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6 15:1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915年10月,
徐志摩由家庭包办,
与从未谋面的张幼仪结婚
。一年后,徐志摩离开上海,
到北京求学。两年后,
张幼仪生子,徐志摩赴美留学。
温婉贤淑遵守传统道德的张幼仪,与自由博学接受西式教育的徐志摩婚姻会圆满吗?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徐志摩接触的新社会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反思:制度的革新可以挽救中国的革命吗?
不能
当时的中国需要一场怎样的变革?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得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初中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新文化运动
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结合教材,在目录作者中找一找《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

《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新青年》的发行量从创刊初期的1000册,1917年以后发展到一万五六千册。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
中华书局1954年版,p316.
同学原来知道《新青年》的人“非常少”,
自1917年初以后,“才引起同学们广泛的注意”,“每期出版后,在北大即销售一空”。
——张国焘回忆
重要阵地

《新青年》
蔡元培
请同学们找出《新青年》本期期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撰稿人。

北京大学
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1月4日就职)
重要阵地
张幼仪接触的旧社会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镜头一:巴金的《家》描述的“血光之灾”
高家是一个封建的大家族,在奉行旧礼教的高老太爷主导下,高家长孙觉新被迫放弃和梅芬的爱情,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娶了素不相识的瑞玉。
瑞钰临产,高老太爷灵柩在家,高家长辈提出丧事期间不能有血光冲撞,逼瑞玉到城外的一处潮湿的房子里生产,觉新不敢反抗,瑞玉只得听从父母和丈夫的安排,最终难产而死。
1.觉新为何会娶素不相识的瑞玉?到底是谁促成了这桩婚姻?
2.瑞玉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源何在?
愚昧迷信
思考
思考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县长给她修建贞洁牌坊进行表彰。
镜头二: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
唐氏为什么要自杀?县长为什么要表彰她?
旧道德
旧文化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旧道德、旧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封建王朝维护自己专制统治的工具!
如何抨击愚昧迷信、维护专制的旧道德旧文化呢呢?
“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文言文
白话文
鲧禹治水
山海经
洪水滔天鲧(gǔn)窃帝之息
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蝴蝶
胡适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哪段材料读起来更顺口、更通俗易懂?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鲁迅:《狂人日记》
发起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发起文学革命
张幼仪的新生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徐志摩走后四年,爱上了林徽因,要求与张幼仪离婚,1922年两人正式离婚。
徐志摩为什么会变心?
你能想象一下婚姻中张幼仪的生活状态吗?
离婚后的张幼仪开始学习德语,后单担任苏州大学德语教授,并投身金融界,成为中国银行第一位女总裁。
材料二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民主与科学
小组讨论: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经过了民主科学洗礼的青年学生他们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来说说
新青年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作用,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作用
3、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思考: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弊端?
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是片面的、偏激的
弊端
我们应如何看待儒家传统文化?
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知识点小结
新文化运动
标志
人物
阵地
内容
影响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胡适、李大钊、鲁迅
北京大学、《新青年》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
发起文学革命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作用
谢谢
1.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指的是(

课堂检测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民主科学时代
D.
社会主义时代
A.争取民族独立
B.建立近代工业
C.追求民主自由
D.探索近代化道路
课堂检测
2.根据下列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