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1.结识网络新朋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南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1.结识网络新朋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06 22:4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认识网络新朋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因特网上长见识”这个网络单元模块学习的导入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IE浏览器,并掌握上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考虑到“专递课堂”的特殊性,对新的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部分,主要还以教师先讲解演示,让学生理解后再操作练习。
二、学情分析
由于面对的是农村学生,很少接触过电脑,大部分只是懂得一些简单操作,而且不是很熟练。但是他们对计算机这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一般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多采取情境设置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反复练习,尽量让学生多上机操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IE浏览器、网址、网页、超链接等概念。
(2)掌握打开IE浏览器方法。
(3)掌握输入网址、关闭网页等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启动IE浏览器。
(2)学会浏览网上信息。
(3)了解如何避震逃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启动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网页、关闭网页等操作。
(2)让学生理解网页、网址、超链接等概念。
2.教学难点
(1)网址的输入
(2)网页、网址、超链接等概念的理解
五、设计思想
在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因特网及认识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后,就可以介绍浏览网页所需的专门软件——IE浏览器。通过介绍IE窗口引入“网址”概念,和生活中的地址比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浏览“中国科普博览网”首页,先让学生尝试打开其它网页,再通过老师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从而引入超链接及其作用。接着出示任务让学生在“地震模拟展馆”网页中查找所需信息,即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地震逃生知识。然后通过学生比较喜爱的科学游戏,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最后提醒学生应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健康上网,安全上网,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一个合格的信息社会公民。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应会基本的鼠标操作。
(2)学生电脑能上因特网。
(3)学生机安装IE浏览器6.0。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知 出示课件
咪宝:咪尼,你知道吗?我今天在电脑上认识了一位新朋友。
咪尼:谁呀?
咪宝:它叫因特网,可厉害了!可以在它里面看童话故事、听儿歌、看动画片,还能玩游戏!
咪尼:这么厉害!
咪宝:我通过他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呢!
咪尼:是吗?
咪宝:我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什么会有风和闪电?
咪尼:为什么?
咪宝:你知道为什么会有火山爆发?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发生地震时我们该怎么逃生吗?
咪尼:不知道!
咪宝:在因特网中全部能找到答案。
咪尼:我也想认识这位神奇的朋友,快带我去看看吧!
咪宝:好呀!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去认识网络这位新朋友。
师:同学们,咪宝说的没错,因特网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能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也正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网络的无穷魅力,到精彩的因特网世界中去遨游一番。
认真观看
通过课本上两个卡通人物的对话,并在课件中加入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因特网的神奇魅力。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认识IE浏览器 1.初识浏览器:
师:人们把因特网比作知识的海洋,那么,怎样才能进入因特网这个知识的大海呢?
师:谁能告诉我们?
生:不知道。
师:人们在大海里航行需要一种交通工具——船(学生说出),那么,在因特网里遨游也需要一种工具,这个工具叫IE浏览器。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IE浏览器图标)
2.简介浏览器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对我们这个新朋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它是蓝的,而且长的很小写字母“e”。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IE浏览器的图标很像一个蓝色的字母“e”。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电脑上找一找。
生:(在自己的电脑上找)
师: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和我们一起上课的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找到IE浏览器了吧。
3.教师指导操作:打开IE浏览器。
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尝试打开IE浏览器,来感受它的神奇。请大家把鼠标移动到IE浏览器图标上,快速击鼠标左键两下。(师、生操作)这时我们就算打开IE浏览器了。 和我们一起学习的小朋友一定也打开了吧。
4.IE浏览器的组成及作用
师:(教师指着大屏幕)请孩子们注意,我们要想顺利走进因特网,还必须认识IE浏览器的组成,
(1)标题栏——这最上面的蓝色长条部分叫做标题栏,在它上面能够显示当前网页的名称的,你们看,我们当前打开网页名字叫“123上网从这里开始”。
(2)工具栏——集成浏览网页时常用到的一些工具
师:这下面的一栏是工具栏,上面标明了上网浏览网页时常用到的一些工具。它就好比是船的控制室,能通过这些按钮让船后退、前进、停止等,重要吧?
(3)地址栏——最下面的叫地址栏,它的作用是输入或显示网页网址的。
学生操作,通过双击IE图标打开IE浏览器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讲解演示相结合,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新知
认识网址 师:大海很辽阔,我们航海出行,要去的目的地,那叫地址。因特网很丰富,网页很多,每个网页都有自己的地址,我们把它叫做网址,上网必须了解网址。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网页的网址就是“http//www.hao123.com”。
同学们,你们今后在任何地方上网时,只要输入这个网址都可以打开这个网页。
师:下面我们通过网址来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从中查找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愿意吗?
