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2.2计算达人秀--使用函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2.2计算达人秀--使用函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06 23:3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设计人
学校
课题名称 计算达人秀——使用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Excel 的函数种类;
2.掌握插入函数的基本方法;
3.掌握设计公式完成任务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在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统计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通过设计分析表的项目、完成计算等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语言表达、互相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信息和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特点,提高学习兴趣和信息素养;
2.正确利用数据推导结论,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3.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的良好品质;
4.在关爱环境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插入函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函数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教具 Excel 2007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在正式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跟同学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小视频。在这段小视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区空气质量的差异很大。事实胜于雄辩,我们通过官方网站的数据来准确的认识一下。


播放幻灯片。(6个城市的数据)
引出问题:1.这几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值是多少?
2.空气质量指数最高的是多少?最低的是多少?
3.空气质量优秀的城市有几个?
同学们口算非常厉害!那大家再看看这些城市(下一张幻灯片:161个城市的数据),再想想刚才的问题,还能快速的说出来么?
如何快速准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 计算达人秀——使用函数
观看视频,感受空气质量的差异
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

从生活中的视频剪辑,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并以关爱环境为情感目标驱动本课教学。
通过幻灯片中的少数城市数据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几个主要函数。
从简单到复杂,为学生感受Excel中函数统计和分析数据的便捷做铺垫。

讲授新课
介绍概念
演示操作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师巡视指导
强调易错点
点评总结
同学们打开今天我们要使用的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的各城市空气质量表。这里面有161个城市,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快速的计算出这16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优质个数等等。这就用到了Excel中的函数。那什么是函数呢?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种类
参数的概念及形成

大家都学会了么?那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PK,老师这里有几个关于函数的小问题,同学们来抢答,看哪个小组抢答的最多最准。
(PPT展示几个小问题)
刚才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函数,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认识和使用一下。
演示操作求平均值函数:
1.选定要写入平均值的单元格(例如B163),单击【公式】选项卡,在【函数库】中选择【插入函数】;
2.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设置【选择类别】为统计,【选择函数】为【AVERAGE】,单击【确定】按钮;
3.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设置计算范围,单击【确定】按钮;
4.平均数显示在B163单元格中,同时在编辑栏中会显示公式。
大家学会了么?好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大家在自己的素材中使用函数计算出平均值。
巡视指导。
在刚才的巡视中,老师发现同学们操作的非常认真都已经完成了平均值的计算,有哪位同学能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你是如何做的?
这位同学做的真不错,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我们今天的任务还记得么?我们还需要计算出这些城市空气质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还
有优质个数等等,如果告诉你这些值要用到哪些函数,你能做出来么?下面同学们尝试小组合作来完成,稍后我们请小组代表来当小老师为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使用函数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展示。
同学们互评,交流意见。

在刚才的操作中,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在求优质个数这里遇到了问题,老师来帮助一下大家。
优质函数:COUNTIF 同学们选择这个函数后会发现这个函数的参数部分和刚才的平均值,最高值等都不一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很好理解,是计算的范围,第二部分的意思是指定条件,我们要计算优秀的城市有多少个,那指定条件就是空气质量指数“<=50”,在这里,强调一点,这里的双引号必须是英文的双引号。
现在学会了么?那再接着完善一下你们的表格吧。
展示几个学生的成果。同学们进行互评。
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我们通过一个小练习来检测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成果吧!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Excel中的函数进行计算,恭喜同学们又get了一个新技能。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Excel的其他功能。
关机,下课。
打开素材
同学看PPT抢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观看屏幕,学习如何使用函数。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求平均值的成果。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其余几个函数的使用。并进行展示互评。
学生听老师讲解操作中遇到困难的问题。
学生互评
做个小练习
总结
下发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介绍Excel的概念等问题,使学生对于函数有个初步的了解。
针对刚才的介绍,安排学生抢答,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演示如何使用平均值函数,向同学们讲授函数的使用方法,联系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论与动手结合起来。
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函数。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展示,乐于展示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平均值函数的使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索完成其余几个函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完成后展示交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启发,从学生的发言中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使学生印象深刻,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态度。也体现出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效果。
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习惯,通过总结也达到了巩固的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