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第一章
声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
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
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
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
2.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C.
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D.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3.
“海巡
”轮船配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
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关于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是次声波,具有较强杀伤力
B.
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控制警示音,以保护听力
D.
发射器做成喇叭状可以减少警示音的分散,从而使响度变大
4.
人在吹口哨时的发声体是
?
A.
嘴唇
B.
舌头
C.
空气
D.
声带
5.
早早同学携带了一个音频发生器到学校,他打开了这个音频发生器,这一幕被热爱物理的佩奇同学看到了,可是佩奇同学却没有听到音频发生器的声音,他想弄清楚原因。根据本题所给的信息,结合你所学的初中物理的知识判断,他听不到声音的原因一定不可能是
?
A.
音频发生器的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太慢,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B.
音频发生器的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C.
音频发生器的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D.
音频发生器的发出的声音振幅太小,不同于普通人言语交流时发出的声音
6.
某歌舞厅晚上播放音乐时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环保角度看,如果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就属于噪音
B.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优美的舞曲是规则的振动产生的,不属于噪音
C.
A、B中只有一个是对的
D.
A、B都是对的
7.
在相同的温度下,下列情况中,声音传播最快的是
?
A.
在水中
B.
在真空中
C.
在空气中
D.
在玻璃中
8.
居民住宅区室外噪声允许标准为
?
A.
分贝
B.
分贝
C.
分贝
D.
分贝
9.
站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听不到自己的回声,其主要原因是
?
A.
老师讲话声音不够大
B.
教室里有学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
C.
讲台离墙太近,原音和回声混在一起
D.
教室窗户是打开的,没有障碍物
10.
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
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
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
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11.
校园艺术节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琴弦传入听众的耳朵
B.
演奏时,用力拨动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源的振动频率
D.
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12.
如图为
春节晚会上,群星合唱《中国喜事》时的情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们根据声音就能识别出凤凰传奇的演唱,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B.
表演过程中伴奏演员用力敲打乐器,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
阳阳在观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响度
D.
观看电视时为减少室外鞭炮声的影响,关闭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3.
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
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D.
是一种条件反射
14.
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频率
B.
振幅
C.
节奏
D.
音色
15.
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
次,蜜蜂每秒
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
?
A.
能感到蝴蝶飞过
B.
能感到蜜蜂飞过
C.
都能感到它们飞过
D.
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
16.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噪声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B.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
17.
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频率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18.
用手按在音叉上,无论怎样敲打,音叉的声音无法长时间缭绕,这是因为
?
A.
手按在音叉上,音叉根本不振动
B.
手按在音叉上,声波根本传不出去
C.
手按在音叉上,影响了音叉的正常振动
D.
手按在音叉上,周围没有介质
19.
下列关于噪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噪音一定会致人伤害
B.
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音
C.
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入耳处减弱
D.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
20.
小明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原因的可能是
?
A.
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
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
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
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40分)
21.
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
?,它是表示
?的物理量。打点计时器的振动频率是
赫,它表示的意义是
?。
22.
用手轻按自己喉咙两侧,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喉咙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时,手感觉喉咙部振动幅度大,说明了
?。
23.
音乐厅正在举办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使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24.
发声体的
?不同时,发声体振动的
?不同,所以音调不同。同一根钢丝弦,拉的紧一些时音调会变
?(选填“高”或“低”),这时候若将其振动部分变短些,音调会变
?(选填“高”或“低”)。钢琴和小提琴合奏同一乐曲,则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具有相同的
?,不同的
?和
?。
25.
乐器在演奏时都有相应的部位在振动,笛子、唢呐是管子里的
?振动发出声音的;古筝、二胡是由
?振动发出声音的;鼓是由
?振动发出声音的。
26.
北京天坛公园有一块台阶被称作“三音石”,周围有高大的围墙。如果站在这块台阶上拍一下手,就能听到三次拍手的声音,如图所示。这种现象表明障碍物对声波有
?的作用。三次拍手的声音就是回声,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
?。
27.
如图所示,人和动物都有不同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如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在
赫左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
赫左右。频率超过
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
赫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图表所列的人或动物中,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的有
?;不能发出超声波的有
?;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的有
?。
28.
响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的响度是
?。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10分)
29.
若有一根长
米左右的钢管,当甲敲击钢管的一端时,乙用耳朵紧贴着钢管的另一端,他一共听到几次声音?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
30.
一同学向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
秒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是多少米?(声速是
米
秒)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听不到,故AB错误;
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是红外线,故C错误;
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故D正确。
2.
C
【解析】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A错误;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B错误;
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C正确;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错误。
3.
D
4.
C
5.
A
【解析】听不到音频发生器发出的声音可能是声音频率太高或太低,也可能是声音振幅太小,但与声音传播的介质和速度无关。
6.
D
7.
D
8.
B
9.
C
10.
A
11.
C
12.
B
13.
C
14.
D
15.
B
16.
B
17.
B
18.
C
19.
D
20.
D
【解析】“变音钟”是说明钟的声音是变化的,“高亢”说明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这是由于燃烧的香火越旺,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造成的。
第二部分
21.
频率;物体振动快慢;打点计时器每秒钟振动
次
22.
发声体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3.
响度;音调;双耳
24.
振动的快,慢;频率;高;高;频率;响度;音色
25.
空气柱;琴弦;鼓面
26.
反射;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差大于
27.
海豚和蝙蝠;人、狗、猫;蚱蜢
28.
分贝;;
分贝
第三部分
29.
乙听到两次声音。因为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钢管中速度可达
米/秒,在
米的钢管中传播只需
秒乙就能听到;而在空气中的声速是
米/秒,因此传播
米需要
秒,比从钢管传来的声音晚到
秒,大于
秒,所以人能清楚地分辨出两次声音。
第四部分
30.
【解析】已知:声速是
,听到回声的时间
求:枯井的深度
?
因为已知声音来回的时间为
,则声音由井口传到井底的时间为:
,
因为
,
所以井底的深度为:
。
第5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