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1.2
声音的特性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
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
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
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2.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
音调
B.
音色
响度
C.
音调
响度
D.
音色
音调
响度
3.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C.
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D.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4.
某歌舞厅晚上播放音乐时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环保角度看,如果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就属于噪音
B.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优美的舞曲是规则的振动产生的,不属于噪音
C.
A、B中只有一个是对的
D.
A、B都是对的
5.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
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
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
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
6.
校园艺术节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琴弦传入听众的耳朵
B.
演奏时,用力拨动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源的振动频率
D.
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7.
居民住宅区室外噪声允许标准为
?
A.
分贝
B.
分贝
C.
分贝
D.
分贝
8.
如图为
春节晚会上,群星合唱《中国喜事》时的情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们根据声音就能识别出凤凰传奇的演唱,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B.
表演过程中伴奏演员用力敲打乐器,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
阳阳在观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响度
D.
观看电视时为减少室外鞭炮声的影响,关闭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
“海巡
”轮船配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
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关于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是次声波,具有较强杀伤力
B.
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控制警示音,以保护听力
D.
发射器做成喇叭状可以减少警示音的分散,从而使响度变大
10.
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频率
B.
振幅
C.
节奏
D.
音色
11.
下列关于噪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噪音一定会致人伤害
B.
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音
C.
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入耳处减弱
D.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
12.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噪声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B.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
13.
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
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
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
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14.
早早同学携带了一个音频发生器到学校,他打开了这个音频发生器,这一幕被热爱物理的佩奇同学看到了,可是佩奇同学却没有听到音频发生器的声音,他想弄清楚原因。根据本题所给的信息,结合你所学的初中物理的知识判断,他听不到声音的原因一定不可能是
?
A.
音频发生器的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太慢,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B.
音频发生器的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C.
音频发生器的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D.
音频发生器的发出的声音振幅太小,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15.
小明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原因的可能是
?
A.
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
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
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
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
16.
手机的声控密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种声音密码记录的是人的声音的
?特性。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使声音在
?减弱噪声。
17.
小明弹吉他时不断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8.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
19.
小稳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
?到小稳的耳中,影响了小稳的休息,这种声音
?噪声(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20.
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而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时间内共振动了
次,则它翅膀振动的频率是
?
,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21.
上海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这个数的单位是
?。
22.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在拨动钢尺的力相同时,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在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按动琴弦,改变振动部分的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在弹奏时时而用力弹、时而轻弹,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23.
人游泳使水
?而发声,鱼会被声音吓跑,这说明
?能传播声音;声音在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
;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
?减弱噪声的。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8分)
24.
现在手机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地位,大部分青少年都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不仅不会干扰他人,听音效果也更真实,但是长时间戴耳机会对听力产生危害。请以
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做一个“常戴耳机对听力的危害”的研究报告。小贴士:可以对常使用耳机的同学进行关于听力变化的调查,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C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3.
C
【解析】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A错误;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B错误;
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C正确;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错误。
4.
D
5.
D
【解析】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听不到,故AB错误;
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是红外线,故C错误;
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故D正确。
6.
C
7.
B
8.
B
9.
D
10.
D
11.
D
12.
B
13.
A
14.
A
【解析】听不到音频发生器发出的声音可能是声音频率太高或太低,也可能是声音振幅太小,但与声音传播的介质和速度无关。
15.
D
【解析】“变音钟”是说明钟的声音是变化的,“高亢”说明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这是由于燃烧的香火越旺,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造成的。
第二部分
16.
音色;传播过程中
【解析】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声音密码记录的是人的声音的音色特性;隔音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7.
音调;音色
18.
乙
19.
空气;属于
20.
;能
【解析】振动频率
,
赫兹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因此人耳能听到该声音。
21.
分贝()
22.
低;音调;响度
【解析】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频率变小;声音的音调会逐渐降低;在弹奏吉它时,不断用手指按动琴弦,改变振动部分的琴弦长度,使弦的振动频率不断变化,音调不断变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琴弦上,使琴弦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声音大小不同,即声音的响度不同。
23.
振动;液体;;声源处
【解析】人游泳使水振动而发声,鱼会被声音吓跑,这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声音在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第三部分
24.
本题为长期实践题,建议与学校其他实践活动相整合进行,成果以小论文或
形式交流展示,评价重在学生的参与过程。本题应在这一节的第
课时布置。
第5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