放出热吸热吸收热
17.水蒸气凝华和水凝固
18.
升华
凝华
3410
19.
升华
液化
20.凝固
液化
液化
凝华
液化
升华
液化
凝华
液化
凝固、汽化
21.沸点
凝固
熔化
热水管
水蒸气遇到热水管不易液化
凝华
内侧
22.
减少
碘蒸气
升华
吸热
碘蒸气渐渐变淡同时出现碘颗粒
凝华
放热
23.升华
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干冰吸热升华
水蒸气遇冷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