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
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
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
秒,当时气温
,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
A.
秒
B.
秒
C.
秒
D.
无法确定
3.
如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
?
A.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
B.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C.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D.
都是噪音
4.
老师站在教室里讲课跟在操场上讲课相比声音要洪亮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教室里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
B.
老师在教室内讲课的声音大
C.
教室窗户是打开的,没有障碍物
D.
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
5.
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
B.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C.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D.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
6.
在相同的温度下,下列情况中,声音传播最快的是
?
A.
在水中
B.
在真空中
C.
在空气中
D.
在玻璃中
7.
智能机器人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8.
笛子发出悦耳的笛声,发声的物质是
?
A.
手指
B.
笛管中的空气柱
C.
笛管
D.
嘴唇
9.
站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听不到自己的回声,其主要原因是
?
A.
老师讲话声音不够大
B.
教室里有学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
C.
讲台离墙太近,原音和回声混在一起
D.
教室窗户是打开的,没有障碍物
10.
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
B.
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
C.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
D.
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
11.
智能机器人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不同的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D.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12.
下列属于固体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
月球上宇航员靠无线电话交谈
B.
夜里雷雨交加把人惊醒
C.
地壳深处发生地震把声音传到地表
D.
听交响音乐会
13.
人在吹口哨时的发声体是
?
A.
嘴唇
B.
舌头
C.
空气
D.
声带
14.
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
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D.
是一种条件反射
15.
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
A.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
双耳效应
C.
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
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
16.
如图所示,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音叉旁悬挂的泡沫小球
?(填“会”或“不会”)振动,而若在月球上进行同样的实验,将
?(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球振动,这是因为
?。
17.
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谈话,这是因为真空
?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8.
北京天坛公园有一块台阶被称作“三音石”,周围有高大的围墙。如果站在这块台阶上拍一下手,就能听到三次拍手的声音,如图所示。这种现象表明障碍物对声波有
?的作用。三次拍手的声音就是回声,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
?。
19.
如图是细绳电话的工作原理图,请你将下列句子按工作原理先后次序排列。
()细绳振动;
()男孩的声带振动;
()纸杯
中的空气振动;
()振动传到了女孩的耳朵中;
()纸杯
中的空气振动。
排列次序为:
?。
20.
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
?。苏东坡有诗曰:“若言声在琴弦上,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苏东坡的诗句揭示的物理规律是
?。
21.
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表明水能够
?。
22.
查阅下表可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因素
:
?,依据:
?;
因素
:
?,依据:
?。
23.
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
,且距离墙壁为
,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
?
。(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8分)
24.
敲击大鼓,鼓面振动,在鼓周围振动的空气并没有到达你的耳朵,但你还是听到了鼓声。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B
【解析】根据
,
则声音传播
的时间:
,
则李明同学跑出百米的真实时间:
。
3.
C
4.
A
5.
D
【解析】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到
;不同的人听觉范围不同,人的听觉范围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到声音的范围越来越小。
6.
D
7.
C
8.
B
9.
C
10.
D
11.
D
12.
C
13.
C
14.
C
15.
C
【解析】雨天,云层之间放电,同时引起了空气的振动,产生雷声,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地面、山丘等障碍物多次反射,传来隆隆不断的雷声。
第二部分
16.
会;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
【解析】在空气中做这个实验,当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时,引起音叉的振动,音叉的振动又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引起左边音叉振动,泡沫小球会振动;但在月球上没有空气,缺少传播振动的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当右边音叉振动,左边音叉不会振动,小球当然也不被弹开。
17.
不能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18.
反射;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差大于
19.
()()()()()
20.
振动;停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苏东坡的诗句中以设问的形式说明“声音不是在琴弦上,不是在指头上,而是手指拨动琴弦使弦振动产生的”。
21.
传播声音
【解析】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电子发声器发出的声音就是靠水传播出去的。
22.
介质的种类;声音在空气、软木、煤油等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介质的温度;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不同温度时传播速度不同
23.
第三部分
24.
敲击大鼓,鼓面振动,推动鼓面周围的空气振动,这些空气又推动它们周围的空气振动,这样就由近及远地向外传播出去。
第6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