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4 运动的相对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4 运动的相对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6 21: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
(2)了解人们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举出文学、绘画等作品中描述运动的例子。
(3)知道如何用科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和启发引导的有机结合,以教学重点——机械运动、运动的相对性这一线索为中心展开教学。
(2)通过宇宙运动和分子运动现象说明世界是运动的。
(3)通过实例及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展示含有相对运动知识的古诗句,体现中华民族古汉语的博大精深。
(2)通过对相对运动的现象讨论,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生产、科研、军事上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运动的多种形式,对运动和静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理性的认识,不能把握其本质,抽象思维比较稚嫩,难以对参照物问题作出简单正确的选择,不能准确、完整地分析相对静止时必须满足“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这一条件。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应多给学生提供多媒体等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从而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再提出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判断参照物,学生兴趣往往比较浓厚,但参照物的选择只要让学生有常识性了解即可,不必展开。整个学习过程应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过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的相对性。
2、教学难点: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首先,视频播放我国经典动画片《西游记》,学生观看片中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情景,同时设问:
1、你知道这部作品的名字吗?
2、导演是怎样设计拍摄出这样的画面的呢?想知道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物理知识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学生观看视频影片
异口同声回答:
1、《西游记》
2、不知道
3、想
通过学生儿时喜爱的我国经典动画之作《西游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很期待即将学习的新知,并感受物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机械运动
播放视频:1、神舟飞船发射升空
2、夜晚绽放的美丽烟花3、奔跑的羚羊
4、八大行星的运转5、微观粒子的运动。
同学们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那么同学们知道运动在物理学中是如何定义的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到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的概念界定
学生仔细观察
回答:都在运动
学生思考,作答
仔细迅速阅读课本
培养学生会观察事物的能力
让学生养成对所见所闻进行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捕捉信息的能力










同学们,根据运动的物理定义,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同一列列车中的小明和小华对于车子的运动和静止情况的判断不一样呢?
哪一个小组(4位同学)愿意上来模拟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讲台可作站台使用)
其他小组同学,要注意观察表演小组的模拟过程,如有异议,结束后可以作出补充。
表演小组的表现如何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阅读下面的“信息快递”:
参照物的概念
2、你能结合参照物的概念对机械运动重新下个定义吗?
3、那么有谁能模仿“运动”给“静止”也下个定义呢?
学生思考
分组讨论
组内讨论、分配角色(小明、小华、另一列开动的列车、总结人),小明和小华要在表演中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总结人要对他们的判断进行总体评价。
学生仔细观看,思考
很好!(鼓掌)
学生回答: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学会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分享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内涵和修养的观众,懂得尊重、学会做人的一些道理
培养快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物理规律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阅读课本
P118,完成下列问题:
有了前面小明和小华的对决以及刚才的讨论作答,请问:判断一个物体究竟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投影图例展示,引导学生分析
体验活动:把物理课本平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铅笔盒,推动课本使它缓缓移动。
思考:刚才的活动中铅笔盒、课本和桌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投影出示表格)
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讨论中,你有何发现呢?
投影: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运动的相对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时,什么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参照物的选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多媒体投影:1、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这样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2、参照物的选取有时也要根据特定的需要和方便而定。
3、不能选被研究的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课本P118填空:
学生阅读作答
小组组内评价、讨论
实物投影、班内汇报、点评
学生思考、组内讨论
小组汇报、课内讨论
归纳汇总,得出步骤和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2、选取参照物3、看研究对象相对于
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
(位置改变——运动
位置不变——静止)
学生根据提示,动手实验、观察并体验
思考作答:
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讨论作答: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
思考回答:参照物
思考、讨论、汇报
学生阅读、强化理解
阅读、思考、作答
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学会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分享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内涵和修养的观众,懂得尊重、学会做人的一些道理
培养快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物理规律
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意识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学习理解物理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去感悟知识的内涵与价值
学会分析、归纳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信息与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并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请同学生们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1.空中加油
2.风洞中的飞机模型
3.神八对接天宫一号
4.鸟撞飞机
播放视频动画
你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四幅图吗?
拓展思考:
(1)相对静止的物体,速度为多少?
(2)同向直线运动,相对速度呢?
(3)反向直线运动速度呢?
(举出含数据的具体的事例)
好,到此我们今天的新课内容就学完了,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开始上课的疑问吗?导演在拍摄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情景究竟是如何设计的呢?
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中的四幅图的情景,并思考
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动画
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得出:(1)0
(2)相减(3)相加
学生思考讨论作答
学生讨论交流、作答
通过阅读信息、播放视频文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物理知识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阅读信息、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拓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前后呼应,画龙点睛,使学生明白要解释很多现象,必须学好物理




请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情景,回答他们所选参照物分别是什么?
2、古诗欣赏:“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3、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
甲火炬
,乙火炬
阅读、思考、作答
小组讨论、交流
班内总结、汇报
点评
通过训练,检测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提升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知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升华。




今天的课老师讲清楚了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请一位同学回顾总结,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回答:讲清楚了
学生积极回顾总结
学生作答、补充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意识和习惯




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基础练习
课后作业:
1、完成《导学评价》本节练习
2、到操场上以4人小组为单位,体验运动的相对性在4×100m比赛中的
应用价值。




四、运动的相对性
一、运动和静止
(1)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假定不动)。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的过程。
(3)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的过程。
二、运动的相对性
1、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的方法:
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1)、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这样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2)、参照物的选取有时也要根据特定的需要和方便而定。
(3)、不能选被研究的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首先以《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精彩视频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在此基础上设问,引发思考,为这节课的学习埋下铺垫。然后播放:神舟飞船发射升空、烟花、八大行星的运转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等视频,让学生归纳出:运动的定义。紧接着学生阅读课本图5-35情景:
同一列列车中的小明和小华对于车子的运动和静止情况的判断不一样呢?学生讨论交流并合作表演,然后让学生阅读“信息快递”了解参照物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和图5-36情景分析,使学生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结出判断的步骤和方法。接着让学生经历体验活动:把物理课本平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铅笔盒,推动课本使它缓缓移动。思考:刚才的活动中铅笔盒、课本和桌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出示表格对比)结果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引起学生产生共鸣,一致得出:运动的相对性。这样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问题,体验物理过程、探究物理规律,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体验式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和迁移,使他们成为“行家里手”。最后播放视频结合课本资料,学生了解运动相对性在现实中的应用和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的激情。
课堂巩固习题设计,主要为检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及巩固情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消化情况,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第3题,少数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不能根据旗帜的飘向挖掘出隐含信息“风向”问题,导致题目无法正确解答。因而平时教学中要多理论联系实际,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丰富背景知识。
总而言之,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就地取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会物理就在身边。在运动和静止概念建立和运动的相对性的重难点突破中,通过系列活动体验、引导、点拨,化“难”为“简”,再辅以情景题的训练学生很容易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在构建物理生态课堂教学思维的研究上下功夫,努力将教与学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减负、高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