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眼睛与眼镜 课型:新授课
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1、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教学重点: 眼睛是怎样看物体的;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教学难点:1、近视眼、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2、眼镜的度数。教学用具:模拟眼球、几种镜片。
课前准备 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如何调节像的大小?
自主学习 眼睛:1、构造:(如P63图3.4—1)2、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像凸透镜一样把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平,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比较凸,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到近处的物体。
合作探究 1眼睛与照相机对比进行说明眼睛照相机瞳孔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视神经) 瞳孔起到了照片机中 的作用,当光强时,瞳孔自动 ;光弱时,瞳孔自动 .当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2①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和2cm比较有什么特点?②由于u>2f,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③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视网膜无法调节到晶状体的距离.这不是与透镜成像规律有矛盾吗?【对比】眼睛照相机成像 调节作用不变,当物距变小(或者变大)时,增大(或者减小)晶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者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时,较小(或增大)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是物体在胶片上成清晰的像.【讲述】人的眼睛有自动调节焦距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清晰的像.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照相机性能也在逐渐完善,由原来不能变焦的照相机发展到能够变焦的照相机.什么叫明视距离: 。3近视眼及其矫正:(1)、症状: 。(2)、原因: 。(3)、矫正: 。4远视眼及其矫正:(1)、症状: 。(2)、原因: 。 (3)、矫正: 。5眼镜的度数:(1)、透镜焦距f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Ф表示。即:Ф=1/f (2)、眼睛的度数:镜片的透镜焦度×100 ,单位:m-1 如:100度远视眼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 m-1 它的焦距是1 m 。(3)、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练习 P64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