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新课导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词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五四’的火炬”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它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意义有哪些?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学习目标
1.知道并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导火线、口号、过程和直接结果);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通过自主阅读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等图片中的信息,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认识五四运动两个阶段的过程。
3.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热爱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新课讲授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卡】
时间:
1914年-1918年。
参政双方:协约国(中国加入的一方)与同盟国。
战争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战争结果:
1.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
2.1919年1月-6月,战争双方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决定战后利益分配事宜。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巴黎和会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受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民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
【五四运动的爆发】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59页,找出作为战胜国,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过哪些正当要求?
巴黎和会对待中国问题的结果如何?
正当要求: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
3.收回青岛主权等。
结果: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
材料一: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1919年5月2日《晨报》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lù)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愿得此身长报国
新课讲授
【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一阶段)
《五四运动》(绘画)
1.爆发的时间:
2.地点:
3.参与者:
1919年5月4日。
北京。
3000多名学生。
天安门集会
东郊民巷请愿
火烧赵家楼、
痛打章宗祥
4.口号:
5.结果:
6.斗争形式:
北洋政府镇压并逮捕学生。
①示威游行②罢课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一阶段)
面对中国学生的爱国游行等活动,日本帝国主义有哪些反应?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
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上百名学生被捕,即“六三大逮捕”。
清华大学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
转折点
【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一阶段)
【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二阶段)
工人罢工:
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从六月五日到十一日这一周内,上海工人参加政治罢工的大约六、七万人,若包括积极罢市的店员,那么罢工总人数就在十万以上。首先揭开罢工序幕的是日资纱厂工人。六月五日上午,日商内外棉第三、四、五厂五千多工人,高呼“不替仇人做工”的口号,一拥出厂,奔赴街头……这一天的罢工人数共达两万余人。
——李华兴:《上海工人阶级“六三”政治大罢工》
上海工人罢工
【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二阶段)
商人罢市:
【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二阶段)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梳理五四运动的过程并完成下列表格。
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
北京
上海
示威游行、罢课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
【五四运动的过程】
(总结)
三、众志成城终达愿
新课讲授
【五四运动的结果】
四、爱国觉醒薪火传
新课讲授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和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的意义】
我们通常从参与者、斗争目标等角度分析性质
五四运动的意义
(1)中国社会进步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划时代的意义)
(4)近代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
【五四运动的意义】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拓展延伸】
什么是五四精神?
其中,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五四运动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北京、学生
上海、工人
结果:
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意义: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当堂检测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这一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2.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3.“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用满腔热血书写着青春。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期的序幕。这个新时期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君主立宪时期
A
C
C
当堂检测
4.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运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阶级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上述材料均与哪一运动有关?(2分)
(2)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据此,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的中心在哪里,主力是什么?(4分)
B
(1)五四运动。
(2)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
6.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学生掀起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爱国的具体体现,那么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样体现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很重要
报国当理性
此生无悔入华夏
报国当做追梦人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词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爱国觉醒薪火传】
谢谢大家!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并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导火线、口号、过程和直接结果);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等图片中的信息,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认识五四运动两个阶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热爱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辅助,综合运用提问法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生:根据歌词,欣赏歌曲(第一遍)。
师:播放歌曲第二遍的时候,将“‘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一句框起来。
歌曲播放完,提问学生这首歌歌词里面提到的“‘五四’的火炬”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生:五四运动。
师:它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意义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3课的学习——《五四运动》。
(二)新课讲授
师:(出示三维学习目标,请学生齐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第一篇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师:五四运动的爆发,离不开一次著名的战役,它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来看看一战的资料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为1914年至1918年,分为两个作战集团,一个是以“英、法、美”三国为核心的协约国集团和“德、意、奥”三国构成的同盟国集团。当时中国派出了近14万劳工前往一战战场,并加入了协约国集团。最后战争的结果是协约国胜利,两国决定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战后利益瓜分的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派出了五人外交团出席会议,大家想一想,当时我们外交使团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激动、兴奋。
师:没错。当时外交使团中的顾维钧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受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师:大家看,顾维钧是不是也对这次和会的召开抱有很大的期望?大家来看课本59页,自己找一找在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都提出过哪些正当要求?提问举手的同学。
生: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2.废除“二十一条”;3.收回青岛主权等。
师:出示圈起山东胶州地区的地图,展示和会的结果,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取得合法权益,反而遭遇失败?
