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
二、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会交流信息,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感受用一个格代表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会补画条形统计图。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4、体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清晰直观的特点。
5、使学生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认识省略一部分的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懂条形统计图。
难点:能制作条形统计图,并根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每个格所表示的单位是多少。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生:喜欢。
师:老师呀,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读书,因为老师这里对你们一周借阅图书的情况做了一个统计,制成了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四(7)班学生周一至周五借阅人数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人数(人) 6 8 12 8 16
师:这是什么统计表?通过这幅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
师:这些信息除了可以用统计表表示,还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表示吗
生:统计图。
师:非常棒。那么老实这里带来了两幅还没有完成的统计图,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四年级7班学生周一至周五借阅情况统计图。
生2:横轴都表示星期,纵轴都表示数据。
生3:不同点:第一幅统计图一个格代表一个单位;第二幅统计图一个格代表两个单位。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现在,老师把这两幅统计图都都补充完整了( 课件出示)。这就是我们昨天学习的用一个格表示1个或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板书:一个格代表1,2)
师生分别观察两副条形统计图,师:表示四(7)班学生的借阅情况用一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够表示吗?生:能。师:那么再来看用一个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吗?生:能。师:那么可以看出来先要表现四(7)班学生一周的借阅情况用我们昨天学的一个格表示1各单位或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都能很好的将信息表示出来对吗?
设计意图:复习用一个格代表1或2的条形统计图并再次体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清晰直观的特点。
探索新知
1,出示四年级学生周一至周五借阅人数统计表
师;那么,老师现在又带来了一张统计表(出示),这是什么统计表?
四年级学生周一至周五借阅人数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四 五 六
人数(人) 64 72 64 50 100
生:这是四年级学生周一至周五借阅人数统计表
2,对比发现这次的数据变大了
师:哦,那么这张表跟上一张表一样吗?由什么表变成了什么表?
生;由四七班变成了四年级。
师:我们年级几个班?
生:10个
师:所以这张表表示的是几个班级的借阅情况?
生:10个
师:那么这张表与上一张表除了标题不同之外你还发现哪里不同了吗?
生:数据不同,数据更大了。
师:哦,数据变得更大了,那么你来考虑考虑当数据变得更大之后还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吗?
3,学生简单讨论并动手操作。
师:用你的小手告诉我答案,认为能的伸1,认为不能的伸2.请伸1的同学说说理由,伸2的同学说说怎么做。
师:哦老师听明白了,当数据变大了之后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不再用一个格表示1了可以尝试用一个格表示更大的数对吗?
师:老师这里同样准备了两幅没有完成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的一个格表示2个单位,右边的一个格表示10个单位
师:观察的很正确、很仔细,上课前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发了一份学习材料,现在请翻到活动一那一面,在你的学习材料中老师已经将这两幅条形统计图打印了出来,现在请你选择其中一幅将它补充完整。(教师巡视)。
师:拍手,好了,现在不管你是否已经完成都请停下手中的工作,告诉老师你选择的是拿衣服图?选择左边一个格代表2的同学请伸手指2 ,选择右边一个格代表10 的同学请用两只手伸10。
师:很好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师来简单采访一下(选2和10的各挑选一名同学说明理由。)
生1:
生2:
(学生可能会说出用一个格代表10个单位更简单省时这样的理由,)
4,学生讲解补画条形统计图,并对比从而体会用一个格代表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都非常棒已经完成了统计图的绘制,老师原本是打算把两幅图都画上的,可是老师在画第二副图时遇到了一些麻烦,第二幅图我们是用一个代表10的单位对吗,所以我们的数据分别是0、10、20、30、40.......,可是周一的借阅人数却是64,周二借阅人数是72,这怎么办?谁能帮帮老师。
生1:60和70中间是65,所以64应该在中间低一点。
生2:72应该画在70上边多一点。(引导学生说出十分之二)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老师已经成功的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现在你来对比一下,两幅图你更喜欢哪一幅?他的优点是什么?
生1:用一个格代表10的更简单、省时。
师:所以当数据变大时我们还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它吗?怎么做?
生:能,将每一个格表示的数变大。
设计意图:感受用一个格代表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会补画条形统计图。
师:大家真善于总结,表达的也很恰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一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板书)
而且通过刚才的统计图我们知道一个格可以代表1,2个单位外还可以代表几?
