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十几减8、7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十几减8、7。(教材第5页例2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口算。
13-9= 7+6= 4+8=
18-10= 4+9= 17-9=
14-9= 18-9= 11-9=
17-9= 5+9= 4+15=
2+9= 16-9= 18-9=
(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2.在○里填上“+”或“-”。
9○8=1 13○10=3
7○5=2 9○8=17
13○9=4 7○9=16
二、学习新课
1.十几减8的的计算方法。
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主题图)
(1)看懂图意,并能说出来。
明确:一共有15把小号,拿走8把,求还剩多少把。
(2)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
明确:用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板书:15-8=□(把)
追问:如何计算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依靠摆学具(如小棒)算出答案。
(方法二)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5中的10减去8,等于2,再把2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来,就是7,所以15-8=7。
10-8=2 2+5=7
(方法三)用“想加法算减法”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减法算式,可以想到加法算式。
8+( )=15,8+7=15,所以15-8=7。
(方法四)用“平十法”算出答案。
先算出15-5=10,再从10里边减去3,10-3=7,所以15-8=7。
提示: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重点对“破十法”和“想加法算减法”做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多说说,多摆摆。
(3)大家说了这么多种方法算这道题,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计算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1)平十法;(2)破十法;(3)想加法算减法。
2.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试一试”。
15-7=□ 13-7=□
(1)利用十几减9、8的计算方法类推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
①计算15-7=□。
(方法一)平十法。
把7分成5和2,15减5得10,再减2得8,即15-5=10,10-2=8,所以15-7=8。
(方法二)破十法。
把15分成10和5,即10-7=3,3+5=8,所以15-7=8。
(方法三)想加法算减法。
想7加几得15,即7+( )=15。因为7+(8)=15,所以15-7=8。
②计算13-7=□。
(方法一)平十法。
把7分成3和4,13减3得10,10再减4得6,即13-3=10,10-4=6,所以13-7=6。
(方法二)破十法。
把13分成10和3,即10-7=3,3+3=6,所以13-7=6。
(方法三)想加法算减法。
想7加几得13,即7+( )=13。因为7+(6)=13,所以13-7=6。
(2)得出计算结果。
15-7=8 13-7=6
小结:计算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①平十法;②破十法;③想加算减法。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
第1题:圈一圈略 4 7
第2题:6 9
第3题:(竖排)11 3 17 9 12 5
第4题:5 8 4
第5题:11-7=4 11-8=3 12-7=5 12-8=4 13-7=6
13-8=5 15-7=8 15-8=7
16-7=9 16-8=8 17-7=10
17-8=9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呢?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
15-8=7(把)
答:还剩7把。
15-7=8 13-7=6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这一知识基础,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学生能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8、7的计算上来,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基础。在教学中,学生在反馈计算方法时,出现了许多好方法,如15-8,把减数8分成5和3,即15-5-3。当学生使用这种方法时,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和奖励,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敢于动脑,大胆发言,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