(播放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演讲视频的影视片段,请学生边看边思考)
生:思考后回答1.落后就要挨打。2.弱国无外交。
师:我们把刚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这一事件称之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也是导火线,大家在课本相关位置按照“时间+事件”的形式进行标注。
师:当失败的消息传入中国,《晨报》率先进行了报道。我们看一看5月2日的晨报曾刊载到:“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同时出示《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部分内容,请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
生:朗读。
师:这份宣言是不是在呼吁大家起来反抗?在这种条件下,五四运动就爆发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篇章——愿得此身长报国。
师:出示第一阶段的相关信息和《五四运动》(绘画),请学生说出运动的爆发时间、中心和主力和四条口号。
生: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影视片段再次来回顾一下五四运动的壮观场景。
(播放《建党伟业》中有关五四运动爆发的片段,请学生重点关注视频中提到的口号。)
师:大家看了刚才的视频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震撼。
师:刚才视频里有一个我们提到过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讲解其体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介绍卖国贼、第一阶段的结果和斗争形式。结合《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一图简单回顾第一阶段学生示威游行的路线,按照历史叙事的方式讲述“火烧赵家楼”和“痛打章宗祥”两个事件。
师:面对中国学生的爱国游行活动,日本帝国主义有何反应呢?
生:在沿海城市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师:在这种情况下,北大学生发起了抵制并焚烧日货行动(出示图片);越来愈多的学生走上街头,参加抗议活动,6月3日发生了一件著名的事件,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北洋政府逮捕了800多名学生。
师:这就是“六三”大逮捕,这一事件将五四运动分为先后两个时期,我们看一看陈独秀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请学生齐读。
生:齐读宣言选段。
师:宣言中提到除了学生之外、商人、军人等也会在和平请愿达不到结果的前提下进行反抗。我们一起看一看都有谁纷纷响应。
师:出示工人罢工的图片和选自李华兴《上海工人阶级“六三”政治大罢工》中相关文字资料,请学生自主阅读。
生:阅读。
师:指出在上海首先罢工的是日资纱厂的工人,6月5日当天有两三万人,而一周内仅在上海就有六七万人罢工,指出规模之大。除了工人罢工之外,还有谁?
生:商人罢市。
师:出示商人罢市的相关历史图片,并出示上海理发馆的广告和上海工人罢市标语。请学生齐读,并提问学生读出什么?
生:决心,和日本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统治者对抗的决心。
师:结合课本61页罢工罢市规模的扩大,指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情形。
师:至此,我们已经将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讲解完毕,大家四人一组,交流完成表格(五四运动的过程),说一说表格中的运动中心、主力、斗争形式和口号怎么填。
生:小组讨论(约三分钟)。
师:提问两个小组,相互补充。并提问,最后五四运动的直接结果如何?
生:胜利了。
师:让我们一起走入第三篇章——众志成城终达愿。大家是从哪几个结果看出来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生: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3.拒绝签字。
师:那么五四运动的意义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篇章——爱国觉醒薪火传。其实大家可以直观感受到五四运动的意义,它留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生:爱国主义。
师:没错。我们接下来就先通过性质来看一看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时,我们通常从参与者,斗争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形如“这是一场……发起的反对/以……为目标的……运动”。大家想一想,五四运动都有哪些人参与?
生:学生;商人;工人等等。
师:那这些人中,是谁率先站出来的呢?
生:青年学生/知识分子。
师:没错。我们通常把他们称之为“先锋”,大家还记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吗?这一口号体现出的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是什么?
生:记得。反帝反封建。
师:大家很棒。综合我们的分析,可以将五四运动的性质表述如下: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和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师:这里的思想启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了解完五四运动的性质,我们一起来分角度看一看它的意义。
师:大家说,从宏观上看,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推动/促进作用。
师:很好(从参与者的广泛性、追求强国的进步性等方面讲解)。
师:此外,从共产党成立的角度看,大家还记得五四运动后哪一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吗?
生:马克思主义。
师:没错。马克思主义成为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此外它和工人运动结合,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干部上的准备。
师:大家看到课本62页最上面,出现了两个我们之前没见过的时期,大家找到了吗?
生: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师:没错。大家先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一下两者的含义。
(板书中国近代史时间轴,标注三个关键时间点——1840年、1919年和1949年)
师:结合板书和幻灯片上两时期的对比表格讲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和根本区别(领导阶级的不同)。并指出五四运动还有在促进中华民族独立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
(三)课堂小结
师:出示下列思维导图,边请学生回顾所学,边进行本课知识框架的建构。
生:一起回答相关问题。
(四)当堂检测
师:出示四个选择题、一个材料题和一个开放性题目(谈谈今日我们应该怎么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当堂订正。
(五)巩固升华
师:再次播放课堂导入时的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请想尝试唱出来的学生一起歌唱。
生:合唱。
五、板书设计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导火线
二、愿得此身长报国→过程
三、众志成城终达愿→结果
四、爱国觉醒薪火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