生:10(板书)
5,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那么你能读懂这两幅条形统计图吗?从图中你得到了那些信息?先认真思考有了确定答案后再举手。
生1:周五借阅人数最多,是100人。
生2:周四借阅人数最少,是50人。
生3:周一和周三借阅人数相同都是60人。
生4:......
师:那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吗?
生1:四(7)班周一至周五借阅总人数是多少?(学生举手回答这个问题)
生2: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有几人借阅图书?(要求学生先动手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再举手回答,在回答时先说明用的什么方法,再说算式,最后说答案)
生3:最多的那天比平均数多几人,最少的那天比平均数少几人?(学生如果提不出这个问题老师作为参与者来提)
生4:......
师生总结:师: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在发现信息时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学生举手回答,主要从最多、最少、一样多、倍数关系这几方面入手)
师;在提问题时又可以提什么样的问题呢?(学生举手回答,要包含总数、平均数、比平均数多或少这几个方面)
设计意图:能读懂条形统计图,会交流信息,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6,展示用一个格代表更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师:可是老师觉得,只统计四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不足以表现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所以老师又为大家带来了一张统计表。
实验小学星期一至星期五借阅人数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人数(人) 210 300 150 200 320
师:这是什么统计表?它与前面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生1:实验小学星期一至星期五借阅人数统计表。
生2:数据更大。
师:这么大的数还能在统计图中展示吗?如果能的话应该用一个代表几个单位呢?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合理即肯定。
师:我发现刚才这些同学说得用一格代表的数都比较大,为什么呢?
生:因为数据变大了。
师生总结:表中给的数据越大我们用一格表示的数就应该越大。
师:那么你觉得我们在画条形统计图时,用一个格最多能代表几个单位呢?
生:......
出示用一格代表更大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师:这是表示什么的条形统计图?它用一格代表几?为什么?
生1:这是实验小学图书馆2018年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
生2:用一个格代表200 。因为这个图中每一个数据都很大,最小的已经达到四百多,最大的有1960之多。
设计意图:再次感受用一个格代表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总结:一个格还可以代表200,500.......
根据需要一个格可以代表多个数据。(板书)
练习
1,学生尝试根据统计表自己确定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并完成一副条形统计图。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谨慎、睿智、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优点,那么老师这里有一个难度升级的问题,你想不想来挑战。
师出示课件
四7班某同学本学期数学测试成绩统计表
考试 月考 月考 期中 月考 月考 期末
成绩(分) 67 74 80 85 92
师:这是什么表
生:四7班某同学本学期数学测试成绩统计表
师:看要求请同学们拿出活动二,按要求完成。(教师巡视)
师:你们用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呢?
生1:
生2:
生3:
请这三位同学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总结:这三位同学虽然选择的每个格代表的单位不同,但是却都能够完美的展示这位学生的成绩信息。所以在我们学习或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用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
尝试预测
师:老师选用一个格代表5个单位将这幅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我们来观察统计图,你发现这位学生这学期数学学习成绩怎么样?
生:越来越好
师:我们现在还没有进行期末开始呢,那么你能预测一下这位学生期末的考试成绩吗?(学生自由表达,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确定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老师这里还有最后一幅统计表需要大家来帮忙确定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
(出示统计表)
四年级单人2分钟跳绳比赛决赛成绩表
选手 小明 小红 小芳 小华
次数 246 249 245 247
生:50
教师出示一个格代表50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追问,能看出来哪位同学跳得多,哪位同学跳得少吗?
生:不能
师:怎么办?
生:换成小单位,换成30 的
教师出示一个格代表30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追问,现在能看出来哪位同学跳得多,哪位同学跳得少吗?
生:不能
师:那么现在怎么办,你再来观察这个表中数据比较(接近)
生:用一个格代表一个单位。
假设我们有很长很长的纸,教师出示用一个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发现在245以下的部分是他们共同的部分,所以我们可以省略下半部分一部分。
课件出示省略一部分后的画法。
设计意图:认识省略一部分的条形统计图。
课堂总结
师: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生1:在条形统计图中,根据需要一个格可以代表多个数据。
生2:学会了读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生3:会根据条形统计图预测。
生4:知道了有时候根据需要可以省略条形统计图中的一部分。
实践作业
调查全班同学每天上下学的出行方式,制成一张条形统计图.想一想应该选用一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