生:愿意。
师:“中国科普博览网”的网址是http//www.kepu.net.cn.,提醒大家,前面的“http//”我们可以不输入,只输入斜线后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师:先看老师操作。(边讲解,边演示)
把鼠标移动到地址栏,单击,删除之前的网页,输入“中国科普博览网”的网址——www.kepu.net.cn.。输入完成后,按“回车”键或单击“转到”按钮。这时我们就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了。
师:下面同学们按照老师刚才教的方法,参照屏幕提示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
生具体操作(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指导)
认真观看
动手操作 围绕教学目标用对比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抽象的术语变得通俗易懂便于记忆。
认识首页、超链接 1.认识首页
师:看到同学们都已经打开了“中国科普博览网”,和我们一起学习的电视机前的同学,你们打开了吗?
师:由于我们打开的“中国科普博览网”的第一个网页,所以就叫首页。
2.认识超链接
师:请同学们自己浏览下“中国科普博览网”的前首页,看看里面有哪些信息是你喜欢的,在浏览时你又遇到了哪些问题?
生浏览网页
生:网页里的内容很多,但都是标题,并没有详细的内容。
师:这位同学说在首页里都是标题,想一想我们如果想看标题里的详细内容应该怎么办呢?请大家试一试。
学生操作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教师电脑前演示。
师:这么聪明,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在想看到的内容的标题上单击。
师:真不错。
师:现在,王老师也学着你的样子试一试。(边说边操作)把鼠标移动到想要查看的文字或图片上,请大家注意看鼠标变成什么形状?
生:小手
师:对,鼠标变成小手形状,就说明它是一个超链接,单击它,就能打开指定的网页。(单击地球故事超链接打开网页)
师:超链接就像一个指路标记,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想要去的地方。
学生尝试操作
认真观看
通过形象比喻来了解专业名词达成教学目标
浏览网页 1.浏览“地球故事”网页
师:请同学们通过超链接打开“地球故事”网页,找到你们需要的“有关地震”的信息。
出示任务1:(课件)
请同学们通过“地震来了怎么办”网页,查找如果发生地震,我们是跑还是躲的答案?如果是躲,该怎么躲?
学生操作交流
生:发生地震时应该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到安全的地方。
生:应该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任务2:
师:你知道刮风、下雨、打雷、闪电这些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吗?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在“大气”网页中找一找它的产生原因。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任务3:
2.返回首页
师:通过网站的浏览,大家了解了一些科普方面的知识。
现在让我们通过网站首页的“科学游戏”做个地震逃生演练的游戏吧。
师:想一想,怎样返回首页?
生:我认为应该单击首页超链接。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教师演示。
师:瞧,我们按照这位同学说的单击超链接,返回了首页,谢谢你!
学生浏览网页,查找地震信息。
汇报通过对网页的浏览,学习到的地震知识。
自主操作
思考
在师指导下,学生逐步操作学会浏览网页,获得丰富的有关地震知识,一举两得,兴趣浓厚。
巩固练习 1.“地震中逃生”游戏
师:请同学们通过首页中的“科学游戏”打开地震中逃生的游戏,选择不同的场景,进行逃生演练,能找对一个躲避的地点加一分,看那位同学能得满分5分。
学生操作。
交流游戏结果。
生:我得了4分。
师:你在那一个地方选择错了?
生:在野外遇到地震时,应该倚靠石堆,我选择了往山上跑。
生:(再选择一种易错的地方)
师:没关系,虽然游戏中有失误,但相信你一定收获很多。至少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电视机前和我们一起游戏的同学,你得了几分呢?浏览了“中国科普博览网”,你们有了哪些收获呢?
2.返航——关闭IE浏览器
师:在网上遨游了一圈,我们马上该返航了。想关闭IE浏览器窗口,怎么办?
生:我猜只要单击窗口右上角的“×”
师强调它是“关闭”按钮。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教师操作)果然,关上了。请同学们关闭IE浏览器。
生关闭IE浏览器 学生进行逃生演练
汇报演练结果
通过游戏活动考察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 1.课程回顾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在因特网的海洋里游览了一番,解决了困惑,看到了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网络世界的快捷、方便,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收获颇丰!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今天的旅程:(出示课件)首先,我们登上了一艘能让我们在因特网里航行的船,它的名字叫_____,通过在地址栏中输入_____我们来到了“中国科普博览网”, 然后利用______打开地震方面的网页,了解了一些地震知识,最后返航时我们单击______关闭IE浏览器。
2.学习公约
师:同学们,因特网中既有浩如烟海的有用信息,也充斥着大量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健康上网,注意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做一个好孩子,做一个合格的信息社会公民。下面让我们一起朗《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吧。
十、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