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6 12:0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上《16
猫》同步训练
【积累运用】
1.读图,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书法的演变体现了汉字由繁到简,由不规范至规范的演变规律。
B.了解汉字的演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汉字的意思。图中的“晋”本义是“官位晋升”。
C.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上图中缺少了楷书。
D.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誊,图4体现了其字体特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十分注意资料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他的考据旁征博引,材料过硬,从不根据推测妄下断语。
B.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大相径庭。
C.今年七十五岁的李佩教授,满头飞银,仍神采奕奕、步履轻捷地往返于课堂与住宅。
D.五月以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无所顾忌地开展了起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B.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只大鸟,在离地相当远的空中缓缓而飞。
C.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D.落日的余晖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
B.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C.“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
D.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C.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②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③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
④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
⑤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A.②④①③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②④①⑤    D.③④①②⑤
【阅读理解】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7.选文写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请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补充完整。
买鸟→



→真相大白
8.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心理变化?这一变化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9.“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0.下面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11.本文以第一人称为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12.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有关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拓展阅读】
给鸟搬家
刘亮程
①我们家的院子和老陈家的院子中间隔了一小截篱笆,平常两家借点东西都是从篱笆缝里递来递去。
②一天,阿健盯住老陈家榆树说,要是把他家的麻雀赶到我们家树上多好。阿健就挤过篱笆缝,往老陈家树上扔土块儿,朝树上喊叫。
③怎么才能让鸟在我们家树上也筑窝呢?阿健说。
④等你们都长大了,麻雀看见院子里没小孩了,就会来我们家树上筑巢。二伯说。
⑤我想现在就让麻雀来我们家树上筑巢。阿健说。
⑥那我们想个办法吧,先在树上给鸟做个窝,到时候我会让那棵树上的鸟搬过来住。二伯说。
⑦二伯带着张欢、阿健、洋洋和方圆,在院子里做鸟巢。
⑧二伯从小库房里找出锯子、斧头和钉锤,用木板钉了一个方盒子,找了一些柔软的干草放进做好的鸟巢。
⑨然后,二伯让方圆爬上树,用铁丝把鸟巢绑在最高的树杈上。二伯做木盒的时候,中间隔出了盛放食物的隔档,在里面装了些小米。
⑩鸟巢安置后,第二天就有鸟在树上叫了,鸟发现巢里的食物,再叫其他鸟过来吃。
?过了两天,树上没鸟叫了。二伯说,可能食物吃完了。他让方圆上去又放了一些小米。鸟又在树上叫了,可是,鸟把小米吃完又飞了,没有把我们的木盒当窝的意思。
?这咋办呢?阿健说。
?不急,再想办法。二伯说。
?二伯让方圆爬到老陈家输树上,把窝里的鸟蛋放到我们家树上的鸟巢里。
?二伯说,我们把鸟蛋移过来,鸟就会跟着过来。
?可是,鸟没有搬家过来,只是在我们家树上叫了一阵,又回到老陈家树上。二伯只好让方圆把鸟蛋放回老陈家榆树上的旧窝里。
?二佰的办法失败了。
?怎么办?阿健、张欢都着急了。再等等。二伯说。
?不久以后,老陈家树上的鸟巢孵出了小鸟,在树下都能听到小鸟的叫声。
?二伯又让方圆爬到老陈家树上,把小鸟全拿下来。方圆上树的时候,鸟一阵乱叫。
?方圆把小鸟装在衣兜里拿下来,五只精光的小鸟,张着嫩黄的小嘴直叫。张欢、阿健都围上去摸小鸟。二伯让方圆赶快把小鸟放到我们家树上的窝里,又放了好多小米进去。然后,我们回到院子。
?鸟看到自己窝里没有了小鸟,扯着嗓子叫,小鸟也在我们家树上的窝里叫。大鸟听到了,就飞过来,看见自己的小宝宝全搬了家,家里还有好多食物,鸟没办法把小鸟搬回旧巢,只好把我们给它筑的巢当家了。
?那以后老陈家树上就没鸟了,都落在我们家树上。
?老陈不知道我们干的事,我们干这些时,都是在他出去的时候,有一次他到街上买了个东西,回来树上的鸟就搬家了,全搬到了我们家树上。老陈望着自己家树上空空的鸟巢,又看看我们家树上的方木盒子,老陈想不通,不知道树上发生了什么。
?老陈家的两个女儿都出嫁到外地,剩下老陈和媳妇,院子一年四季冷冷清清,只有树上的鸟叫声,现在连鸟叫声也没有了。
?张欢说,她经常看见老陈朝我们家树上望,还在他们家树下撒小米,招鸟过去。鸟飞过去把小米吃了,就又回到我们家树上。
?二伯听了,觉得对不住老陈。
?又过了一两个月,小鸟会飞了。
?阿健说,他看见两只大鸟又回到老陈家树上的旧窝里了。我们家树上的窝留给长大的小鸟住了。
?二伯听了说,鸟做得很对呢。
?现在,老陈家和我们家树上,都有鸟叫了。
(选自《一片叶子下生活》,有改动)
13.请结合文章情节,依据示例,完成填空。
扔土块,赶鸟儿过来→________→移鸟蛋,招鸟儿过来→________
1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5.联系上下文,揣摩第?段画线句子,发挥想象,将“老陈”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
16.
文末交代了两家树上都有鸟叫了,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提示
1.B
解析:图中“晋”字的本义是:群臣跪拜,朝见天子,齐声称颂。
2.
D
3.B
4.
A
解析:A项的顿号应该删掉。
5.C
解析:A项语序不当,“找出”与“改正”应互换位置;B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状况”;D项表意不明,“这样”一词指代不明,将“这样”改为“滥用繁体字”。
6.A
7.
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大白
8.不大喜欢——愤怒——虐待——难过。表现出“我”是一个良知未泯、严于律己、敢于自责的人。
9.
“似乎”一词不能删去。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的“特别注意”,只是“我”的猜测和推断,并不十分肯定,所以用“似乎”一词。删去后与事实不符。
10.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猫的厌恶之情,为下文发现冤屈猫后的后悔自责埋下了伏笔。
11.用第一人称可以让作者极其自然地利用“我”的角度,借“我”之口,抒发真情实感,揭示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12.“我家好久不养猫”包含着一种失落感,夺人所爱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意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我家永不养猫”包含的是一种永远不能消除的负罪感,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13.
(1)
做鸟巢,诱鸟儿过来
(2)
移小鸟,逼鸟儿过来
14.运用动作描写,用“挤”“扔”“喊叫”等动词,生动写出了阿健赶鸟儿到自己家树上过程,表现出阿健的天真可爱,表达出了阿健对鸟儿的喜爱。也为下文想尽办法把鸟儿引过来做了铺垫。
15.示例:情感关键词:寂寞、羡慕、惋惜、盼望、不甘、无奈;“鸟儿啊,鸟儿啊,你也离开我这个没人管的老头子啦,我这也挺好呀,住得好好的,换什么地方呢?也罢,也罢,鸟儿大了,有小鸟了,要为小鸟考虑呢。”
16.大圆满结局,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引发读者深入思考,以最后两家都有鸟叫作结局,表现鸟平衡邻里关系,暗示如老陈一样的空巢老人能够得到关爱,表达作者对鸟儿平衡邻里关系的赞美。总结全文,照应前文“阿健想把老陈家鸟引到自己树上筑巢”,揭示文章主旨:呼吁大家关注空巢老人、关注孩童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